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奥斯卡结果之我见

第88届奥斯卡奖刚刚揭晓了。这次奥斯卡我准备很足,我看了全部8部最佳影片提名,5个影帝提名中的4部,5个影后提名中的4部,男女配角则全都看了,剧本奖10部提名看了9部,动画和外语片看了获奖者。以上看过的电影全部写了影评。

最佳影片是《聚焦》,稍稍爆冷,但是我非常欣慰。《聚焦》是一个非常难改编的新闻事件,它竟然能编得这么紧凑,并且没有任何煽情用力之处,非常冷静,表演也是精彩的群戏,没有出风头的角色,深刻并精彩反映了新闻工作者的职业本色和崇高,以及它所反映的那个惊世骇俗的丑闻。

p2266304792

p2305747282

原来的大热门《荒野猎人》则主要反映的是大自然的严酷和魅力,以及一个简单的复仇故事。两部片子拍摄难度都很大,但是在不同方面,《聚焦》是创作技巧难度高(同时也拿到了最佳原创剧本),《荒野猎人》则是拍摄条件艰苦。最后,技巧和对真实的社会问题的关注占了上风,我很欣慰。不过,我心目中的最佳影片还是《疯狂的麦克斯:狂暴之路》,这片真的酷毙了,酷毙了。

heres-how-the-insane-vehicles-were-created-in-mad-max-fury-road

最佳导演则给了《荒野猎人》,算是对条件艰苦的一种肯定吧。也确实,排除剧本因素,在野外自然光下,场面调度确实非常考验功力。

国内观众更关心的还是小李终于拿到了影帝,这个千古烂梗终于要结束了。其实我不太明白为什么这么多人为他愤愤不平。在强手如林的男演员界,他的火候的确没到。是的他很敬业,也很卖力,无论是生吃活鱼与棕熊肉搏,还是遭遇背叛痛失亲人,在《荒野猎人》中他的惨烈达到了新高度。其实《荒野猎人》深度有限,他除了惨,也很难有更大发挥空间。说实在的,我觉得他演的还不如《房间》里的小男孩Jacob Tremblay。

leoglobes3-xlarge

要说冤枉,奥斯卡历史上最冤的应该是彼得·奥图尔,他主演的《阿拉伯的劳伦斯》、《末代皇帝》、《冬狮》都是传世经典,8次提名影帝而未得,已于2013年去世。就说当代,摄影师罗杰·迪金斯本届第13次提名奥斯卡,还是没能得到。大家热衷于谈论小李,还是因为比较熟悉他吧,毕竟《泰坦尼克号》对中国的影响力太大了。话说回来,虽然小李这种自虐的演法和水准并不能和丹尼尔·戴·刘易斯这样真正的大家相提并论,但《荒野猎人》正好适合他的用力过猛的风格。看看他今年的竞争者,乔布斯很有性格,但太不像原型了;丹麦女孩外表举止惊艳,但缺乏内心(是电影的问题);剩下的对手更不值一提,天时地利人和,他终于如愿了,祝贺他。

和影帝提名的大多正当壮年不同的是,近几年影后提名年轻演员比例非常大。这其实也暗示了女演员的青黄不接。2013年影后第一次给了90后(詹妮弗·劳伦斯),甚至影后提名者还有9岁小女孩(远不如今年未得提名的Jacob Tremblay)。而同为主演,我觉得不相上下(其实都没啥感觉)的布莱德利·库珀就没得到。今年的影后给了《房间》的女主角布丽·拉尔森,这位生于1989年的年轻演员在这部电影中确实相当出色,但演他儿子的Jacob Tremblay气势完全不输啊,提名都没有。

p2310838819

影后提名对手中,《卡罗尔》的凯特·布兰切特本色演出,女王范十足,但这一形象对她来说难度不大,且有时有点太过;《45周年》的英国演员夏洛特·兰普林功底更加深厚,也更有底气,唯可惜没有地利人和。我还是很怀念曾经年年提名,年年坐在第一排的梅里尔·斯特里普阿姨的。唉,陪我长大的这一批出色影人都淡出视线了。

p2248051450

最佳男配角,《间谍之桥》的马克·里朗斯塑造的苏联间谍,一看就是功底深厚,气质内敛的戏剧型实力派,实至名归。其他几个提名者,《聚焦》里马克·鲁弗洛的表现也很不错,史泰龙则扛着洛奇40周年的怀旧情怀梗,但还是都不及马克·里朗斯闪耀。

p2264799326

最佳女配角的竞争者中,艾丽西亚·维坎德和鲁妮·玛拉都是我喜欢的类型,在各自的演出中也都表现不错。艾丽西亚·维坎德演的《丹麦女孩》里的心碎妻子拿到了小金人,但我心里还是更偏向鲁妮·玛拉。《卡罗尔》中她别具一格的精致,小鹿一般的灵气,在美女演员的人山人海中毫无压力的令人瞩目。用片中卡罗尔的话说,flung out of space。和凯特相比,鲁妮的表演更加细腻动人。

p2280159578

两个剧本奖,《聚焦》和《大空头》都实至名归。两个故事都取材于真实新闻,创作/改编难度很大,但它们的完成度都很高,一个把千头万绪的琐碎故事讲的井井有条还十分冷静,一个把充斥着专业术语的话题用妙趣横生的方式表达出来。

最佳动画《头脑特工队》毫无悬念。然后我要隆重推介最佳外语片《索尔之子》,这部讲述纳粹屠杀犹太人题材的匈牙利电影给了自诩阅片无数的我一个振聋发聩的冲击。它在风格上前所未有,在感官上带来了极度的震撼。它不歌颂英雄,不反思历史,它告诉我们,那段岁月的恐怖,我们永远不能真正体会。而这部电影,把我们与“真正体会”又拉近了一步。

p2243042676

各大技术类奖项大多在意料之内,唯有最佳视觉效果竟然给了成本只有1500万美元的《机械姬》,简直不可思议。其他四个竞争者的成本都远高于它,视觉效果也远胜。不知这算不算学院对大成本商业电影的一种鄙视态度。纪录片和短片都没看过,没有发言权。

最后说说颁奖典礼。本届奥斯卡自公布提名以来,就饱受抨击只有白人获得提名。典礼的黑人主持人Chris Rock自然要提这个话题,但是他反复念叨也确实有些烦人,甚至还专门外景采访黑人路人来继续抨击,想必主办方也是噤若寒蝉吧。更何况,他不停地为黑人喊冤(其实黑人获得的奥斯卡奖已经不少了),却只字不提在电影行业远远更加没有存在感的亚裔。我支持奥斯卡评委阵容要与时俱进,要有所淘汰并积极吸纳新人,但我反对把肤色种族作为奖项的考量标准。

Chris-Rock-Promo

《索尔之子》

这部匈牙利片是我看过的最恐怖、最震撼的纳粹与犹太人的电影,没有之一。纳粹屠杀犹太人的电影可谓汗牛充栋,有如《钢琴师》那样真切的可怖回忆,也有《辛德勒的名单》那样在一片黑暗中的微弱光芒,还有《美丽人生》那样笑中带泪歌颂爱之伟大。尽管各种珠玉在前,《索尔之子》竟然还能独辟蹊径,采取了前所未见的视角和风格。它不歌颂英雄,不反思历史,它只想告诉我们,那段岁月的恐怖,我们永远不能真正体会。而这部电影,把我们与“真正体会”又拉近了一步。

