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色快节奏,鼻息粗重游走
格鲁吉亚民歌,一个中国人,在演奏
台北,东京,纽约和里约热内卢的狗
嘴里都叼着来一份的骨头
睡梦到一半,口水穿过一百八十页的历史书
夏商周春秋战国的斜阳高挂枝头
宋元明清大天朝的大漠风肥沙瘦
吹掉小土丘
一颗松动的蛀牙,在嘴里来回游走,
或黄或黑的污垢,藏在光鲜门牙走狗的背后
曾经美丽的港口,是谁的一抹血色旗,在抖
《霍顿和无名氏》
这是一部超出了预期值的动画。过后了解才知道,它有一部富含政治寓意的小说改编,难怪比其他儿童动画多了几多深刻的桥段。
主角是一头样子很贱的大象,名叫霍顿。他的配音是金·凯瑞,实在是太合适了。看着这头大象宛若金凯瑞转世。
所谓的无名氏,是霍顿偶然发现的一粒灰尘(speck)上居住的一群神奇的生物。知道一粒灰尘上有如此之多的生灵之后,霍顿决心保护它们,却遭到了以反派Boss为首的动物们的嘲笑。反派Boss既不是大灰狼也不是老妖怪,而是一只袋鼠,有孩子的母袋鼠。该Boss的必杀技是煽动群众,这一点显然和其他卡通片不同。原著小说作者是想借此讽喻当年使美国陷入白色恐怖,人人狂热而人人自危的麦卡锡主义,简单说就是反共狂躁症,在此就不展开叙述了。煽动群众的威力不是凶神恶煞的大灰狼能比拟的,当人民群众成为暴民,世上的一切美德和真理就会被轻易践踏,本片如实的反映了这一点。本片暴民的代表就是大猩猩,香蕉炸弹威力十足。当暴民的疯狂达到临界点,霍顿和灰尘都危在旦夕。这一场景似曾相识,寓意十分明显。本片还有不少深刻之处,诸如袋鼠的哲学是典型的形而上学“看不见听不见的东西便是不存在的”,甚至连大象霍顿走木桥时候也有“我想着轻身体就会真的轻”的唯心主义观点。而本片的世界观—大象看灰尘上的世界的视角和灰尘上的人们面对上帝一般的“空中隐形大象”的视角和思维亦颇为意味深长。
当然,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本片仍是一部相当生动的动画片。除了威猛的暴民大猩猩外,在配角里我找到了两个亮点。一是这个黄色毛球状疑似萌物:
不过,不要被它的外表所欺骗,它其实是个狠角色。
另外便是灰尘上的呼呼市长的儿子。坚决执行“沉默是金”的他有着90后的外形与淡定,他在本片中面对聒噪的爹无奈而淡定的一言不发,直到影片结尾说了2句台词唱了一句歌词。当然,沉默的他一定是深藏不露的,他是最后的救世主,用极具创意的办法从袋鼠受众拯救了灰尘世界。相信他的魅力能感染不少观众。
本片的亮点不只是这些。例如它的画风和多彩多姿的人物配音。听到秃鹫的意大利口音和呼呼国里的女博士的卷舌音了吗?除了我们在上面看到的3D风格,看看霍顿处于yy状态中时候的画风:
推荐哦。7分。
《斯巴达克斯》
这不是近来热映的很黄很暴力的电视剧,这是1960年斯坦利·库布里克导演的电影。是的,这是库布里克导演的,虽然我们从中几乎没有看到库布里克的 影子—灰暗,冷静,人性和体制的毁灭等等,反之它主题鲜明,立场分明,也很热血,除了血肉之躯也没见到什么毁灭。莫非又是库布里克力求多样性的结果? 经查实得知原因乃是主演柯克·道格拉斯。放到今天来讲,柯克·道格拉斯属于“戏霸”,他左右了片场和影片的风格,导演库布里克相当于只是他请来的顾问和助 理。无怪乎库布里克拒绝承认本片是他的作品。
