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本性是八卦

      如上图。

      闲来无事,翻翻以前的日志,赫然发现此篇日志的分享数竟然为三,这个让我实在难以理解,这篇东西完全是冲动之下的牢骚话,要是稍微换个心情,我应该也不会把它放在网上了,这么赤果果的自曝帖在我的日志里绝对是个另类,为什么它却会这么有市场呢?

      无奈校内不提供分享详情,我也无法知道是谁在为它的传播推波助澜。不过,我并不是想人肉这几位分享人,除去分享不看,单单是两百多的阅读人次,也绝对傲视我的其他日志了。就连那“厚积薄发”的吐血之作“工作三年系列”也无法和这样一篇大龄未嫁女的小骚文相比,这到底是为什么呢?看来,人之本性,是热爱八卦的啊。

      这下子豁然开朗了,娱乐新闻播八卦、当红明星炒八卦,恐怕不是庸俗无聊之作,而是合乎天意、顺应民心的科学手段。一不小心,我就验证了一条定律。

不得不说的编后话:

      截图是校内上的,日志访问情况也是校内的统计。本着做个备份的心态,还是在这里贴一贴吧。编后话有删改。

我们离瓦力的世界还有多远

      动画片《瓦力》里让人印象深刻的,除了机器人之间的可爱感情,还有对未来人类生存状态的描述。虽然篇幅不多,但那些片段却常常在我脑中闪现:体型硕大,完全没有体力劳动,连走路都不需要;所有的时间都用来娱乐,依靠一把多功能的座椅和一块高度发达的显示屏;所有人都只关注自己面前的屏幕,对身边的世界完全失去兴趣,漠不关心;与此同时,每个人都有极大的满足感,安于现状。人类基本上变成了一群失去行为能力、无忧无虑、只知道对着屏幕傻笑的胖子。

      仔细想来,看似荒谬的预言却有可能成真。仅从片子的片段看,要支持瓦力时代人们的日常生活,所需的技术其实并不复杂,无非是舒适且移动便捷的座椅,以及无处不在的高速网络应用和完美的显示屏,尤其是当第二点技术发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恐怕人们对其他方面的容忍度就会高一些了。

      对一些宅人来说,这种未来生活恐怕是很有吸引力的,但怎样才能让全体人类都过渡到这一步呢?可能需要科技发展加上超级城市化才能实现吧。科技就不用说了,是所有一切的前提。但是科技越发展,人类的活动空间应该越大才对,怎么可能将人类都禁锢在一把小小的座椅上呢。当然,片子里是因为人类被迫离开地球,集体移民进入太空飞船,再能折腾的人也不可能在太空中折腾出什么花样来,可以说,他们的转变是被迫的,并且是经过了很多代人积累的。但是,即便人类不打算太空移民,这样的转变已经出现在城市里。

      对生活在大都市的普通人来说,在屋外的时间基本上可以等同于交通时间,像我这样的上班族,所关心的只是从家里到公司,到饭馆,到商场,到影院……就连偶尔参加的运动也都是在室内,对我来讲,SOHO就是一种美好的梦想和追求。生活在城市的人大抵如此,我们只是从一座房子到另一座房子,至于房子之间的部分基本全是负担,我们所关心的只是房子里面。城市越大,这样的趋势便越明显,人与自然之间隔了一座无法抵抗的混凝土森林。于是,在路上,在车上,在地铁上,总是看到人们插着耳机,盯着手中的屏幕,沉浸在数码产品营造的一片天地中,对身旁的世界毫无知觉,唯一关心的恐怕就是有么有下错站。每次看到一大群人各自盯着小小的屏幕入神,我都觉得仿佛已经踏入瓦力那个奇特的未来世界,那里所有人都悠闲到了极致,终日无所事事所以只能设法自娱自乐,同时却也忙碌到了极致,连看一眼屏幕之外的空暇都没有。

