这两天有点旅游瘾,在这里就把我在2002年的暑假的一次环游江南的经历贴上来,诸位有耐性的话不妨瞧瞧,说不定对你的旅游计划有所帮助哦~
我一共走了12天,在这一段时间里,正值全国普降暴雨。不过,我的运气实在是好,每到一个地方,不是阴天,就是雨过天晴,这正是最舒服,也是景色最美丽的时候。而我一走,此地不是暴雨,就是大热天。难怪同行的人戏称我们有“朱元璋的待遇”(传说朱元璋走到哪儿,云就跟到哪儿)。有意思吧?
这是一个漫长、艰苦、而又快乐的自助旅行。我去了这些地方:
桂林(三山两洞一条江:象鼻山、伏波山、叠彩山、七星岩、芦笛岩、漓江。还有阳朔的西街);
贵阳(黄果树瀑布、天星桥、苗寨);
重庆(大足石刻、白公馆、渣滓洞);
长江三峡(丰都鬼城、忠县石宝寨、云阳张飞庙、瞿塘峡、巫峡、西陵峡、小三峡、三峡大坝、葛洲坝)从重庆出发,最终到达宜昌;
武汉(黄鹤楼、武汉长江大桥)。
这次旅行有非常多的趣闻,我们本来还想去成都、昆明、张家界,后来发现钱不够了!
我是跟我爸和他的同事去的。说到这拨人,有个有趣的事:同行的6个人中,有4个男的,而且全部姓叶!他们跟我可不是亲戚哦!有意思吧?从小学到高中,我还没遇到一个姓叶的同学呢!这拨人可不是一脸严肃的大人,30多岁了,说说笑笑跟小孩子似的。
我们本打算只去桂林的,可是后来觉得不过瘾,就又去了那么多地方。我们是自助旅行,就是不跟旅游团,自己负责衣食住行。这样非常便宜,从头到尾,我们每人只花了约2800元。我以时间顺序说吧!
7月16日 我是 10:58 乘火车离开福州的;
7月17日 下午2:30,我到达了桂林。王正功说:桂林山水甲天下。依我看,桂林的山不如黄山,水不如九寨沟。但是,它们都各有特点,而且,将山与水结合的最完美的还是桂林。它属于喀斯特地貌,特点是山青、山矮、多溶洞、多暗河。桂林山水以三山两洞一条江(象鼻山、伏波山、叠彩山、七星岩、芦笛岩、漓江)著称。桂林市很小,但旅游设施很齐全。
当日,我们就去了七星岩。它因所在的山的7座山峰,从高空看如北斗七星形状而得名。它早已名声在外,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游人如织,被风化的相当严重,我觉得名不副实。但是,这个溶洞,依然大气,内部广阔,再加上灯光照射,还是有点看头的。在附近还有个花桥,景色也不错。
7月18日 上午,象鼻山。这是桂林的象征,桂林山水的广告上都有一座底部有个大洞的山就是它。因山状如象鼻而得名。我可是把它转了个遍,在“象鼻”下钻了几个来回。桂林的象征,自然要有纪念,我们拍了一大堆相片。
伏波山。汉朝的伏波将军马援曾居于此而得名。它有个有名的“试剑石”,许多刚铸好的剑都在此砍几下看看是否锋利,久而久之,石头竟被砍穿。还有个千佛洞,内有千尊大大小小的佛像。不过大部分在文革时被破坏了。
叠彩山。主要是石刻和碑文。有四字藏一字的“寿”字,还有许多名家大手笔。不过我不是很感兴趣。此山相对较高,我在此鸟瞰了桂林城。
你一定疑惑,我哪有时间一个上午爬三座山?刚才说过,桂林的山矮,象鼻山才50米高,最高的叠彩山不过200米而已。而且又都在市区,游玩起来效率很高。
7月18日 下午 游芦笛岩。这是我本次旅行见到的最美的溶洞了(其实我也才去了4个溶洞)。传说洞口有芦笛草,风吹来声如芦笛,因此而得名。在这里,真能体会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那钟乳石,晶莹剔透,又有一个个小洞,实在是太美了。而其中最令人感叹的是“水晶宫”一景。那钟乳石和石笋,在灯光的映照下,在平静的水面上映出倒影,宛如使人置身于仙境!我去过这么多地方,这是少有的令我感叹的胜景。