柯克·道格拉斯是迈克尔·道格拉斯的爹,看上去真是一个模子印出来的,连说话音色都一样。他在本片中开场算是出彩,旁白说他“Dreaming of the death of slavery, 2000 years before it came true”的时候,他很血性的咬断了一个罗马士兵的脚筋。然而随着剧情的发展,柯克把斯巴达克斯塑造成了一个单薄的高大全形象,大义凛然,爱自由也爱美 女,领导人民得解放,面对剥削阶级的威逼利诱视死如归,最后英勇就义云云。片中展现奴隶起义军自食其力自力更生的场面让我产生了穿越的幻觉,宛若来到了圣 地延安的大生产。可能除了爱美女,他和东方某个国家塑造出来的2000年后的一大批形象如出一辙。
然而这是一部史诗片。史诗片的主角形象细腻和真实算是一种惊喜,本片没有这种惊喜罢了。我们应该把眼光放在史诗片中登场的历史人物上。本片的另一大核心人 物便是镇压斯巴达克斯起义的罗马执政官克拉苏,他是典型的铁血式的人物,主张独裁来消灭罗马共和国的腐败,让罗马的辉煌更加耀眼。这样的人物由鼎鼎大名的 劳伦斯·奥利弗饰演,可以想象本片不仅高大全,还是舞台剧式的高大全。他们保证了本片的传统的味道,纯正、辉煌。所幸我们还有提比略·格拉古,一个富有戏 剧性的务实主义者,他的政见和克拉苏争锋相对,除了元老院的慷慨陈辞,他还用了各种或阴或阳的手段来对付政敌,其中不乏一些具有相当幽默感的桥段。摇摆于 他们之间的是朱利乌斯·凯撒,所有初闻罗马的人第一个听到的名字。多亏了他们,本片的层次丰富了,人物鲜活了,而元老院内部的斗争也比斯巴达克斯的砍杀要 来的精彩。
再说一说细节。本片的色调和布景勾起了我在庞贝的回忆,土黄色的大地和罗马柱,烈日当空,所缺的就是一队罗马军团绝尘而去。长达3个小时的片长也让本片有 足够的时间为斯巴达克斯起义做铺垫,这其中显然不能少了爱情。琼·西蒙斯是古典式美女,但当这一角色非常合适。虽然爱情桥段拍的无比俗套,但在本片中爱情 是斯巴达克斯起义的直接导火索—和诸多好莱坞历史片一样。斯巴达克斯甚至是为此即兴起义的—面对爱人被卖掉一怒之下把看守按进水缸淹死,没法收 拾,就起义了。在此之前的铺垫里有一段斯巴达克斯的角斗情节。这一段的亮点是两个贵妇观众。她们可怜角斗士要站在烈日下角斗,却无视角斗士要打斗致死供她 们娱乐。这种贵族式的伪善在今日仍不鲜见。
我认为此片的拍摄动机很可能是在1959年大获成功,斩获11项奥斯卡奖的《宾虚》。同样的古罗马背景,同样的碧血黄沙的画面,同样的是起义者的传记,同 样的复仇动机,同样的史诗级别的场面,史诗级别的片长,史诗级别的话剧腔。甚至连片头长达10分钟的黑屏序曲和中场10分钟的黑屏休息都一样,这种在今天 不可思议的叹为观止的做法我只在《乱世佳人》、《宾虚》和本片中见到过。不过,这些相似点都是表面特征,究其本质本片还是和《宾虚》有不少差距,首先男主 角形象单薄,刻意的高大全形象塑造使其失去了人格魅力,本片的大部分精力也放在对奴隶解放的歌颂方面,不像《宾虚》浓墨重彩的讲了耶稣和他带来的世界观。 总之是一部当时的大制作,总体质量也不错,只是除了了解历史以外,在今天找不到必定要看它的原因的一部电影。