影片从一片虚焦中开始,缓缓从远处走来的索尔,直到镜头跟前才逐渐清晰,从此镜头就始终特写跟拍索尔的脸或后脑勺,而其他事物在绝对大多数时间里都是模糊的。这就给了强烈暗示,本片的焦点不是大局,不是历史,而是索尔这个人,我们要跟着他来体验奥斯维辛集中营里发生的一切。

p2243042676

索尔是集中营里比较强壮的犹太人,因此得以做苦力而暂时免死,他的工作地点就是毒气室。没有任何配乐,仅凭跟拍着他的长镜头,我们和索尔一起不断在灭绝营中奔走,亲身经历了灭绝营真实的样子。整部电影故意采用的狭窄画幅,也加剧了幽闭和压迫感。用工作、面包、咖啡诱骗人群,还假意提醒记住自己寄存物品的编号,而关上铁门后,那瞬间而生的震天而杂乱的哭喊,不是鬼片里的尖叫,那是真正痛苦恐怖的群体死亡;当哭喊声散去,遍地尸体和血浆,堆积如山的肉色,索尔奋力擦洗血迹、拖着尸体与地板摩擦的刺耳声音;焚尸炉骨灰爆满,改为直接射杀于万人坑,在那片片火光、模糊的裸体、人群被迫涌向万人坑的不绝的哭喊中。以往的纳粹集中营电影虽然画面残暴,但始终有一种秩序井然的冷酷。而这部电影,尽管画面是虚焦模糊的,却反而折射出了这无法用任何语言或视听表达能形容的恐怖与罪恶,我看到了此生所见的最写实的人间地狱。

而同为犹太人、随时可能面临同样命运的索尔脸上,并没有太多表情。或许是凝重,或许是麻木,眼前的一片模糊正也是他眼中的世界,或者说,心中的世界。而影片偶尔聚焦的事物,正是索尔关心的。他关心的不是同胞的惨状,也不是秘密抵抗组织的进展,而是,他的“儿子”。

p2239294293

那究竟是不是他的儿子,影片没有明确说明,也并不重要。其实影片的情节令人困惑的地方还有很多,比如抵抗组织运作的细节,比如索尔去收拾行李的姑娘处拿的究竟是什么,这也反映了索尔的处境,或者身临其境的观众应有的处境。奥斯维辛灭绝营,夹杂着来自欧洲各地的犹太人,我注意到的就有索尔的匈牙利语,抵抗组织的意第绪语,本地人的波兰语,另一个集中营里的拉比的希腊语,哭喊的牺牲者中有法语,还有纳粹军官的德语,以及偶尔的英语沟通。仅仅从语言方面,这就是一个无比混乱令人困惑的世界,而索尔更仅仅是这个集中营里被奴役的一员,他更无从充分理解周遭发生的每件事,他心里所关心的就是影片聚焦点的所在。这部电影通过模糊视线,含糊情节,让观众也有和索尔一样的麻木或其他难以名状的感受,是和一贯的“上帝视角”的电影观众截然不同的体验。

更重要的,在这样一个恐怖而扭曲的人间地狱,人的思维和理解力是不能以通常状况来假设的。在这种不可思议的条件下,索尔极度偏执地想要埋葬“儿子”,而且非要找一个拉比(犹太教神父)来进行祷告仪式。为此他历经千难万险,不顾伙伴的安全,放弃抵抗组织交代的任务,甚至不惜自己的生命来交换一个将被处决的拉比。首先我们没有任何资格谴责他,在那样的环境下,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有义务反抗或求生。其次,这种令人难以理解的偏执,我们或许可以理解为索尔的精神寄托。想象一下他所处的环境,他所做的工作,他一片黑暗的命运,在这样极度扭曲的心理情境下,即便他很可能没有儿子,所谓的“索尔之子”,就是他内心最后的支柱和诉求所在,也许就是信仰的最后依靠,上帝的所在。否则他为什么一定要不惜一切找个拉比呢?可悲的是,他历经艰险找到的是个祈祷词都念错的假拉比,一个为了求生而欺骗他的同胞。这一幕,也象征着在这黑暗无光的世界,他们的上帝也死了。

这部电影从头至尾,举目望去皆是无边炼狱,没有任何喘息的机会。片尾的那个波兰本地男孩(他没被纳粹抓走,不是犹太人),更不可能和索尔有关,但见到了他的索尔,脸上第一次浮现微笑,仿佛上帝终于出现,在黑暗中撕开了一丝光亮。之后地一小段,影片的跟拍对象成了这个自由奔跑的男孩,他成了索尔的精神继承人,他心中的“儿子”或精神寄托似乎终于得到了救赎,愿他的灵魂安息。

风格首创,带来最强大冲击,令人两股战战,挥之不去的电影,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毫无悬念。

8.5分。

《45周年》

常有人求推荐适合情侣一起看的电影,有一个很邪恶的回答“真爱三部曲”:美国丽人、革命之路、消失的爱人。如果你看过任何一部,你懂得。《45周年》也是属于这一系列的优秀作品。

45年的婚姻,无论是否有过磕磕绊绊,在许多人看来,“平平淡淡也是幸福”,肯定老而弥坚。然而,一件偶然的小事,让妻子发现,整整45年,竟然还有另一个影子在自己的生活里。在45周年结婚纪念日前一周的一个普通的早晨,丈夫收到一封信得知50年前在瑞士失踪的旧爱的遗体被发现,这个微妙的偶然事件,却是45年的关系解体的开端。这个秘密的徐徐展开,是和生活一样琐碎细密的,这也是这部电影的风格。没有曲折的情节和炽烈的情感宣泄,只有生活的常态和不易察觉的温吞的情绪。

不易察觉的情绪,自然不会通过对话表达,更不会用土鳖的内心独白。导演用了许多外化的象征:生活就像英格兰清晨的浓雾一样压抑阴沉,妻子独自一人遛狗的孤独;丈夫45年的秘密藏在阁楼里,那份感情也压藏在内心的阁楼里直到被翻出;妻子不熟练地弹奏抑郁的钢琴曲,正如内心的压抑和失落难以抒发;而夫妻两人的关系,正如片中的老年性爱一样难看和尴尬。许多夫妻对话的镜头里,哪怕丈夫在说话时也只有妻子,暗示着丈夫的心早已离开了他们的生活。

p2270587602

再回过头看,丈夫曾热爱摄影,但夫妻却没留下过什么照片,而真相是阁楼里藏着大量旧爱的影像;夫妻两人没有孩子,也许是商量好的选择,而真相是旧爱曾经怀有身孕。原来45年的相伴也可以如此脆弱,原来自己一直都是个替代品,一直都是个陌生人。

p2305235397

海报非常形象地描绘了夫妻两人的关系。丈夫思念旧情人而面向远方心不在焉,妻子似乎在盯着丈夫,又似乎在失落的放空。45年的相伴,竟逐渐沦为陌生人。面对感情,说重新来过,男人总是能迅速投入,比如丈夫在周年聚会上结结巴巴的发言,即便未必能坚持多久;而女人一旦受伤或不爱了,那的确是一去不返。

p2248051450

两位主角的表演都非常出色,丈夫压在心底一辈子的感情突然被牵出,生活被搅乱而心不在焉;妻子从理解支持到发现自己其实没有理解支持的“资格”,那种悲从中来,又无人可诉说的情感,哪怕没有表情,我们也能体会到其中的酸楚与苦涩。夏洛特·兰普林的这段表演,个人认为是5个奥斯卡影后提名中最见功力的。