溶洞还有一大特点,就是冬暖夏凉。洞外是30度,洞内仅有15度左右,实在是让穿着短袖的我有点冷。
西山公园 没什么可说的,我觉得还不如福州西湖。
不过,吃晚饭时,我又有了重大发现。我在南溪山饭店吃饭。去洗手间洗手时,我们然发现了窗外的奇观。洗手间窗外,有一座70来米高的山(就是南溪山),特别的是,看上去这座山似乎只有薄薄的一片,前后都没有山坡,像屏风一样立在那儿。这可是我从未见过的!也不顾洗手间的气味了,赶忙叫同行的人来看,无不赞叹不已。于是,“厕所里别有一番洞天”就这样传开了。
7月19日 游漓江。漓江之美,早已享誉内外。我们上午9点开船,下午1点半到达阳朔。其间可谓秀色可餐,在此不一一列举。压轴的景点是九马画山,在一座峭壁上,大自然画下了九匹马。据说,1962年,总理周恩来和副总理陈毅来此,周恩来看出了9匹马,而陈毅只看出7匹,于是人们称这就是总理与副总理的区别。依我之见,副总理就算看出了9匹马也不敢说。这里的山的特点是低矮、连绵、秀丽、多溶洞。所以,很多山都能让人浮想联翩,说像什么就像什么。
下午到达阳朔。阳朔有著名的西街,是外国人聚居区,里面的外国人比中国人多两倍。而建筑风格又是中国古代的,使人耳目一新。而且,这里的东西卖得奇贵无比,像是专门宰外国人的。我亲眼看见一个老外要了一杯冰水,顺手拿了50元给店主,店主也不找钱,那老外居然也不追究!这儿的生意真好做!
7月20日 由于火车是下午2点的,早上已没有景点安排(虽然桂林的景点有数百个,都相当不错),只得去逛街。本以为十分无聊,不料走到了桂林的步行街,眼前一亮(我这次旅行所经的城市,除了贵阳,我每处的步行街都逛了一遍,感觉各有不同)。完全的西式风格,里面全是中国人,跟阳朔正好相反。这是我逛过的最棒的步行街了(很遗憾,福州的步行街是我所见过的最差的),走进去,完全没有都市的感觉,也完全没有桂林山水的感觉,仿佛置身于西方国家的一个小城。感觉真的不错,就是东西贵了点儿。
我们还走了走中山路—-桂林的绝对主干道。这里的繁华、干净、漂亮可与上海的南京路媲美。下午2点,我们上了去贵阳的火车。
7月21日 早上8点,到达了贵阳。一下火车,立即钻上一辆旅游大巴,杀奔苗寨。到这里要“闯三关”:喝酒、抢新娘、竹竿舞。那儿的米酒是装在牛角里的,那儿的姑娘看到我不分青红皂白就给我灌了一口,这酒是很香,但也够烈的!一口酒呛得我半死。抢新娘,别提多有意思了,跟老鹰捉小鸡似的,抢到姑娘的腰带就算抢到新娘了!竹竿舞,他们已经挑简单的给我们跳了,但还有许多笨家伙的脚被夹了!太有意思了。
车开往安顺市黄果树镇。到那里已是下午1点。拿几块面包草草充饥,来到了天星桥。天星桥景色秀丽,主要有天然形成的一座桥(天星桥)、天星洞和瀑布群组成。这里的瀑布大小有数百个,最大的是著名的黄果树瀑布,未开发的占大多数。天星洞是一个溶洞,还没有开发完,我认为已有的景观不如芦笛岩。更重要的,这里四处是瀑布,水流如万马奔腾,非常壮观。
然后是最大的黄果树瀑布。名不虚传,很宽、又气势磅礴。我们上上下下把它转了个遍,周围到处水气冲天,白蒙蒙一片,水雾从四面八方袭来,雨伞根本不起作用。我们还从瀑布中间的水帘洞穿了过去,站在瀑布里,感觉自然很不寻常!只是最后所有人都湿透了。
晚上9点半,回到贵阳。在火车站吃了顿饭(辣得半死)。逛了一会儿,10:20,我们上了去重庆的火车。
7月22日 早上10点,到达重庆。重庆称为山城、雾都一点也不为过。由于多山,地势起伏,高楼大厦,有的在山顶,有的在山谷里,真是别有一番风景。也由于地形因素,重庆的路全是单行道,几百米远的地方,车要绕上几十个弯,走好几公里的路才能到,在这里,绝对不能掉头,否则警察等着你。由于在山里,大雾弥漫,几百米外的地方就什么也看不见了,可以和伦敦媲美。