6.5分。
《暗战》
此片被列为杜琪峰的代表作。我对杜琪峰并不了解,其电影风格容易辨认,但是不容易描述。感觉主要特色在镜头切换比较凌厉,背景音乐比较重视音色方面。
本片开头剪辑的很凌厉,交代了两位主角–刘德华和刘青云。就这两个人,所谓的女主角基本是打酱油的。许多香港演员的一大特点就是形象一成不变,演技进步不大,10年前的刘青云就是这个腔调,如今依旧,其实挺好。10年前的刘德华就这样耍帅,如今依旧,这样不好。
随着故事的展开,剪辑似乎再没有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时候取而代之的是苏格兰风笛的背景音乐,大篇幅使用这种乐器在香港警匪片里是少见的。
整个故事流畅,可看性还不错,虽然我没觉得到了经典的地步。不过本片还有一点走在了时代前列:在1999年就公然在电影里卖腐了。
7分。
《笑傲江湖》
典型的90年代初的港产武侠电影。有金庸原著作依托,加上成功的缩减改编,本片的剧情紧凑丰富也不足为奇。虽然不至于到多么经典的程度,但是从头到尾流畅的看下来感觉还是不错的。就是男女主角不够靓,瞎编的苗族语言比较难听。
最值得称道的是本作中诞生的《沧海一声笑》,这首歌旋律流畅,歌词通俗,的确让听众感受到了浓郁的江湖气息。其主题旋律也贯穿全片,使得本片的背景音乐成为经典。
主题曲很不错,总体是一部合格的港产片。说不出别的了。
6.5分。
《枪王之王》
尔冬升导演,古天乐、吴彦祖主演的这部香港电影据说是向2000年的张国荣主演的《枪王》致敬的。因此观众对它的要求和期待都比一般的港产片要高,结果没有达到预期而获得了比其更一般的电影更低的评价。
我没有看过《枪王》,单从这部《枪王之王》来看,我觉得它如果没有背上这些负担,是合格的。剧情虽然谈不上多巧妙和非常严密,有些人物行为动机有点问题,例如去医院谋害受伤交警,这不等于主动暴露还有其他同谋么?最终导致真相大白的那张照片不是一开始就很容易搞到的么?为什么要兜那么大圈子?…等等。还有就是古天乐这个角色的形象过于完美,外貌不说,事业各种成功,还有两个互相知道对方的女友甘愿为他付出,基本进入偶像剧模式。不过整片的流畅性还可以,古天乐和吴彦祖也基本发挥了水平,何况他们还是以偶像派为主。近年一直在进步的李冰冰在本片中表现不佳,从她身上看不到金融界女强人的样子,看到的是演技的倒退。另一女主角蔡卓妍一如既往的无演技演出。
看的时候不要想太多,不要去琢磨逻辑问题,不要去联想其他电影,仅仅跟着剧情走,还是觉得挺丰富的,这两个小时过的还是挺快的。我没有其他要说的了。
6.5分。
《K星异客》
剧情简介是一个外观无异却自称来自K-PAX星球的人(凯文·史派西)被送进了精神病院,他和主治医生(杰夫·布里奇斯)的关于他是真实外星人还是妄想症一系列辩论。对此我有两点观影期待:一是此片应该几乎没有特效镜头,二是本片会像《这个男人来自地球》一样的在一间屋子里话痨,大家享受思辨的乐趣,而且结局八成是真假难辨。而且有老牌奥斯卡影帝凯文·史派西和新科奥斯卡影帝杰夫·布里奇斯领衔,岂能有诈?