人类生来就具有无比丰富的情绪,于是也发明了无数的仪式来纪念和抒发它们,比如结婚周年纪念日聚会。但遗憾的是,和人类细腻的情感相比,这些仪式和聚会是如此的虚伪笨拙,只能反映最肤浅的社交功能,到头来却成为了负担。好在人类还有音乐,两人45年前后跳的那同一支舞曲,45年前为丈夫所唱,45年后为妻子所唱,在忧郁的蓝色灯光下,道出了一切的真相。

They asked me how I knew
My true love was true
I of course replied
Something here inside
Can not be denied

They, said some day you’ll find
All who love are blind
When you heart’s on fire
You must realize
Smoke gets in your eyes

So I chaffed them, and I gaily laughed
To think they would doubt our love
And yet today, my love has gone away
I am without my love

Now laughing friends deride
Tears I cannot hide
So I smile and say
When a lovely flame dies
Smoke gets in your eyes

Smoke gets in your eyes

p2306763726

7分。

《史蒂夫·乔布斯》

我不是果粉,但我在用iphone,因为它的确是目前最好用的手机。乔布斯的确是个传奇人物,但我挺反感人张口闭口就提他,尤其是在美国学校的管理类课程上,在各种装X逼犯口中,他简直成了一个让耳朵长茧令肠胃不适的关键词。我认为他的成功与他的个性与品味密不可分,不见得是什么通用的管理学案例。其实以他的知名度,他的是非功过,在几乎所有人心里已有各自的定论,怎么吹怎么黑都不会有太大改变。同时,他的事迹也是大众耳熟能详,那么怎么拍他的传记片,才能做到不流水账、不老套,有新意有趣味呢?

p2270050453

艾伦·索金编剧,秉承了他自《白宫风云》以来,一直到《社交网络》和《点球成金》一贯的快节奏的伶牙俐齿的犀利风格。为了避免流水账老套乏味,他和导演一起至少做了这几方面的努力。

首先,本片抓取了乔布斯漫长的职业生涯中三个重要时刻作为横截面:老一代Macintosh的发布,Next的发布,和iMac的发布,而没有像之前另一部乔布斯的电影那样成了没有重点的流水账。毕竟一部电影只有2小时,要完整而有趣的展现一个人的完整一生是不现实的,抓横截面来反映个性和特色是很好的办法。而之所以选取这三个时间点,而不是更为成功的Apple II或iPhone,是因为它们更有戏剧性和代表性。Macintosh是他从自负的巅峰跌落的开始,Next是他被亲手创办的苹果扫地出门后的第一次反击,而iMac则是他带领苹果再创辉煌的开端。

其次,即便是这三个发布会,台前的故事也早已为大家熟悉,在电影上重复一遍有什么意思呢?所以幕后成了本片的重点,展现乔布斯是如何与人打交道的。选取的对象有属下Andy,搭档Joanna,当年共创苹果的合伙人Wozniak,曾经如胶似漆后来势同水火的苹果CEO Sculley,还有私生女儿Lisa和其贪财的母亲。很有代表性,也很精确,数不尽的快节奏嘴炮和劲爆台词,把乔布斯传记里描述的几大性格特征(刻薄、自负、自私、领导力、深藏的爱心)都秀了个遍。

第三,关于演员。迈克尔·法斯宾德和乔布斯长得一点也不像。本片也没有用力把他化妆成乔布斯的模样,而是着力树立其性格(上面提到的这些),力求神似而非形似。这一点的效果就见仁见智了,一方面本片拿到了奥斯卡男主提名(还有个女配提名),另一方面真实的乔布斯与传记和电影里的形象有多少差别我们也不得而知,而且法斯宾德这个演员的个人特色还是很突出的,所以我看到的更多的是另一个刻薄自负有领导力也有温情的天才。

p2253571263

最后,最重要的一点,是在选取三个重要时刻的基础上,在另一个维度的切入点 — 乔布斯本人的对领养出身的敏感,以及他对自己亲生女儿的矛盾感情。作为一个自命不凡的人,曾被生父母抛弃再被领养,是具有挫败感的。他看到的是自己曾被抛弃拒绝,而不是被养父母选中。影片通过其他人物一再和他提起这个话题,是为了探讨这个出身和这种心理,对他的为人与事业风格的影响。再者,被亲生父母抛弃的事实,让他面对亲生女儿也有了障碍。她是私生女,还有个烦人的唯利是图的孩子妈,从拒绝承认她们,以LISA为产品命名还嘴硬,到拿着Lisa儿时涂鸦作为新产品灵感,再到最后天台上的温情瞬间,这构成了两个普通人的感情故事,拉近了这个难以相处的天才和普通观众之间的距离,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更鲜活的人物。在这两点上下力气,远比重复他在事业和产品上的成就要高明。

p2270051542

为了达到上面的目的,无论是人物本身还是故事细节,都与无论是现实历史还是原为蓝本的传记有了很大区别。但是艾伦·索金认为,传记片不是纪录片,没有忠于现实的义务。它只是从现实人物和故事中脱胎而出的一个无所谓虚构还是写实的文艺作品。

当然,这部电影也不乏缺点。我们能感受到强烈的艾伦·索金的编剧风格,但是导演的存在感较弱,虽然是丹尼·博伊尔。和同为索金编剧,大卫·芬奇执导的《社交网络》相比,本片在剪辑、摄影等方面都显得平庸。但是名人传记片毕竟不好拍,也不用太苛责。

6.5分。

《房间》

​这一届奥斯卡,循规蹈矩、投评委所好的电影有不少,《房间》则是充满新意的一部作品。长达7年的非法拘禁和性虐待,还生下了一个从未见天日的孩子,这样骇人听闻的罪行,本身就很抢眼。密室求生的电影有很多,但《房间》塑造了杰克这样一个生来就处于被绑架状态的人物,因而他的世界观是倒错的;关于家庭伦理问题的电影也有很多,但多数着眼于平凡生活,像《房间》这样探讨绑架幸存者的心灵困境的则少之又少。在此之上,再把这迥异的两样风格合二为一,并相辅相成者,《房间》更是当属首创。前半段的残酷与惊险给了后半段家庭困境有力的事实基础,让伦理问题、环境适应、和主人公解不开的心结都无比可信,而后半段的这些纠葛,又充实了前半段对母子俩困苦生活的故事内核,将影片的主题和层次上升到了一个另外的高度。

