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在被美国大选分散了大量精力后,阿拉斯加游记的下半集来啦。在上半集里(http://www.saoyuying.com/2016/10/alaska/),我们驾着房车,见识了阿拉斯加的名山(北美最高峰),以及栖息其中的大兄弟们。


让我们来继续阿拉斯加的征途。在上集的结尾,我们即将抵达Richardson Highway的终点–瓦尔迪兹(Valdez)。这个瓦尔迪兹是什么来头呢?

还记得上半集开头部分介绍的阿拉斯加历史中,美国人低价买来了阿拉斯加,随后发现了大量油气资源而闷声发大财的故事吗?这个瓦尔迪兹,就是从北冰洋油田一路南下的输油管道的终点,也是各路油轮运走阿拉斯加石油的海港。这就是一路伴随着Richardson Highway绵延南下的阿拉斯加输油管道。

所以这里一定是个各种塔吊集装箱的喧闹大型港口,对游客来说有什么吸引力呢?然而,其实瓦尔迪兹是这幅样子。

雪山大海之间的静谧小镇有没有。更重要的是,从这里出发,能深入阿拉斯加南端的峡湾和冰川之中,探访内陆的雪山之外的另一番景象,并且还有机会见到大量可爱的海洋动物。
游玩大海,要么坐船,要么潜水。在靠近北极的阿拉斯加潜水通常不是个好主意,所以只能靠船了。但坐船也分别人开和自己划两种,坐大船走得更远、见得更多,而自己划小船则乐趣更足、离动物更近。那么两者结合的游船+皮艇(Cruise+Kayak)的项目,自然是上佳选择。

这次的目的地是瓦尔迪兹附近的哥伦比亚冰川(Columbia Glacier),而它就位于本次阿拉斯加之旅的四个国家公园的第三个–楚加奇国家森林(Chugach National Forest)之中。

那么在阿拉斯加10万个冰川里,为什么要挑选这一个呢?下面这张照片囊括了其中许多原因:

首先,哥伦比亚冰川的终点是大海,我们能同时看到冰川与海景。更重要的是,由于全球变暖,阿拉斯加的冰川大面积退化,而哥伦比亚冰川正是其中退化最为剧烈的冰川之一。冰川退化的具体表现便是冰山坠海,于是这里就成为了阿拉斯加观赏冰山的好去处。远处的冰川,眼前的大海,漂浮而过的冰山,头顶掠过的海鸟,如此和谐自然的融为一个画面,也不枉此行了。
不断融化的冰山的魅力之一,便是它们一直是动态的,你可以亲眼目睹这一变化。你看这座冰山中镂空的心形,早一小时还未成形,晚一小时则业已消失,也许只有几个人能见到,这是属于我的幸运。当然,每一天的冰山,都会带给游人不一样的惊喜。

然而也别忘了,这一切的动因都是令人担忧的全球变暖。你说它是骗局也好,自然现象也好,但你想观赏冰川的话,还是越早行动越好,因为冰川的加速退化是不争的事实。也许过不了多久,如此大尺度的冰川就只存在于照片资料中了。
哎,至少现在冰川还在眼前。来这里除了看冰川和冰山,还有一大任务是寻找动物。那么,神奇动物在哪里?
抬头一望,威严肃穆的白头海雕正在树顶瞭望(它也是美国的象征,见于美国国徽和各种国家权力机构的标志中)


这份庄严的宁静被一阵喧闹的聒噪所打破,原来前方一群海狮们正在争夺这块狭小的晒太阳宝地,通过吼叫来驱赶,场面十分激烈又十分滑稽。看过《海底总动员2》的话,应该会对这个场景有印象。


正当我暗中观察,忍俊不禁之时,偶然回头一看……

(⊙o⊙)…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还是如此强力围观。这群海獭懵逼的小眼神,仿佛在说“你特么的来干啥”?当然也有不屑者,比如左起第三只,正在悠闲地修指甲呢。
不仅是在赏画一般地赞叹自然,而是不自觉的融入了自然中,这也是阿拉斯加不同于其他地方的吸引力之一吧。
流连忘返之际,继续上路,美景永远在前头。从瓦尔迪兹出发回头北上,在Glennallen左转向西,就踏上了阿拉斯加的另一条公路–Glenn Highway,同样得名于阿拉斯加的早期开拓者。它的终点便是这次阿拉斯加之旅的起点–最大城市安克雷奇(Anchorage)。

这条公路的最大特点便是–直。如果你从安克雷奇出发向东开,一路上大多数时候眼前都是这幅景象:

80后的朋友们,是不是有点童年回忆的感觉?