影片符合我的第一点期待,然而我的第二点期待却多少扑了空。本片实质上的主题并不是自然与哲学的思辨,而是人性和亲情的关怀。K星人虽然派头十足,但是本片在他来自K星的论据和论证方面并没有下多大的功夫,有的也只是用于欺诈观众的天文学专业知识。这样让观众就很难去像《这个男 人来自地球》一样感同身受的去想象,如果有一天也有这样一个具有无懈可击的说服力的人出现在你面前,你会不会相信他?在本片中我不会。
本片把重心转移到了另一个话题,那就是外星人所最后羡慕的,而地球人却并没有好好珍惜的:家庭亲情和温暖。尽管本片处理的不错,但由于同时又有很大篇幅来表现外星人的拽样和他在精神病院的号召力,在这方面也仅是点到即止。
片中凯文·史派西派头十足,尤其是他摘下墨镜之后,看他淡定狡黠的双眼,我就觉得很过瘾。看他和杰夫·布里奇斯似笑非笑的一言一语就更让人忍俊不禁了。其貌不扬的他大概是纯靠演技混的最好的演员了,好莱坞真是个奇妙的地方,怎么会冒出那么多牛x的演员。
6.5分。
《闪灵》
固定链接: http://www.saoyuying.com/2010/11/shining/
这部1980年的电影被标记在了影史上,标签是“经典恐怖片”。我认为尽管其类型划分是恐怖片,我们更应该注意的是其导演:斯坦利·库布里克。库布 里克的特点是什么?在我看来就是他尽管作品不多但追求题材的多样性,他拍过科幻片、恐怖片、犯罪片、情色片、历史片等等。我个人总结他的电影却又有共通的 特点:首先是影片气氛怪异,里面的夫妻像陌生人说话,部分情节故意拖沓,无用台词极多等等;其次不追求影片的完整逻辑性,甚至故设迷局,导致许多电影是开 放式结局或无法找到统一的解释;另一个显著特点是画面元素和台词寓意的象征运用。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豆瓣上一大堆试图对本片进行严密逻辑解释的都意义不大。你可以说他们都是鬼,也可以说都是他们的幻觉,这都不重要。库布里克追求 的不是逻辑完整,他甚至故意让影片无法解释。施蒂芬·金的小说原著也只是借给他发挥的一个背景框架,他追求的是能够肆意表达他想要的桥段和意境。我们要注 重的是这些意境的元素运用和象征意义,而不是尝试解释本片的逻辑。
整部电影看下来,说实话其恐怖程度在今天看来相当有限。本片没有任何恶心或特别恐怖的镜头,但是本片的许多镜头运用和演员表演就算不是教科书,也算 是里程碑式的。和大多数恐怖片开场故作安静祥和状不同,本片一开始就在诡异的气氛中。崇山峻岭中的盘山公路,虽风景秀丽但寒气逼人,配以库布里克钟爱的刺 耳单音,就让人开始感到本片果然与众不同。主角夫妻登场,整个开头部分就是话痨,他们之间的对话显得做作和见外,似乎是演员和导演水平业余,其实又是库布 里克的风格,正如《大开眼戒》中的汤姆·克鲁斯和妮可·基德曼虽然举止亲密却又始终隔了一层膜。他们的孩子虽然是可爱的小朋友,但也不是寻常人物,他举止 怪异,还有一个臆想的朋友“生活在他嘴里”,其实是人格分裂的端倪。
随着情节的推进,在幽闭环境中的一家三口逐渐走向崩溃。杰克·尼克尔森作为两届奥斯卡影帝的表演撑起了这一环节,他在本片中的些许镜头也名垂影史。
而他老婆的模样本身就够吓人:
小朋友虽然可爱,但是其似是而非的态度,一些未卜先知的能力,以及怪异的举止也让他丝毫不逊色于其父母。
影片很多场景以小朋友作为线索,我们也借此来分析几个象征元素和镜头应用—这才是看库布里克电影该去想的,而不是尝试解释其中的情节。本片中最典型的就是多次出现的非常低角度的跟随小朋友的三轮通车在无尽的走廊中行进的镜头,据说这还是摄影机稳定器(不用轨道进行平稳推轨镜头)发明以后的第一个著名用例。除了跟随镜头以及离地面极近的角度,我们还会被随着镜头滚动的橘红色的 花纹地毯带来的焦虑情绪所感染。这一切都大大增加了幽闭感和恐怖气氛。