小男孩杰克出生于这个房间,从未离开过,这个小小的房间就是他5年人生的全部,就是他的整个世界。他相信在这四堵墙和小小的天窗之外,没有任何真实的空间,外面送来的食物、玩具卡车,都是如电视里的东西一样变出来的魔法。当然,只有5岁的他,也不会去深究。因为没有其他经历的对比,这个小房间作为整个世界,他并没有什么可厌恶恐惧的,这里的一切都那么熟悉和理所当然,他每天和桌子椅子电视衣柜道早安,这里更有永远不会离开他的妈妈。因此,他装病装死的逃脱之举,完全是基于对妈妈的爱,而对她的无条件顺从。

可想而知,当他终于见到外面的世界那一刻,该是全片焦点最集中的高潮。这是逃脱计划最抓人的关键时刻,影片在这一段也精彩纷呈,牢牢揪住了观众的心,毕竟这个逃跑计划太简陋太冒险了。我们都担心小男孩装死被发现,也担心他跳下车后找不到路人。更何况,他在此之前并不相信妈妈之外的任何人是真实存在的。回想这部电影给人留下最深印象的一幕,大多数观众眼前一定会浮现小杰克第一次见到天空的那双眼睛。并没有夸张的表情,但我们都看到了他心中的震惊与错愕,而几乎忘记了逃跑。那时,我们都感同身受,只为杰克高兴鼓掌,全然忘记了这是一个正常成长起来的孩子演出来的。

p2321234638

至此,电影前半段都在讲述如何逃出肉体的囚禁,主要是妈妈的自由渴望,儿子则只是听从妈妈的指令。然而逃出生天并不意味着理所当然的幸福团圆,毕竟被囚七年,母子二人都面对着如何逃出心灵的囚禁的问题,这也许更加艰难。这也是影片后半段的主题所在。人们对于暴力受害者心理创伤的关注,远不如对他们身体自由的关注。绑架案受害者获救后,我们总是想当然的认为一切问题就此得到了解决,幸存者应该更加积极地珍惜生活。然而现实并非如此,少数离开北朝鲜进入韩国生活的人,应当无比幸福才是,然而他们的自杀率竟然居高不下,这是不是和杰克有些异曲同工?《房间》的可贵之处在于,能在现实的刻板印象中细腻地发掘并抓住这些心灵层面的矛盾,并不温不火地探讨下去。

影片借此探讨了人在内心中对自由和禁锢的定义。对于妈妈,7年前她还是个17岁走在上学路上的少女,在禁锢中她无时不刻渴望着回到甜蜜的家。当她终于如愿回家后,却已为人母,而孩子的父亲则是深仇大恨的绑架犯。更糟糕的是,她记忆中的家已不复存在,父母已经离婚,而当年的密友也早已杳无音讯。总之所有人都过着各自的生活,没有了自己的存在似乎也好好的。这一点虽怪不得人,但令她十分恼怒。在禁闭中,她心里只有保护儿子和争取自由两件事,而出来之后,她面对的事情多得多了,竟无法适应,甚至再难容忍与儿子共处一室。7年的禁闭让她的心灵也关上了大门,深陷自我中心的泥沼。

对于孩子,面对外面的世界,他震撼而恐惧。他不敢和妈妈之外的人说话,因为在之前的人生里他都不相信他们是真的。他对那个一切都熟悉,永远都有妈妈在的“走不到边”的房间更有感情。那个房间对他而言并不象征着罪恶,而是温暖的家,他并不认为外面的世界更好。对他来说,回到那个房间才是自由,外界才是禁锢。

在两个人的并肩战斗中,妈妈一度败下阵来,甚至与孩子也冲突不断,直至打算自杀投降。相比之下,孩子更加无畏,更早地突破了自我。毕竟还在可塑期,他适应得很快,剪掉长发便是他成功的象征。母亲的牙齿和儿子的头发,这些出自彼此身体的象征符号,形成了母子二人之间独特的情感纽带,也是一种精神能量的互换。乔伊对儿子说:“你又救了我一次”。第一次,杰克将乔伊救出于强暴者的房间,第二次,则是将她拯救于内心的囚笼。而这也是影片的主题:被偷走的岁月,被禁锢的灵魂,终将被善意温暖,被爱救赎。

p2309244697

p2301566126

从片头与房间里的桌椅橱柜问早安,到片尾与它们一一道别,这才是母子二人逃脱禁锢,重返自由的完整过程。视角独特,细节得当,是这部电影比普通犯罪悬疑片高杆的地方。

而心灵层面的故事,十分仰赖演员的表现。《房间》的戏剧张力和内心戏的焦点,都落在了母子俩身上。两人都不孚众望,饰演乔伊的布丽•拉尔森在电影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表演十分到位,以27岁的年纪,拿下了奥斯卡影后,当之无愧。如果说布丽•拉尔森撑起了整部电影,符合学院影后的全部标准,饰演杰克的小朋友雅各布•特伦布莱则更加充满惊喜,像璀璨的星光一样,让整部电影绽放出闪亮的光彩。在这个层面上甚至比布丽更胜一筹。让我们记住他们的名字。

p2310838819

7.5分。

冰岛 — 浓缩的孤独星球

冰岛,这个名字一直有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感觉。想象中,它应该是地处远僻,天寒地冻的不毛之地。然而名字往往是很有欺骗性的,相比之下,格陵兰(Greenland,意味绿色的土地)才是千真万确的”冰”岛。那冰岛是否实际上是个“绿”岛呢?

是,也不是。它的确有不少绿色,但绿色仅仅是它的沧海一粟。冰岛地处大西洋北端,离欧洲和北美都相当遥远,到此一游实属不易。甚至因为接近北极,圆形地图更能准确反映它的位置和大小:

0

但是如果你抱有环游世界的梦想,而又比较缺时间的话,我强烈建议你不远万里到冰岛走一遭,这样世界上大多数自然景观你就都见识过了。是的,冰岛就是一个浓缩的地球,我们这个孤独星球的精华所在。

我是在去过之后才意识到这一点的,而我只呆了区区5天,悔恨交加。浓缩的地球,至少15天起,50天也不为过。踏访浓缩的地球,我们自然要走在路上。冰岛的这条路究竟长什么样子呢?以下照片部分来自友人单反,大部分来自鄙人卡片机,全无ps,为的就是让你对冰岛究竟长什么样有个直观真实的感受。

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哎,把人间的温暖送到边疆~ 向着云和山的彼端进发!
1

开着开着真的进了云里……
2

穿过云层,山也不远了
3

上山!
4

翻过金色的山头,眼前突然呈现一片悠绿间点缀着的雪白,瑞士风范
5

突然雪山退去,天堑变通途,如似热带的火红。
6

这样的路是不是开起来很爽啊!呵呵我们也是这么觉得的。就如同策马奔腾在无垠的草原一般,嗯,一马平川,马踏飞燕,春风得意马蹄疾。我们的司机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妩媚的春风,轻轻地把油门踩到了底。。。

无移时,一朵花团锦簇的闪亮的物体从路边草丛中冲出,与我们擦肩而过,这种地方竟然有这么高调的动物!后视镜里定睛一看,擦,一辆警车。就在这荒山野岭,神兵天降。接着我此生第一次现场目睹一辆警车180度漂移调头,并迅速追上了我们。哎,油门踩到底也不是对手,靠边停车。我们离开冰岛机场后见到的第一个活人,竟然是冰岛警察。警察叔叔面带笑容,告诉我们,这里限速90公里,而你们呢–嗖地一声掏出一个声呐测速器,我们都不敢看那上面的数字–135。叔叔又嗖地一声掏出一张黄色的纸,指着上面的表格告诉我们,按照你们的速度,罚款70,000冰岛克朗。7万冰岛克朗!!呃……那是多少钱?@。@