      以前公司的一位外国友人就说过,他在上海的地铁上非常惊讶,因为所有人都拥有一款PSP类的游戏机,都戴着耳机盯着屏幕,他在其他地方从未见过这么整齐划一的阵容。就我在欧洲的感受来讲,他们的城市规模要小得多,跟我们的京沪广根本就没法比,相反,小镇和农村都很发达,除了不够热闹,基本的生活保障跟城市是不相上下的。去过欧洲小镇或者郊外的人,应该都能感受到他们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路边、草地、河畔、海里、山中,甚至天上,总能看到投身各种运动并乐在其中的人,每每羡煞我们。

      我生长的地方并不算是大城市,所以还有些机会亲近自然。虽然我没什么肌肉,耐力也不济,但一直自认为在简单的运动和平衡方面都算不错。直到在欧洲滑雪、下海、爬山,才慢慢觉得,我在他们眼里恐怕就是养在深闺的小女子,而他们在我眼里基本就是飞檐走壁上山下海的野人了。

      读到过舒国治评论瑞典人的一段话,从挪威爬山归来之后,这段话于我,几乎是完美的对于北欧民族生活方式的诠释。他说的大意是:由于身处的自然环境,瑞典人的生活基本上可以分为两部分:户内和户外。他们的户内生活与我们没有大异,但户外生活的比重和花样却要多得多。一旦出了屋子,他们面对的就是无尽的旷野或绵延的山脉,因此,他们大把的时间都贡献给滑雪、爬山、游泳、划船、攀岩等等户外运动,对于他们来说,大都市里N点一线的劳碌生活几乎不可想象。而对于一个生活在上海北京的普通人,哪怕一辈子不踏出城市中高楼的阴影,也不会怀疑有什么不正常。

      城市是人造建筑的极致,身处人造建筑中,人也就习惯了仅有人造建筑。美国、日本和中国大概都有极大量的宅人,但我在欧洲的感受却并不明显,就连像老米那样运动神经不足的人,周末也要去户外暴走一番才觉得舒畅。欧美之间的差异我还无法比较,但对中国和日本的宅人来说,超级大都市的存在应该是很大的原因吧。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已放慢了建立超级城市的脚步,甚至拆散已有的大城市,中国却还在努力打造功能齐全、规模巨大、人口众多的“现代化大都市”,置身于这样的城市中,跟在太空飞船上又有多少区别呢。

      在《瓦力》的结尾,机器人用自己坚定不移的真情唤醒了人类麻木的心灵,人们终于将视线投向显示器之外,把身体从自动座椅中解放出来,打算回到地球做回正常的人类。而在这地球上,城市里,朝九晚五的一群人是不是正在一点点将视线和身体禁锢,转而走向一个虚拟的世界?

不值得纪念的年代

这周是我最后一周在这个客户这里,胖子TL表示大家一起去吃个饭吧。

胖子发了个链接给我们,说,我对这个主题餐厅非常感兴趣,希望不要伤害到你们的感情。我想怎么餐厅都能伤害到感情,那未免也太脆弱了吧。

事实上我小看了这群常驻中国的外国顾问对中国的认知。

我很少问外国人对中国的看法,正面反馈无非也就是东西好吃文化深厚比较神秘,要是人家说起地沟油奶粉房价太羞愧,说起政治问题,我没信心用我那点英文跟他们争执。

之前在米国跟巴西人不知怎么的谈起勇敢这个话题。我正在想我应该找怎样的榜样出来比较好,巴西人说,哎,你们不是有那么一个人挡在坦克面前嘛?那就很勇敢啊。

我只能干笑一声,说,你连这个都知道啊。

我不认为他知道真相,也不认为除了那时在场的人还会有什么人知道真正的真相。

话说回来那家餐厅,主题是文革,开在东五环。看到这个主题的确心里很别扭,心想这简直是拿无聊当有趣。

打电话过去对方告知,我们在装修呢。当时压抑住表面的高兴,跟胖子说,真不幸他们在装修。胖子脸上的失望表情大概也就那么一分钟吧,跟我说,没事儿,我还有个备选。

搞什么啊,这种餐厅还有不止一家啊!

