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链接: http://www.saoyuying.com/2010/08/contact/
这是朱迪·福斯特于1997年主演的一部与地外文明接触题材的科幻片,导演是长于逻辑相对严密的科幻片的罗伯特·泽米基斯,此导演另一代表作是《回到未来》。相对于《星球大战》、《独立日》、《E.T.》之类来说,本片的态度是相当严谨的,影片大部分时间都在地球上,从人类的角度来分析接触地外文明的可能性与可行性,以及科学家孜孜不倦探求天外来电的执着。这样就比外星人直接杀过来的影片要富有人文精神,同时接触到外星人的那一刻也更加真实,更加激动人心。
虽然当今嘈杂污秽的魔都已没有星空可言,但我想你我都曾在某时某地仰望过它。星海的浩瀚与美丽与地球上任何景色都不同,那深邃和广博是无穷无尽的,超越了我们所能想象的尺度,因此别具魅力。那到底在这浩瀚的星空中有没有其他文明呢?本片的理念是:”If there wasn’t, it should an awful waste of space… That’s got to be tough, being alone.”
然而宇宙如此广博,人类的文明史又如此渺小和短暂,即便存在地外文明,也相当难以获得接触。朱迪·福斯特饰演的科学家就抱着儿时的梦想执着的追寻各种蛛丝马迹的信息,租用政府的大功率接收器夜以继日的寻找无线电波。科学界冷嘲热讽其为“沙漠女巫”,政府也决定收回设备不支持成为笑柄的工程。在即将难以为继的时刻,事态终有转机… 在影片的高潮,朱迪·福斯特穿过时空隧道的时刻,和全片一起铺垫了许久了观众想必比看任何外星人电影时都要急切的看到结果。
任何综合的理论科学著作或者深入思考的科幻作品,最后都会上升到哲学的高度。世间这一切究竟从何而来,人类发现的这么多规律为什么是这样而非那样,上帝是否存在?我认为上帝存在与否是不可证的,只是它存在的形式一定不是人格化的,更不应该具有人类的外貌。更多此类想法欢迎收看《时间简史》以及我对该书的小评(http://www.saoyuying.com/2010/05/a-briefer-history-of-time/)。那么不管是什么力量(姑且讲这种力量命名为“上帝”)创造或演化了地球这个奇妙的生态系统以及人类这个能够思考这些问题的文明,那这种力量一定能在无边而有限的宇宙中创造出其他精彩的生命和文明形式。因为这二者之间从无联系,因此地外生命和文明的形式我们就很难想象,他们的生命是由细胞组成的吗?他们的社会是由个体组成的吗?探寻这些奥秘亦是十分有意思的事,只是我们除了遐想其他利索不能及,而这部电影相当具现化了我们的遐想。
然而站在另一个角度,以历史上人类文明之间的历史为例,发展水平不一的文明似乎很难和睦相处(诸如美国人和印第安人,西班牙人和印加人、阿兹台克人的关系),因为强势的一方发现可以掠夺而无需公平交易。而我们是宇宙中可能接触到外星文明的文明中最落后的状态,很可能作为落后的一方面临科技高度领先的其他文明的时候,宿命只有灾难和毁灭。
越扯越远了。回到这部电影,补充几则在本片中观察到的细节。本片中多次出现了当时的美国总统克林顿,发表了多次关于地外文明的讲话,但可以看出,是高明的剪辑出来的。朱迪·福斯特在本片中的一些神态非常眼熟,想来想去发现竟然和童星弗雷迪·海默颇为相似,仔细观察,他们都有眼神凝重真诚,嘴巴张闭着念叨,同时点头的习惯。美国无垠的荒原和峡谷非常壮观,让我梦回冰岛。
7.5分。
"发展水平不一的文明似乎很难和睦相处(诸如美国人和印第安人,西班牙人和印加人、阿兹台克人的关系),因为强势的一方发现可以掠夺而无需公平交易。而我们是宇宙中可能接触到外星文明的文明中最落后的状态,很可能作为落后的一方面临科技高度领先的其他文明的时候,宿命只有灾难和毁灭。"这段话说得很有道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