重庆之大,可与上海相比,这可是我没想到的。听说白公馆、渣滓洞在市区,我们就想花半天时间去看看,谁知我们从市中心坐公交车到“同在市区”的白公馆,竟花了2个小时!而且绝的事,这么远的路,公交车只停了4站,与福州的公共汽车几步一停形成鲜明对比!不知道重庆人是怎么乘公共汽车的。白公馆、渣滓洞和想象中得差不多,只是看了几幅“立体电影”,就是房间四壁上都有图像,身临其境的确感觉更真实一些。4个小时的车程,我们把一天搭了进去。
重庆无愧为直辖市。这里的繁华,虽不如上海,但也足以令我震撼。解放碑步行街,是我这次所经过的4个步行街中最富丽堂皇的了,与桂林的西方小城、阳朔的古街风格不同。
还要说说重庆的菜!给我的印象太深刻了。在这里,不吃辣就等于不吃饭,而且辣到令人发指的程度。我曾经要求饭馆老板不要放辣,谁知,习惯动作,愣是倒了一大瓢胡椒粉进去,我喝了3瓶水还没法缓过神来。在我的三令五申下,终于记得不放辣了,可还是辣的!怎么回事?老板的解释是,这锅,早已是辣的,而且已经透了。太恐怖了!没办法,要学会适应环境,但看着漂着火红色辣椒的火锅… 只要到过那里,哪儿的辣都不怕了。福州的菜是全国最清淡的,出了福州,多多少少都会有些辣。桂林、贵阳、武汉,不过它们跟重庆相比真是小巫见大巫了。顺带补说一下桂林的特色菜—米粉。它跟福州的粉干就是两个概念,只有这样形容–好吃!
7月23日 我们驱车前往大足石刻。大足石刻与敦煌莫高、洛阳龙门、大同云冈并称为四大石刻。它位于大足县,石刻规模之大令我叹为观止,各种各样的壮观的石刻星罗棋布与四座山上,我们整整走了一天,才草草参观完一座山。由于游程安排所限,我们只能依依惜别。
石刻非常壮观,其中有全国最大的卧佛,除了佛教,其中还有道教的内容,有老子、地狱十阎王等等,我对此不了解,也没法多说,只能说它很大,很壮观。
晚上8点,我们在朝天门码头上了三峡游船。船沿长江而下,在船头感受一下,那风起码有八级,我还亲眼看到一张椅子被吹到船尾,摔得稀巴烂!不过,实在是舒服啊。我们的三峡之游开始了!
三峡之游现在十分宝贵,因为三个月后,三峡大坝一期工程完成,大批景区将要被淹没,到了三峡大坝全面完成时,险峻的三峡将成为一片大湖,美丽的景色也将成为历史。一路上,到处都是拆掉的县城、乡村的废墟,和即将搬迁的景象,给人一种特殊的感受。
7月24日 上午 游丰都鬼城。所谓鬼城,不过是一大堆关于地狱、鬼怪的建筑,规模非常庞大,错综复杂,地狱的所有“机关”一应俱全,而且有一大堆故事从导游口里吐出,还有点意思。它马上就要往长江南岸搬迁。我不是很感冒于这个,只能说他建筑规模庞大。
下午 忠县石宝寨。这是我此次旅行见到得最奇特的建筑,它依山而建,塔状,整个建筑格局完全依从山形,非常有意思。我也只能这么形容了。
傍晚 云阳张飞庙。我已经告诉你,我对三国非常感兴趣,张飞庙岂能错过。全国的关公庙不计其数,而张飞庙却只有三个,分别在张飞的家乡河北涿郡、张飞遇害的地方四川阆中、和张飞的头所在地云阳。张飞性情暴烈,时常鞭打士卒,关羽死后,张飞命人操办丧事,有人怠工,张飞于是怒鞭打之。被打的范疆、张达怀恨在心,暗杀张飞,砍下头颅投奔东吴。路上有将张飞头扔在云阳附近的长江里,被渔民打捞,于是建庙祭奠。
7月25日 凌晨5点,我正熟睡中,忽一人大呼:瞿塘峡到了!我猛地惊起,冲出船舱。天空还未破晓,朦胧中,看着船由宽阔的江面驶入一条狭窄的峡谷,两岸是悬崖峭壁,虽然没有“猿声蹄不住”,但的确可以感受到李白诗的意境。瞿塘峡仅8公里,不一会儿就过了。
8点,我们换了小游船,进入小三峡。我认为,小三峡之景,胜过大三峡。小三峡由龙门峡、巴雾峡、滴翠峡组成,河水不像长江那样黄,是非常清澈的,航道比长江三峡窄的多,多险滩,需要艄公来撑船。两岸风光秀丽,景点很多,我只挑最有特色的来说一说。