我们还没反应过来,警察叔叔又嗖的一声掏出了一个刷卡机:“现场刷卡打七五折。” 擦,真会做生意。

哎,7万冰岛克朗是多少钱呢?我们来看看冰岛的钱长什么样吧。
8

数目都挺大啊。我们来着重看看硬币。
9

哈哈哈,都是鱼虾螃蟹,毕竟全国人口只有30万(参考:上海西南某高校就有5万人),名人不够用了吧。虽然是虾钱蟹币,但我们着实出了一口血,打完折的52500冰岛克朗相当于3500多人民币。

心疼得滴血,我们放慢了车速,却也能更好地欣赏路上的风景。也许你注意到了,这条路两旁的景色都有鲜明的色彩主题。有天的蓝,草的绿,云雾和雪山的白,和山的红。它们很少混搭,总是以浓烈的纯粹的方式呈现。

这种浓烈纯粹的风格,正应了冰岛的别称–冰火之国。来看冰岛的卫星图。

10

看到东南部那一块硕大的白色吗?那是一整块冰川,叫瓦特纳冰原,覆盖了冰岛8%的面积,是欧洲体积最大的冰川。所以,在冰岛想找冰,不是一件难事。

看,远处有一片冰川!
11

在冰岛,一种很重要的玩法就是,看到远处一个貌似不错的东西,就杀过去看个清楚。
12

哇,冰川之所以叫冰川,原来它恰似一条流动的川啊。

冰川真的是会流动的。在上面提到的瓦特纳冰原脚下,有个叫Jokulsarlon的地方。这里是冰川流入大海前的最后一站,在这里,你方能体会,原来冰块也能如此形态各异,多姿多彩。
13

这水天一色的纯粹,一定是倒影控摄影爱好者的天堂。
14

正宗千年冰川纯净水!有点甜。
14

你会想,这里一定天寒地冻,寸草不生吧?其实,这里完全不是生命的禁区。
16

17

冰块们在冰湖里做最后停留之后,他们的最终宿命还是大海。
16

像不像灰姑娘离去后留下的水晶鞋?
15

除了目送冰川奔流到海不复回,我们还可以更近距离的接触–穿上钉鞋,拿着冰镐,爬冰川。
18

也许你注意到了,这里的冰川怎么这么脏啊?
17

别忘了,冰火之国还有一个火字啊。这些黑色的都是火山灰。冰岛最不缺的,就是火山灰。看这一望无际的黑色海滩,也是冰岛特色之一吧。猜猜这黑色海岸是什么时辰拍摄的?

22

午夜11点。每年有几个月时间,太阳不下山休息,就在天边如黄昏一般挂着,然后就又上班了。从小听说的极昼,今儿也亲身体验到了。要说最大的体会,就是玩着玩着就忘了时间,忘了睡觉,因为天还亮着嘛。

哎,别整火山灰了,看个正宗的火山吧!看,远处有一个。
23

秉承远处有货就杀过去看看的方针,我们来到了山脚下。
24

爬到顶也没那么难。这是一个正宗的火山口,当然它是死火山。为什么不是活的?冰岛最不缺的就是活火山,几年前火山喷发全欧航班瘫痪的新闻还历历在目吧。我也想观赏喷薄的岩浆,体验爆发的巨响,但是活火山很危险,且释放出的气体(二氧化硫和硫化氢为主)有毒,非专业人士一定要谨慎。
25

这个看似月球表面的鬼地方,同样有顽强的生命。
26

站在山顶远望火山口的另一侧,一汪明亮如镜的大湖。
27

这个湖名叫Myvatn,上面的火山名叫Hverfjall,这一带是冰岛著名景点密集地区。看下面这张照片,远处湖岸边似乎还有个小火山口。其实这不是真正的火山口,它形成于岩浆流过冰冷的湖面造成大量蒸汽喷发,引发了一种类似于火山喷发的现象,从而形成了这样的伪火山口(pseudocrater)。但是它不是来自地球内部的喷发,所以不是火山。
28

同样的,这一带的生命之顽强,超出你我之想象。请看下面这段视频。。。

再回到火山上,向另一方向远望。放眼望去,在冰川的白,大海的蓝,火山的黑之后,我感受到了冰岛的第四种颜色,红。远处冒烟的是怎么回事?冲过去看看呗。
29

除了暴脾气的火山,冰火之国的大地也是处处躁动。想象下,冰与火的交汇处会是怎样一副样子?
30

这是一片翻滚着的熟透了的土地。
31

这锅浓汤,一熬就是1亿年。
32

金灿灿的大地,如同一尊大锅盖,我们就是热锅上的蚂蚁。
34

迎面扑来的是地球母亲最爱的调味料,浓重的硫磺味。
33

这是一口什么锅呢?一定是高压锅。这口锅名叫Namafjall Hverir。

地质工作者们迅速展开了科研工作。
35

36

当然,高压锅也总有不安全的时候。如果锅里压力过大,会发生什么呢?
38

对世界自然名胜熟悉的同学,这是不是有点面熟啊。对,冰岛和黄石公园是地球上间歇泉最活跃的地区。我们来看双方的比拼较量:
39

上面喷发的,是非常勤快的Strokkur间歇泉,每隔8-10分钟喷发一次,高度25-35米。滚烫的沸水哦。

要不就寒如冰川,要不就滚如沸水,就没点折衷的地貌吗。开动脑筋,冰川多,又有各种火山在下面加热助其融化,在这火山喷发形成的高低起伏的岛屿,会形成什么呢?

40

冰岛最不缺的就是瀑布。除了上面这样字正腔圆的(Skogafoss),也有如丝带一般从高崖上缥缈地飘动着的
41

也有粗犷如桌布一般,覆盖整片大地的(Gullfoss)
42

在瀑布前,三人一道召唤了彩虹。我不是故意要显得这么伟岸的,只是恰好站在了一块石头上。
46

小萝莉一人召唤了两道彩虹。
47

更常见的是,在路边的层峦叠嶂间,画龙点睛般的点缀之笔。
43

当然最有名的,还要属这个Dettifoss。它未必有尼亚加拉水量大,伊瓜苏落差高,但它地处荒野深处,浑浊地奔腾着,展示着自然最强壮粗犷的一面。
44

它的出名,得益于电影《普罗米修斯》的开头,它甚至承载了人类诞生的奥秘。我去冰岛是2010年,早于电影上映。当2年之后,我在上海的电影院里看到这个场景时,我暗暗竖了大拇指:雷德利斯科特,识货。
45