远处的那片雪山,名叫Mount Drum,属于前文(上集)到访过的朗格-圣伊利亚斯(Wrangell-St Elias)国家公园。当然,如果你像我一样从东往西开的话,就只能停车回头眺望了。
Glenn Highway上也不只有这固定的一景,虽然并不密集,稍微留心的话,就不会错过马塔努斯卡冰川(Matanuska Glacier)。

即便你错过了,更多见的还有这些没有名字的大山与大地,无不令人心旷神怡。

眼看着就要回到起点安克雷奇了,我们终于在阿拉斯加的东南方绕了一个圈,那么,本次旅程就要结束了吗?
No, No, No, 重头戏还在后面。如果你对我的阿拉斯加游记上集的开头部分的历史课还有印象的话,也许记得主持阿拉斯加购地的国务卿Seward。也许阿拉斯加人民为了纪念他的这桩闷声发大财的买卖,把他的名字留在了阿拉斯加风景最秀丽也最为密集的一条公路上。这就是从安克雷奇出发向南走的Seward Highway。值得一提的是,这段公路绝大部分和哥伦比亚冰川一样,都属于楚加奇国家森林(Chugach National Forest)。

是的从Glenn Highway绕了一大圈,我们又从另一端进入了这个国家森林。楚加奇这个名字,来自于居住当地的北美原住民族。

那么,这段路的美景究竟怎么个丰富法?容我细细道来。
仔细看上面的地图,你会注意到从安克雷奇南下的第一段路,是沿着一道峡湾行进的(关于峡湾的前世今生,敬请参见我的挪威游记)。这个峡湾名叫Turnagain Arm(回头臂?),是的,它会让你忍不住一直回头。

这不是什么旅游宣传画册的插图,这是我随手拍的一张照片。由于Seward Highway是如此的美丽而吸引人,为了自驾游司机们的安全,阿拉斯加特意在这段路上推出了观光火车,来让游客更专注地欣赏美景。要知道,在基础设施极其匮乏的阿拉斯加,观光火车是多么奢侈的一件事。而沿着海边行进的火车,在全世界也不多见吧。

毕竟是人迹罕至的阿拉斯加,这趟缓缓前进的火车一天只有来回各一班。在列车通过后,我也可以安然地坐在铁轨上来臭美一张(和上半集游记一样,每篇仅一张自曝照,请勿担心)。

一路奔向Turnagain Arm的尽头,Seward Highway转而进入内陆而继续南下。没有海景相伴,却丝毫无损Seward Highway的美丽。这片阿拉斯加最南端的土地,眼前的水草丰茂,总能和背景中的雪山相得益彰。

日影西斜,让画面各处亮度差异太大,让我这第一次用微单的摄影新手手足无措。

但我毫无怨言。因为老天爷开眼,伴随着我们一路的阴云,终于在这秀丽的Seward Highway上退散而去。在迪纳利山未得一睹芳容的雪山倒影,Seward Highway一路上的大小湖泊让我们一次看了个够。

那么Seward Highway的终点有什么呢?答案是一个名叫Seward的小镇。哎,没有一点惊喜的感觉。地名虽然没惊喜,但Seward小镇可是本次阿拉斯加之旅的第四个,也是最后一个国家公园–基奈峡湾国家公园(Kenai Fjord National Park)的访客中心所在。
那么这个基奈峡湾国家公园有何看点呢?这个国家公园的陆地部分大多被冰川覆盖,因而修路是不可能的任务。好在它在海边,坐船游览是通常的选择。所以,基奈峡湾国家公园的主要看点之一仍然是冰川和海洋动物。哎,不是在哥伦比亚冰川看过了吗?不,不同的是,今天天气好晴朗,处处好风光。

这漫天飞舞的海鸥不是什么稀罕物件,但仔细找找,还是会发现一些骨骼清奇的生物:

发型好潮啊。诶,这不就是冰岛的国鸟海鹦鹉(Puffin)吗?这张著名照片,你一定在哪里见过吧。

看看这好天气,海狮们也不争抢地盘了,而是婀娜而优雅的和海鸥深情对视起来。海狮海豹们不断用亲身示范来告诉我们,身材什么的都是浮云,唯有自信才是美。

座头鲸也不甘寂寞,出来翻了个身。

在这一片欢乐祥和的景象背后的远方,是静静流淌了百万年的冰川。

前文提及,哥伦比亚冰川是一个正在剧烈退化的冰川,因而那一带冰山横行,形成了独到的风景。基奈峡湾的冰川退化得没有那么剧烈,虽然没有冰山看了,但也得益于此,游船能够直达冰川本尊脚下,让我们迎着从冰川上吹下的寒风,见识冰川入海的奇观。