峭壁上,有古栈道遗迹,整整400公里。它是楚汉相争时,韩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时留下的,峭壁为90度,当初如何修的栈道成为了一个历史之谜。
龙门峡,有非常多险滩,其中之最是银窝滩。相传无数船只沉没于此,留下大量金银财宝。由许多人想要打捞,都是一去不复返。现在,航道经过修整,没有以前那么险,但是,水之急,不时有浪花溅到船上,船底与河底相撞的声音仍然令人震撼。50米远了水道,船整整行了20分钟。
过了以险著称的龙门峡,我们到了以奇著称的巴雾峡。在这里,两岸的高山上,云雾缭绕,宛如仙境。最令人称奇的是久负盛名的“巴人悬棺”,在数百米高的峭壁上的洞里,依稀见到一口棺木,据说,这是最高的悬棺(比武夷山的高的多),也正是由于此原因,此棺至今仍无法靠近,因为是在峭壁上,最重要的是非常高,上下都是光秃秃的峭壁,根本无法攀援,看来,只有等三峡大坝建成,大水淹没时,才有办法靠近。而当时此棺是如何放置的自然成为了历史之谜。
下一个是以秀著称的滴翠峡。这里有许多深不可测的溶洞,至今无人走透,它们还伴随着许多美丽的传说。我就不一一列举了。
还要说一下,小三峡里的山村。太美了,在秀美的群山环绕之中,清澈的河流边,点缀着小小的山村,一片绿色,真是世外桃源。
小三峡的尽头,还有小小三峡,是刚开发没多久的。连游船都进不了,只能靠纤夫来拉船,只可惜,这不包括在游程中,不能体会“纤夫的爱”了。
出了小三峡,回到长江面上,我们渐渐进入了最著名的巫峡。
船到巫峡,看到的景色与想象中得差不多,只是江水黄了点。江面比小三峡宽些,两岸是连绵不断得高高的山崖,景点多如繁星。累了这么多天,我忍不住倒在船舱里睡着了。一睡不要紧,西陵峡与我失之交臂!
晚上8点,到了向往已久的三峡大坝。在夜间,看得不太清楚,但从那灯光之高、之多、之远,可见那工程的壮大,西陵市和西陵大桥就是三峡大坝造出来的,西陵市住的全是三峡大坝的工作人员,西陵大桥是专为运输三峡工程物资而建的大型斜拉悬索桥。
10点,船过葛州坝船闸。过了三级闸,跟坐电梯似的。只是在“电梯”里,我又睡着了。
凌晨1点,船到了终点站—宜昌,我们连夜坐车去武汉。我们的三峡之旅结束了。
在汽车上睡了一夜,7月26日早上6点,我们到达了武汉。武汉由汉口、汉阳、武昌三镇组成,非常大,不小于重庆。但给我的印象却不是很好,城市有些旧、有些脏,比重庆差了些。我们先去黄鹤楼,坐公交车经过了久仰的武汉长江大桥。可真够长的,坐了好半天才过江。黄鹤楼屹立在江南,周围还建了一大堆仿古建筑,就不提了。黄鹤楼和我在电视里见的差不多,只是更加感到它的气势。黄鹤楼大约是7层,爬了上去,基本上可以鸟瞰长江两岸。在这里看武汉长江大桥,真能领会毛泽东在《水调歌头·游泳》中的“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下了黄鹤楼,我们还去了武昌起义军政府故址,还逛了会儿街。中午,我们又吃了一顿特色菜,全是武汉的特色,叫不上名字,从没见过,连小馒头都拿去炸!除了辣了些,就是好吃!这可是在三峡游船上吃不到的,那几天我吃重庆凉粉都怕了。
武汉的步行街没什么特色,有点脏。比起我去过的其他步行街,差了些。下午5点,我们终于踏上了回家的路。
7月27日下午1点,我们终于回到了阔别已久的福州。一到福州,故乡就给了我一个下马威。一下空调火车,一股巨大的热浪袭来…… 我去了两个著名的大火炉—重庆和武汉,都没有“享此殊荣”,一回到家就…… 不管怎样,我回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