和地毯类似的,本片反复出现了门厅里血潮汹涌的镜头:
而让男主角发狂的转折场所—宴会厅的厕所的装潢,显然是汹涌的血潮的象征。
此类细节还有很多,有兴趣的可以自己找一找,犯瘾的可以去库布里克的其他电影继续找。
相比之下,在情节方面,库布里克故布疑阵,似乎暗示了许多“线索”,诸如这个旅馆10年前情节相似的命案,小朋友的人格分裂,以及片尾墙上60年前的大幅照片上出现了男主角等等,我认为导演本人也无法解释清楚。他就是为了表达脑海中的这些意境和想法而拍的这部电影。
而本片的高明之处也在于此,作为恐怖片,没有任何恶心的镜头,有的只是各种充满艺术性的象征符号。
8.5分。
《木乃伊》和《木乃伊归来》
如果《指环王》是新西兰旅游宣传片,《澳洲乱世情》是澳大利亚旅游宣传片,那么这个《木乃伊》和《木乃伊归来》可以勉强算埃及旅游宣传片了。注意,我没有包括第3部。
虽然其本质是狗血动作片,男女主角福大命大,里面的各种龙套就没这么好运了。同时阿拉伯龙套的死亡率是西方龙套的100倍以上。但是本系列牢牢抓住 了各种埃及的神秘元素,例如木乃伊,金字塔,寻宝,秘密墓穴,失落的城市,各种咒语,以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景色等等。黔驴技穷的第二集更是把包括 金字塔、卡纳克神庙、阿布辛贝神庙等等的埃及各大景点遍历了个遍。
作为玩世不恭型的动作片,本片男主布兰登·弗雷泽的魅力和气场显然不及玩世不恭的元老肖恩·康纳利,不过女主蕾切尔·薇兹还是挺漂亮的,就是有点傻 呼呼的。真正的美女是那个几千年前和祭司偷情的那个,别具风情啊。演员叫Patricia Velasquez,素颜一般,但这个古埃及风情实在是太有吸引力了。
到了《木乃伊归来》,男女主角还生了个儿子。按照此类动作片的定律,第一集再牛x的东西到第二集都是不值一提的。第一集好不容易才封印的Boss轻 而易举的就被放出来了,比第一集放出来的过程顺利100倍。然后这个Boss被第二集的新Boss秒杀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了。当然,何等的猖狂都难敌男猪 的神勇和女猪的狗屎运。
特效方面,本系列在1999年和2001年显然是数一数二的了,在今天看来也相当不错。尤其是几个远景镜头很壮观。只是天崩地裂的时候人们四散逃窜 着,而骆驼们依然淡定的趴在地上咀嚼着—他们不知道有后其合成的沙尘暴呀~另一个重大缺憾就是第二集的Boss的特效太假,因为是蝎身人头的怪物,在 当时只好整个都搞成特效,殊不知人的面部是最难特效的。
6分。
《塔拉星球之战》
同样是“地球人入侵外星”的题材,很多人在反复比较本片和阿凡达的相似与不同,也有说本片是阿凡达儿童版的。事实上本片的上映时间比阿凡达要早2年多,当然也应该不存在阿凡达借鉴此片的问题,因为两者的故事都不新鲜,都脱胎于《与狼共舞》,另外本片还有针对《独立日》的一些桥段进行反讽的迹象。
本片的3D效果还可以,太空和空战画面精美,第一人称飞行视角一直是最激动人心的。然而对地球人形象的刻画很粗糙,大约是为了淡化和丑化。塔拉人的战机驾驶员的姿势不错,很保护颈椎。
作为一部娱乐动画片,本片以双方握手言和收尾。当然在真实情况下这种局面是绝不会持续多久的,《第九区》可以作为本片的续集。
6.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