换一家打过去,这家说,我们装修那,不过没关系,咱们的海淀分店还开着。

海淀分店在北五环,如果我一个人打车过去肯定会怀疑司机是不是要打劫或者把我卖了。这种店开在内环必须和谐,也只能在边界生长。

店里面上座率还挺高的,本以为主要是面对老外的猎奇心理,但当晚老外只一桌,其他都是差不多那个年代过来的人,整晚兴致高昂。

当年的他们应该是欢乐的,只要成分够好,那便是长达十年的狂欢。但凡受过迫害牵连的都不能够穿越半个城市来重温噩梦。

但是,时光倒流四五十年,这些欢乐的脸是不是曾漠然旁观,是不是尚且懵懂就被利用而露出疯狂而残暴的表情?试想至此就无法平静。

外国专家们能看到什么呢?复古的店内装饰,复古的服务员衣着,不明真相群众一定觉得这是一家忠实还原那个年代原貌的店吧。是不是会觉得,在披头士的年代里,中国也是歌舞升平?

我说,开这么家店的人,即使那些年你过得很快乐,你能不能在腰包鼓起来的这些年里培养点人文关怀?

那个人性光辉被无限压抑扭曲的年代,值得记住,但绝不值得纪念。

终于有人陪我打牌了,内牛满面。。。

一个大三的小朋友在豆瓣上看到了我的桥牌读书笔记,然后加了我,又加了我BBO的ID为好友。。。然后我终于有了桥牌搭档了。。。
虽然有时差的问题。。。但是大学里面,好像大家都是日夜颠倒的。。。好像我就很是过了一阵子室友早起去上新东方了,然后我才关机睡觉的日子。。。
今天这个小朋友陪我打了一天的牌。。。从德国时间早上十点,到现在。。。将近14个钟头-0-。。。脖子都僵掉了。。。转动的时候能听到哥达哥达的声音~~~
期间,他有把我单独叫去了一个桌子练习叫牌。。。然后有学到新东西哦。。。
仔细的每个牌局分析就不写了。。。觉得他推荐的问A法很好用。。。叫roman key card blackwood
这个问A法和传统的blackwood convention的区别是把将牌的K记作第五张A,所以一共有五个A,还考虑到将牌Q的情况。
比如4NT问A:
0/3 A – 5C
1/4 A – 5D
2 A 灭有将牌的Q- 5H
2 A 有将牌的Q – 5S

4C问A也是以此类推~~~

哦哦,还有一个小小的资料库。。。http://www.13p.net/

得闲炒饭

这是一个双性恋和蕾丝边,四个妈妈和两个爸爸的故事。

情节3星,演员4星,音乐5星。

看到导演是许鞍华,你应该就会明白,那些你所能想到的重口味场景都是不会发生的。

天水围的日与夜淡的像杯白开水,这部电影就好一些,起码是杯苏打水,有关于电梯的所有情节,吴君如所说的四个阶段和周慧敏说的邪教论都还有点意思。不过情节上的吐槽点也还是挺多的,反正我是对吴君如的浪子回头理解不能。

许鞍华大概也不安分于拿手的市井情怀,想加点大料,但是让一个T一板一眼滔滔不绝性别政治还真是笨拙又无味,像肥彭那样嬉笑怒骂玩玩小心思不好嘛?

重出江湖的周慧敏真是宝刀未老,站在20岁的小男人旁边毫无压力。虽然皮肤略微无法抵抗地心引力,但一个人到了43岁还是肤白胜雪气质干净,做梦都可以笑醒了吧。

遗憾的是仍然没什么演技,似乎永远都是那样的表情,难过的时候不太难过,高兴的时候也不太高兴,不过眼含泪水的时候倒还是那么楚楚动人。【啊突然觉得她年轻的时候可以挑战下演绫波女神,如果有真人版的话。。】