这是Aialik冰川,基奈峡湾国家公园内的38个冰川之一。虽然不像哥伦比亚冰川前那样冰山如林,但这并不代表Aialik冰川不在退化。因为可以近距离观察,这里也是欣赏冰川坠海的好去处。所谓冰川坠海,就是不断融化的冰川发生破裂,大块冰块从冰川上坠入海中的瞬间。这一过程完全不可预测,也许隔一分钟又会坠落,也许又要等几天,故我虽然有幸目睹,却未能用相机抓拍下来。这里用腾讯视频上的类似现象来代替说明,当然我看到的没有这么大规模。
格陵兰冰川融化
大块蓝色的万年冰不断破裂,坠入海中,的确是难得一见的奇景。然而这一切的背后却是全球变暖的惨痛事实。冰川融化的后果不仅是以后看不到壮观的冰川这么简单,首先以北极熊为代表的大量极地生物会失去栖息地,遭受灭顶之灾。随后的海平面上升也会淹没许多岛屿和沿海城市,最后带来的全球气候规律的大变化又会让一大批生物遭殃,上面所看到的海狮海鸥鲸鱼其乐融融的画面也许从此不再。
许多动植物的生存要求是极其“苛刻”的,比如在基奈峡湾国家公园访客中心里播放的纪录片就说到,有一种阿拉斯加特有的海鸟,只能在冰川与大海的交界处生活。而随着冰川不断退却,20年左右的时间里,几乎所有这种海鸟所栖息的冰川都会退到海岸线以内,不再与海水相连。真不愿意看到那一天。
也许你会说全球变暖是骗局,但真的亲临现场目睹这一切的发生,与坐在家里接受微博和朋友圈上的他人观点是截然不同的感受。也许你会说适者生存,像北极熊和上面那种海鸟不能适应环境变化就活该灭绝。不论这种观点的是非,但你不觉得可惜吗?这个世界的魅力所在就是其多样性。无论是自然的多彩多姿,还是人类文化的丰富多样,都正在分别被气候变化和经济全球化所扼杀,并且这是一个加速的过程。
这一过程究竟有多快?基奈峡湾国家公园能给你一个直观的感受。在除了Seward的游客中心之外,公园内唯一通公路的“出口冰川(Exit Glacier)”脚下,你能看到一个个书写着年份的牌子。

这张照片里的2010,表示远处的Exit冰川在2010年时的边界位置。看,短短六年,这个冰川消失了多少分量。至于标示更早年份的冰川边界的牌子,我根本都无法将其和现在的冰川拍在同一张照片里。
沿着Exit冰川的边缘往上,有一条往返大约8小时的陡峭徒步路线,这条路线的终点,是基奈峡湾国家公园的38个冰川的源头 — 面积达777平方公里的哈丁冰原(Harding Icefield)。冰原与冰川的区别,大致和湖与河的区别对应。
如果你在阿拉斯加只想走一条比较长的徒步路线,我推荐你走这条哈丁冰原徒步。眼望着这美国境内的最大冰原,想象下有朝一日眼前这一切都消融于大海中的景象吧。(此图来自网络)

我们在城市里居住久了,当生活都沉浸在高楼中与屏幕前时,难免对这个世界产生些许麻木感。走出家门到世界的各个角落深入的看一看,除了能发现世界本来的美丽,更能看到这份美丽原来是如此的脆弱。阿拉斯加这片原生态的大地就是最好的例子。
本来本文在这里就可以悲情的结束了。但我忘了交代一件事。在阿拉斯加的大自然中,不是所有事物都是脆弱的。一个无比坚强的事物,是你所意想不到的 – 蚊子。是的,天寒地冻的阿拉斯加,每年融化的大量雪水,是蚊子繁殖的天堂。这里蚊子的密集和凶猛程度,至少我在以前是没见识过。如果你在夏季去阿拉斯加旅游,请在备好冲锋衣防水裤之余,提前在衣物上喷好强力驱蚊剂(可以持续多日效果的那种)。这样你在沉浸大自然和感伤万物的脆弱之时,体验会更加纯粹一点。
最后再来个预告,写完这篇文章的三日后的感恩节之际,我将再次动身前往阿拉斯加。这一次,是专程为了极光和狗拉雪橇。回头再专文向各位汇报冬季阿拉斯加的所见所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