然而,这个冰岛标志性的名胜,其实没有那么容易去。它位于冰岛东北部的864号公路附近。这里正好介绍几句冰岛的公路系统。最大的环岛公路是1号路,设施也最好,但至少在我去的2010年,并不完全是柏油/水泥路,还有一部分是土路。1号公路也是唯一一条号码是一位数的公路,它有许多分支,来深入冰岛的各个地区,它们都是两位数的公路,这其中大部分都是碎石路或黄土路,毕竟就30万人口,大部分还集中在首都,一年也没多少车会走这些地方。也许你猜到了,三位数号码的路就是两位数的路的支路,也就是支路的支路。路况通常非常恶劣,黄沙漫天,坑坑洼洼随时让你抛锚是完全正常的。有的甚至看不出有路,就是荒地上插一块牌子写个号码,一般来讲只有越野车能走。是的,这个黛提瀑布就在一个三位数的路上。

而我们英明神武的冰岛团,租了一辆现代伊兰特就上路了。我们也毫无畏惧地挑战了864号公路。果然,名不虚传。这条所谓的路早已被越野车碾得面目全非,满地是深深的越野车褶子,低底盘的小现代一路颠得肝儿颤,伴随着无数碎石敲击底盘的无间断响声,随时来块大点的石头,那就是砰的一声巨响。心惊胆颤的缓缓前行间,一辆比我们高一倍的吉普车超过我们扬长而去,眼前顿时只有一片沙土混沌。在这黄沙仙境中,我们听到了一声清脆而悦耳的破裂声。待到黄沙散去,我们的风挡玻璃在一小片优雅的裂缝中,镶嵌了一颗美丽的小石子。

问:上保险了么?答:能上的都上了,但是冰岛租车的保险都不保玻璃。擦。在出血52500冰岛克朗之后,这块玻璃又A了我们一大笔。在冰岛旅游,请留足意外预算。

看了这么多,是不是有了浓缩的地球的感觉呢?其实冰岛的多姿多彩还远远不止。

它也有蔚蓝的海岸线
48

我们cos一下圣斗士片尾曲
49

冰岛也来cos一下澳大利亚的乌鲁鲁大石头
50

犬牙交错的浅滩
51

夕阳下的火星。这里不过是一个无名荒野,但当时所见所闻6年后仍历历在目。四周都是无边无际的荒原,全无人迹。眼前只有这辆车孤零零的前行,在天地间显得如此渺小。当它缓缓远去后,落日余晖下,万籁俱寂,远处的高山和近处的荒野沾染着夕阳的血色,包围着我们三人,真真切切如同身处外星球,顿时有敞开双臂奔跑,与其融为一体的冲动。无怪乎那么多外星科幻电影都要来此取景。
52

浓缩的地球已不能满足冰岛,它已经扩展到了外星球。在这片神奇的小宇宙里,究竟住着什么样的生灵呢?上面已经提到了一些在艰苦环境中坚强不屈的生命,这里就介绍一些赏心悦目的小伙伴吧。

嘿嘿嘿,我没有脖子
53

54

没有脖子该怎么出声啊?来听听吧

这是冰岛马,身矮腿短,面相淳朴,萌萌的。
55

气质好,脾气也好,面对恶人调戏也端庄如常。
56

在这个自然和谐的国度,开车要格外小心,不是怕撞到别的车,而是怕随时出现在浓雾中的它们-
57

长篇大论之后,似乎还没怎么见到地球上最常见的物种–人。在这10.3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只有30万人,平均一平方公里3人,他们是怎么生活的呢?我们曾在路上追逐一团雾气来到这么个神秘的地方。
58

热气腾腾的蓝色水池,晶莹剔透,还挺漂亮。这是做什么用的呢?(正大综艺腔调)
59

当然是泡澡啦!这地方是著名的蓝湖(blue lagoon)。哎这位帅哥的享受姿势挺独特啊(埋下伏笔)
61

这池底的白色火山泥,护肤美容,全球独家。涂了泥的照片太吓人就不放了。
60

其实话说回来,这样一个孤悬于北极圈上,远离大陆,人口稀少的蛮荒小岛,有些灵异事件也实属正常。

当晚,我们入住一间小旅馆。进入房间第一眼看到了这么个东西(不好意思因为太惊恐拍糊了)。这姿势是不是很面熟!让人不禁想到巫蛊谶语等等。
62

环顾四周,这房间里还有不少诡异的雕像。
63

这房间里还有一个暗门,敲敲一听,对面有很大空间。果断打开看看。
64

伸手不见五指,也不知空间有多大。赶紧关好锁好床头顶好。

为了镇邪,冰岛人民在首都雷克雅未克建了一座造型奇特,威武无比的大教堂。在午夜的昏暗中,显得尤为肃杀。
64

其实白天看还是挺美的。
66

说到首都雷克雅未克,其实冰岛的30万人有20万人居住于此。冰岛的第二大城市人口只有2万。
67

冰岛不仅在自然地貌上首屈一指,也曾在人类文明上引领风骚。眼前的这片湿地,是始建于公元930年的冰岛议会遗址,名为Thingvellir。这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议会,并一直运作到了1798年。
65

上面的这一切,都仅仅是我们沿着冰岛最大的1号公路在5天时间里非常粗略的走马观花而已。尽管还有无数有待探寻的角落,比如冰岛的国鸟Puffin,我们就未能一见芳容。(除了上面普罗米修斯的剧照,这是本文唯一一张来源于网络的照片)
70

但我们还是在这短短的5天里,体验了从南法碧海蓝天到瑞士青山翠谷,从苏格兰悬崖海岸到澳洲红土沙漠,从蓝色温泉到巨型火山,从万年冰川到黑色沙滩,从冰山浮动到岩浆肆虐,从海滨城市到月球表面,一切可能仅仅相隔10分钟的车程。冰岛的美,在于冰的宁静与火的躁动的神奇结合,它就是一个浓缩的地球,浓缩的宇宙。
66

神奇的旅程总能带来难忘的回忆,而能一起分享这份回忆的小伙伴,都是一生难得的缘分。尽管只有短短5天,数年过后的今天,我们仍能就那段经历聊得乐此不疲。能有这样的体验,我感到十分幸运,而你,也值得拥有。
71

《卡罗尔》

这是一部令人心动且心碎的爱情电影,能让男观众动容的爱情片不多,何况是两个女人的爱情。

如果你看过或听说过这部电影,一定不会错过两位主角完美的迷人气质。凯特·布兰切特的卡罗尔,女王气势,直接主动,性情中人。

p2280938678

其实她不仅是女王。她自信、聪明、敏感,她经历过婚姻,对宝贝女儿的爱无私炽烈,也经历过和女人恋爱,并且分手。她有着每个女人都有的真实内心,也有着其他女人所没有的经历和体验。她的魅力来自于她的阅历,来自于她面对这个她未必喜欢的世界的那份从容。面对年轻纯洁的特蕾丝,她怜惜,爱不释手,但与沉醉式地投入的特蕾丝不同,卡罗尔的的经历告诉自己,很有可能终有一天会失去,因此她的眼神中又有一分不舍,和一种感到浪费了的感觉。

p2299464741

鲁妮·玛拉,别具一格的精致,小鹿一般的灵气,在美女演员的人山人海中毫无压力的令人瞩目。用片中卡罗尔的话说,flung out of space。和凯特相比,鲁妮的表演更加细腻动人。一开始,她就如同橱窗里的洋娃娃一样,精致而迷茫。从第一眼望见卡罗尔被不知所措的吸引,让自己迷茫的生活突然有了方向。