吴君如,不知道该怎么说,谁让我看的是杀千刀的PPS国语版。那个配音啊,我说你的声音还可以再木一点嘛!不要因为是个T就故意压低嗓门呀,更何况人家是个双。豆瓣上有人说觉得她下一秒就会笑场——我有同感,谐星路线真害人。尤其最后给她脸部特写的时候,看到她失焦的双眼(这倒是情节需要),我都忍不住想笑。

万绮雯算是一个惊喜,昨天度娘了一下发现她也41岁了,保养得甚至比周慧敏还要好。

得闲的话,可以一看,毕竟街景、演员和服装都很养眼。

在世界中心呼唤爱

如标题的书2005年在日本大红,随后电视电影相继面世,这里要说的是长泽雅美主演的电影版。

影帝在一年前PO过此片影评,他产量太高了我就不帮着找了。其实影帝会看该片也是出于本人北欧之行不遗余力的隐性显性推销。

这并不是什么有借鉴意义的影评,可以预告的是此片情节弱爆了,但这并不能减弱我对它的一分喜爱。

这是一部气质干净而治愈的电影。

那一年的长泽妹子很甜很清新,中分及肩发,长而直的腿。其实论姿色的话长泽跟同期的若手女优比也就中上吧,但我尤其喜欢她那种丝毫不加控制地散发某种正能量的笑颜。故事里的女主角,广濑亚纪,也正是一个阳光优秀的妹子。

日系纯爱片大家都懂的。音乐从不喧宾夺主,在光的渲染上从不吝惜,步调永远缓慢,台词琐碎而治愈。

黄昏里的海岸线,夏夜收音机里的女声,小镇照相馆里有故事的人,在这缓慢美好不接地气的上半篇里,各种优秀的妹子喜欢上了天然呆男主。虽然无法理解她的审美,不过御loli配天然呆也还是很有爱的。

如果故事到这里结束,也许念念不忘的人会少一半——是说让人哭过的电影才能记得更深刻。于是编剧并不高明地亮出一把钝刀,切下去的时候我心都痛啊,为神马,为神马这么多年了还是一样的桥段。

由古至今,有其他方法升华爱情而不被柴米油盐损毁么?

后半部分是无尽的催泪弹。但是对于日系纯爱片,悲痛也是很缓慢很含蓄的,要死要活内牛满面就不是日系风格了。主角们总是举重若轻的模样,似乎会伸出手拍拍观众的背,说“你们不要哭呀,呐你们看我都还在笑啊”。

即使处于无菌病房也还想着要去心目中的世界中心,并且顺利地从病房溜了出来,这也只是电影里面会有的事情吧。亚纪心目中的世界中心是澳大利亚的埃尔斯岩,当地土著话叫乌鲁鲁。但因为台风来袭,最终还是止步于机场。

天然呆男主第一次有了比较激烈的言辞,是啊,她的时间已经不多了。我们的男主,从此带着欲说还休的悲切表情,直到变成大叔。

未婚妻——很为她感慨啊,跟死去的人怎么抗衡——是本片的一个线索人物,长篇的回忆在电影中是因她而起,未完成的世界中心之行也有她的推动。

其实我有想过为什么这么多年男主没有想过自己去一次乌鲁鲁,明明这是亚纪的遗愿,但一切都不得而知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在终未到达的世界中心,呼唤的又何止是爱。

山上有座庙

俺在梦里出去玩的话,老是去庙里。取景大概是灵隐寺,普陀山或者鼋头渚。反正就是有时在山上有时在水里,占地面积极大的皇家寺庙。。。
昨天晚上又去了。。。和小萌萌还有我妹自驾游。。。萌萌开车。。。
去的时候,萌萌说,凭他的方位感,横穿这个铁路是近路,然后我们就在被火车撞上前,越过了铁轨,速度到达了目的地。萌萌好厉害。
然后回来的时候,萌萌又说,凭他的方位感,穿过这个山洞是个更近的路,乘客表示很信任司机的方位感。然后我们就开进了黑漆漆的山洞。然后就掉下去了-0-。山洞里面有地铁。。。而且挖的还好深好深,大概有上百米。司机技术很好的安全着陆灭有翻车。还停在了铁轨边上的一小块空地上。
我们掉下来的动静,惊动了在洞里扫地的几个和尚大妈。别问我为啥大妈可以当和尚。大妈们表示这个山洞也归山上的庙里管。
我们内部讨论了一下,如果跟着大妈们走楼梯上去,把车扔在这里,sixt的保险估计cover不了。。。
然后我们后面的时间都用来纠结怎么把这个车弄上去。。。

