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链接: http://www.saoyuying.com/2009/03/trainspotting/
本片很有名,很多人都说是讲吸毒的电影,其实我觉得吸毒只是空虚的一种形式,本片讲的还是人生观。
本片首先把海洛因带给人的愉悦非常形象的带给了观众—-模拟幻觉的画面,忘却一切世间烦恼,比最强的性体验还爽1000倍。随后有非常形象的给观众展示了毒瘾的痛苦,无边炼狱,万虫蚀心……
这是本片中英国青年的生活现状—-没有精神支柱,没有理想,没有盼头。和酗酒、暴力、偷拐抢骗一样,海洛因是在这种空虚之中非常容易闯入年轻人生活的东西之一。海洛因让人升入天堂,之后是更加无边的空虚。
语言往往在意识形态上十分明显,它可以立即透露出阶级、教育水平和文化偏见。大部分国家的地方性语言被使用官方语言的人视为次等。尤其英国,方言深深绑在阶级系统上,有权利的统治阶级讲的是体制语言,多半在那种训练统治阶级的私立学校里学来。另一方面,如本片主角所说的苏格兰工人阶级方言,很清楚地说明他们是没有权利和威严的,他们位卑人微,是局外人和低层人士,所以生活中尽是酒、吸毒和百无聊赖。
世界上很多人和这批青年一样,只是未必会去找海洛因作为寄托而已。人不能没有精神支柱—精神支柱可以是填饱自己的肚子,可以是忠于上帝升入天堂,可以是有车有房有老婆,可以是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可以是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可以是对异教徒发动圣战,可以是游遍世界每个角落,可以是刻骨铭心的爱情,可以是享受每一天游戏人间…… 任何一样都可以,都可以让你觉得自己的明天比今天更有盼头。
然而海洛因不行,它虽然能让人离不开它,但是不能填补内心的空虚。要做的是找到自己的精神支柱,也就在心理上离开海洛因,离开一切空虚的东西了。本片中的人物都没有精神支柱,因此他们的生活一塌糊涂。除了主角马克后来找到了 — 车子、房子、大彩电、老婆、孩子、逛公园、度假、股票、投资、生活……
当然周围的环境对人的影响也是很大。洗心革面后的主角又遇上了旧日的狐朋狗友,差点又被他们拉回深渊,所幸他已有了精神支柱。
本片对人的心理和生活状态的描写入木三分。它给我带来的最大感触是:万分庆幸我还有精神支柱,并且不是脆弱偏执单一的。
7.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