Rooney-Mara-Therese-Carol-Movie

p2272731980

这份吸引和爱是如此坚定,特蕾丝从一个点菜都没有主见的小女孩,到毫不犹豫地答应去别墅做客,乃至相伴旅行。虽然是偏被动弱势的一方,说话不多,但全身心投入,毫无保留,内心暗潮汹涌。反倒是卡罗尔的现实羁绊太多,一纸诀别留言让特蕾丝从天上重重地跌入冰窟。无声的泪水痛彻心扉,之后的特蕾丝成熟了。

p2280159578

p45219

但她对卡罗尔纯粹无私的爱慕没有丝毫改变。最后她闯入陌生聚会,勇敢直面自己的选择。那段相互凝视的眼神,不易察觉的笑容,内心起伏的呼吸,每一处细节都在诉说着这一段令人心碎的爱情。就是这个预告片的最后一段。

《卡罗尔》预告片

影片的背景是1950年代,固然是原著小说的设定,但这时代背景在今天有了双重功效。时代的禁忌让这段恋情更加沉重,而1950年代的古典扮相让这个爱情故事更加迷人。两个女人的爱情,并无任何突兀或猎奇,反而让整部片子透着其他爱情片无法企及的优雅。在非常有品位的配乐的帮助下,导演托德·海因斯抓住了每一个细节,在这若即若离的痛楚之中,观众真正体味到了爱情的细腻和动人之处。

p2289455873

是的,这就是一部细腻的爱情电影,没有浪子回头金不换,没有山无棱天地合,没有白血病,没有一把鼻涕一把泪,一切就在如上面提到的那数不清的细节中,真真切切的动人;这也是一部纯粹的爱情电影,没有自我标榜与众不同,没有振臂高呼平权反迫害,它只是非常自然的爱情,那看似的与众不同只是增加了它的美。

8分。

《布鲁克林》

今年奥斯卡可谓根正苗红,主旋律到了新境界。《间谍之桥》描述的是国家较量中的邪不胜正和美国的自由国度形象,这部《布鲁克林》则是从民间角度来歌颂美国。既然是主旋律,自然是各种美化。画面都带着柔光,懵懂的爱尔兰乡下少女初来鱼龙混杂的纽约布鲁克林,不管是老乡还是室友,房东还是主管,虽然个性未必多讨好,但无一例外都是好人。在百货公司打工,还要加班加点上夜校,但女主在美国的一切似乎都一帆风顺,遇到的困难似乎只有坐船时和对门抢卫生间,同屋的女室友偶尔的轻浮。

但是,这些并不妨碍本片仍然是一部好看的电影。虽是主旋律,它对许多细节的描述,恰似初到异乡人的体验。纽约的Ellis岛,与自由女神像的Liberty岛隔海相望,恰似美利坚的大门。在轮船时代,Ellis岛是海关大厅,是移民潮中每个人的第一关。几张小桌子,无数刚下船一无所有的人们排着长队,在一分钟内接受海关官员的生杀予夺。而本片的主角,那个爱尔兰女孩,就叫Ellis。

3Gduepif0T1UGY8H4xMDoxOjA4MTsiGN

这是这里今天的样子(本人拍的,敬请期待“肥嘟嘟走世界”的纽约篇呵呵呵)

IMG_0333

在旅途上萍水相逢,看似并不友好的陌生人“举手之劳”的善意,在那时甚至比朋友亲人的关怀更暖人心。远隔重洋思乡心切,而那时与故土唯一的联系只有字字如金的书信。当在异乡的一群老乡唱起故土的民歌时,那浓浓的乡愁,几乎是要夺眶而出了。

Brooklyn 2015.DVDSCR x264 AC3-TiTAN[(042427)22-34-14]

Brooklyn 2015.DVDSCR x264 AC3-TiTAN[(051430)22-31-15]

既然这么想家,为什么不回去呢?这也是天下无数游子心里的一个问题吧。这个矛盾首先来源于另一个问题:当初为什么要离开家乡?Ellis生长的爱尔兰小镇,看似宁静宜居,却没有支撑她人生愿景的地方–喜欢的事业,喜欢的爱情。然而从布鲁克林“镀金”回到家乡,她又有了得心的追求者,应手的工作。似乎当初离开这里的理由不复存在了,她迷惘着,甚至渐渐淡忘了远在异乡的守候。

这进退抉择之间,包含了一个诚恳的爱情故事。爱尔兰家乡,美丽宁静,却一成不变,这份古板的优雅正如追求女主的家乡小开;布鲁克林,喧闹而艰苦,却多彩多姿,这份炽烈的色彩正如朴实勤劳的意大利水管工。Ellis勤奋上进,也与人为善;而水管工Tony,无论是年轻坚实的臂弯,还是实实在在的质朴和善良,都更加招人喜爱;Tony轻声喊出”Ellis, marry me“的镜头,完完全全就是一个鲜活的美国梦的快照。

p2292429071

p2305422893

我无意以道德谴责Ellis,这的确是一个艰难的抉择。故乡如果给了自己想要的,谁会愿意离开它?刻薄的杂货店主一语点醒梦中人,帮助Ellis做了正确的决定。我们离开家乡,不仅是想要得意的事业和如意的伴侣,更重要的是,我们想要更广阔的天地去奔跑,哪怕一路上充满荆棘。故乡虽然是魂牵梦萦的温床,但我们决不想像杂货店主一样,成为狭隘的可怜人。

7分。

《八恶人》

年度地图炮大戏。北方人,南方人,黑人,女人,英国人,墨西哥人,丑人,背后偷袭者,统统涮了个遍。yankee, white Southern cracker, nigger, bitch, buster, No Dogs or Mexicans Allowed, ugliest bastard, bushwhacking castrator,不认识的词查了字典,还能再笑一次。学习了很多。

当然,昆汀·塔伦蒂诺不会只满足于地图炮。都已经是第八部电影了,他的自信早已充盈在影片的每一个角落。片头近5分钟近乎定格镜头,从容不迫的上复古的字幕,宛若一部80年代的低成本电影。全片的故事,说到底也十分简单,甚至到了乏味的程度。长达160分钟的影片,绝大部分都是在大雪封山的一间小屋里,也并没有几个标志性的情节。但是导演就是这么自信,从容不迫的把它拍得好看。