最后在大妈们的建议下,我们想出了一个好办法。把萌萌留在庙里修成正果,再用无边法力把车子拿上来。
大妈们还说,如果加十块钱钱,在修炼过程中用会放电的机器辅佐,加上有慧根的话,可以速成正果。

【难忘瞬间】我欣赏的偶像派女演员的25个瞬间

固定链接: http://www.saoyuying.com/2011/10/my-favorite-actresses-2/

好了,就剩下偶像派女演员了。

版权所有 http://www.saoyuying.com 不可转载

奥黛丽·赫本 Audrey Hepburn:美女有多种多样,又都能划分归类,唯有奥黛丽·赫本是无法归类的。《罗马假日》的公主气质堪称“慑人的优雅”。

瞬间1:《罗马假日》结尾的记者会,记者问此次出访哪里最好,”Rome, by all means, Rome.”淡雅的头饰配上醉人的气质,让全片完美落幕

瞬间2:《蒂凡尼的早餐》,来城市寻找梦想的乡下女孩坐在窗台的一曲Moon River

苏菲·玛索 Sophie Marceau:她无疑是现代审美的集大成者,从12岁《初吻》的惊艳到今天依旧风韵不减,征服了无数男性。

瞬间3:《初吻》中萝莉的清纯登场,开启了这位法国美女闪亮的一生

瞬间4:《心动的感觉》里女大学生的回眸

瞬间5:《勇敢的心》里美艳的王妃,在威廉·华莱士被行刑时落泪

瞬间6:《007之黑日危机》里的蛇蝎美人

英格丽·褒曼 Ingrid Bergman:如果苏菲·玛索是现代审美的焦点,那英格丽·褒曼便是古典气质的典范。《卡萨布兰卡》的经典记忆永垂影史。

瞬间7:《卡萨布兰卡》的经典镜头:“Play it, Sam.”

佩内洛普·克鲁兹 Penélope Cruz:当今拉丁风第一美女,难以形容的性感和艺术气质,她不需要搔首弄姿,也不需要故作端庄,却无时不刻的风情万种。

瞬间8:《回归》里命运坎坷的主妇,依旧美艳

瞬间9:《午夜巴塞罗那》中的女艺术家,蓬乱的头发,叼根烟,没几句话就拿到了奥斯卡最佳女配角

瞬间10:歌舞片《九》里的造型

黛米·摩尔 Demi Moore:一般来讲,女性留短发就是走中性路线。然而黛米·摩尔是个例外,她的短发,愈发的让她更加的独一无二,楚楚动人

瞬间11:《人鬼情未了》两人一起玩泥巴的经典镜头

莫妮卡·贝鲁奇 Monica Bellucci:她不仅是西西里的美丽传说,是意大利风情的象征,更是全人类的尤物

瞬间12:《西西里的美丽传说》,街头巷议的美丽主妇走过街头

瞬间13:还是美丽传说,她的悲苦命运似乎只有那个小男孩看得到,空洞的眼神里映着周围无数男人为她点烟的打火机

瞬间14:《黑客帝国》里的经典造型

安吉丽娜·朱莉 Angelina Jolie:这位当今世界的性感女神,不必多介绍了吧。毫不遮掩自己的气场,毫不隐晦自己双性的取向,她为欲望而生。

瞬间15:《史密斯夫妇》,夫妻俩特工在家里拆房子,各路武器火力全开。一阵扫射之后,茱莉喊道“Are you still alive, honey?”

瞬间16:《通缉令》,气场无敌的她突然出现在怯懦无能的男猪面前,男猪蹦出一句’sorry’,她淡然说道:“You apologize too much.”