我觉得这份从容来自于四个方面:细节描绘,结构和节奏设置,人物形象的揭示,痞式幽默。下面有剧透了,推荐看完电影再回来继续。

《八恶人》不像前作《姜戈》和《无耻混蛋》那样,开场不久就大开杀戒,它的情节蛰伏了很久,然而观众却一直能感到紧张。其奥秘在各种细节中。赏金猎人初入木屋时,屋里的几个人大声喊叫指挥他踹门钉门,但唯独画面左侧的这位老先生一言不发,似乎就有点奇怪。黑人和墨西哥人在马厩的对话,以及黑人进入木屋后戒备地环顾四周,不准戴帽子的店家规矩,地板缝里的那颗糖,吃炖牛肉时欲言又止,似乎都暗示着有什么猫腻。结果在后半段影片中都得到了一一呼应,而有的呼应要回过头来看第二遍才容易注意到。比如英国人十分关心赏金猎人有哪些同伴,女犯人一进门就说拷着她的人带着两个人,原来都是在交换情报。而老人家一言不发的这一幕,成了全片时间线的汇集点。

p2262443515

在观众满腹狐疑,担心有什么大事要发生时,昆汀不紧不慢的开始兜售私货。就像《无耻混蛋》里丘吉尔要扯一段电影理论一样,英国人开始探讨公权力执行死刑的dispassion是正义性的根源,赏金猎人煮咖啡,墨西哥人炖牛肉,丑牛仔记录自己的人生故事。同时痞式幽默也不能少,8个人正好什么背景种族地域性别都有,各方地图炮火力全开,放在19世纪大雪纷飞的怀俄明山中,毫无政治正确的压力。每次有人进入房间,房间内都要大吼踹门,钉门要用两块木板,然后镜头仔细地跟着直到两块木板都钉好。就让你观众着急。

p2257094427

就在观众即将感到疲倦时,重头戏来了,而且也是循序渐进的。先由黑人之口讲了一个极其重口味的故事,并用鲜活的画面来表现,让观众经受了视觉冲击,也完成了第一个人物揭示–塞缪尔·杰克逊演的这个黑人,并不是一个所谓的好人。在开了全片第一枪之后,再用“多茉歌的秘密”一章来玩悬念,让观众绞尽脑汁猜谁下了毒,却让观众知道谁中了毒。焦急地盯着荧幕,人们继续废话和地图炮,迟迟不毒发,急死你。又是在观众始料未及的时刻,血浆四射的表演突然开始,无论是吐血还是爆头,还是打碎人的蛋,那是绝不含糊,喷血量也是恶趣味的水准。

真相已经大白,影片才刚刚过半,怎么玩?插叙影片开头之前的故事。在看《无耻混蛋》时,没有人想到希特勒会在一个法国电影院里被乱枪射死,因此那一幕出人意料;而在《八恶人》的这段插叙故事中,所有观众都知道这一屋子人都要惨遭毒手,导演又开始煮咖啡,买糖果,教法语,下象棋,不需要什么情节,就让你的心悬到嗓子眼。开火的那一刻,又顺便完成了一批人物形象揭示:彬彬有礼的英国人和被刀在脖子上划出血的窝囊废,原来都是残忍的杀手。令人讨厌的脑残治安官,到头来成了英雄。而那个在前半部电影中坚持信念并不堪羞辱而决斗死去的南方将军,原来也是个只求保命的懦夫(至少不是勇夫)。最后再通过上面那一幕回到主时间线。这一次观众明白了,为什么老先生一言不发。

至于痞式幽默,看过导演以前作品的人都不会陌生。除了前面提到的地图炮、暴风雪要来了还停着马车废话连篇、重复的踹门钉门、重口故事、蛋碎,最明显的要属女犯人被吊死那一刻,和她铐在一起的那只手了吧。但总体来讲,这份味道有些让位于精巧的叙事结构和节奏的把握。

同样是19世纪怀俄明雪山中的故事,《荒野猎人》把重心放在了自然的美丽与残酷,而《八恶人》则只是借这个背景把几个人锁在一间屋子里上演一出恶趣味的新龙门客栈。在魔性的片尾曲中,你可曾回过神来,八恶人究竟是哪八个人?

p2302203123

7.5分。

适合二人对战的桌游

你是否有过想玩桌游急于大展拳脚,却凑不够人数的痛苦?来看看这些设计精良的二人桌游吧!先上一张我的个人收藏。

File_000

政治战争策略类:
冷战热斗(Twilight Struggle):BBG长年第一,也是我最爱的双人桌游。现实世界大地图,卡牌驱动,但有丰富的卡牌外规则。模拟美苏冷战,争夺世界上其他地区的主导权。初上手可能觉得略繁琐,但和后来我买的其他策略类桌游简直就是人性化的不行。在中国内战规则加入后,平衡性很不错。策略性也很强,卡牌之间的互动,战场国和稳定度的设定都非常贴近历史,但也留足了变数的余地。上手后一局3-4小时。

FInalMap11-8-11

指挥与军旗-古代篇(Command & Colors:Ancient): 这个是战术层面的游戏。内含几十个真实古代战役的背景设定和地形,比如亚历山大和大流士三世的战役,让双方指挥重演或改写历史。设定挺有意思的,有骰子驱动各种情况,模拟古代战场上最高指挥和实际战斗单位之间的沟通不畅,有时候又能出奇顺利。你要在这种不稳定的前提下最大化战果。

pic1527898

汉尼拔(Hannibal):模拟罗马与迦太基的地中海争霸,算是冷战热斗的前身。一大特色是不同军队有统帅带来的显著实力变化。充分体现了双方的特色,罗马国力强,实力均衡,但其政治制度常常掣肘军事,所有统帅一年一换。迦太基则是倾其主力在汉尼拔身上。

img_9372

光荣之路(Path of Glory):同一公司出的一战历史桌游。和冷战的背后角力不同,这个是直接的战争游戏。欧洲地图,双方操纵同盟国协约国的军队进行战略层面的战斗。除了军队调动和战斗,也有卡牌驱动事件。和冷战热斗相比,规则繁琐100倍,极难上手,但是历史还原度很高。说明书写一局8小时,我从来没完成过一局。

paths-of-glory-contents-620x264

轴心与同盟(Axis & Allies):模拟二战的战争游戏,虽然也是世界大地图,但是比冷战和光荣之路更贴近战术层面。一切集中在造兵、调兵、战斗上,陆海空各种不同兵种,深刻反映了二战时期军队机动性的大幅度提高以及由此带来的更灵巧的战术对决。如何调动部队,如何对症下药,如何避实就虚,如何摧毁对方生产力,都是关键。

hcs_20101105_4744

虚拟题材类:
安卓纪元 – 矩阵潜袭(Android: Netrunner):赛博朋克题材,纯卡牌游戏。与众不同的是,双方的牌的机制完全不同,胜利目标和玩法也不一样。一方是大企业,要完成各种研究指标算胜利,另一方是黑客,以入侵企业系统夺取研究数据为目的。企业一方在明处,用各种防火墙、甚至陷阱来保护自己,黑客在暗处,资源相对有限,要合理利用资源得到想要的东西。有非常多扩展包,如果受不了万智牌的文化隔阂,netrunner是非常好也很热门的卡牌竞技游戏

maxresdefault

法师战争(Mage Wars: Arena):两个法师在有限空间内的对决,有棋盘空间,但主要是卡牌驱动。有召唤系,攻击系,自残系,诅咒系,疗伤系,陷阱系等等各类魔法和天上飞的,地上走的,隐形的生物,几个可选法师也有各自的特殊技能。并不复杂,要玩好却不容易,双方还各有一本魔法书,魔法牌都插在里面,玩的时候就像拿着魔法书施法一样,好这口的不容错过。

pic1400311_md

星域奇航(Star Realms):极容易上手的两人卡牌游戏,价格很便宜,也便于携带,IOS有电子版。模拟双方的星际战争,有非常简化的采矿系统,用采的矿去市场里挑战舰买。更多的是对打,有类似炉石传说的嘲讽一类的机制。缺点是战术单一,玩几局后觉得无脑,但旅途中消磨时间还可以。

in-play

其他游戏不是专为二人设计,下次再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