瞬间17:《致命伴旅》里完全不收敛的气场全开,在火车上突然坐到强尼·戴普面前,强尼·戴普紧张的自我介绍”I’m Frank.” 茱莉回答”Terrible name.”

安娜·肯德里克 Anna Kendrick:《在云端》里的小姑娘,精神焕发,干练聪明,率真努力的形象深得我心,真可爱。

瞬间18:《在云端》,被男友甩了,要哭了。乔治·克鲁尼看出了端倪说了字幕上那句

维拉·法米加 Vera Farmiga:她不是大美女,但总有一种悲悯的女性气质散发出来,《在云端》、《源代码》。

瞬间19:《在云端》,“Call me when you get lonely.”

瞬间20:《源代码》里不仅坚决执行任务,同时还颇具人情味的,怀着悲悯的恻隐之心的女军官

艾玛·沃森 Emma Watson:哈利和罗恩是愈发惨不忍睹,赫敏却越来越漂亮。

瞬间21:赫敏

桂纶镁:她绝对是王心凌杨丞琳遍地的娱乐圈里淡雅又闪亮的颜色。《蓝色大门》里纯情惹人怜,《不能说的秘密》里气质惹人爱,虽然后来并无更新突破,但其独有个性依旧是大多数女演员所不及。ps:抛去时尚元素,她和我妈年轻时候相当神似:)

瞬间22:《蓝色大门》里迎着海风随旋律旋律而动的清纯女孩

瞬间23:《不能说的秘密》里颇具艺术气质的神秘女生

摩根·莉莉 Morgan Lily:如果奥黛丽·赫本是无法归类的传奇美女,那摩根·莉莉就是无法归类的激萌萝莉。

瞬间24:《怦然心动》,动漫美型般的脸型,明亮的双眸,金色的长发

霍嘉丝·芝华顾 Focus Jirakul:《小情人》的女主角,甜而不腻,邻家女孩般的萝莉。年少梦中的萝莉。

瞬间25:《小情人》结尾的回眸,夹杂着主角童年的记忆和美好的念想

本系列终于总结完了,欢迎大家各抒己见,说的具体点。

【难忘瞬间】我欣赏的偶像派男演员的25个瞬间

固定链接: http://www.saoyuying.com/2011/10/my-favorite-actors-2/

演技派都讲完了,不过随着看片的增加和不断的回忆,会陆续补充的,敬请关注。现在是偶像派男演员

版权所有http://www.saoyuying.com 不可转载

克拉克·盖博 Clark Gable:那独一无二的神态和气质,放荡不羁的外表下火热的心,仅凭《乱世佳人》中和费雯丽的一段段对手戏就当之无愧的成为表演史上的奇葩。《一夜风流》也有其独有气质的有力呈现。他独有的奇特魅力使他甚至都不需要刻意表演。

瞬间1:瑞德和斯嘉丽的对视,双方的神态中不仅有情谊,更有洞悉对方一切底细的微妙神色,正所谓一眼看穿,绝对是影史上深情对望的经典。

瞬间2:瑞德的经典回眸笑容,老辣戏谑带着爱怜,他对斯嘉丽的德性了如指掌,却又爱的深切。

瞬间3:《一夜风流》里经典的叫车镜头,该片展现了克拉克的喜剧天赋

肖恩·康纳利 Sean Connery:被誉为“年纪越大越帅气,皱纹越多越性感”的肖恩·康纳利,那儒雅与不羁的完美结合的气质,果断和幽默完美结合的作风,绝对是荧幕上的一大享受。

瞬间4:《勇闯夺命岛》近乎成了肖恩·康纳利的独角戏,尼古拉斯·凯奇完全成了陪衬。这是“危险”的肖恩·康纳利刚从监狱里出来的形象

瞬间5:《猎杀红色十月》里,康纳利爵士饰演苏军潜艇舰长,其胸有成竹的威风气场以及心向自由的人文情怀是全片的核心亮点。这是他淡定的指挥埃里克·鲍德温迎着对方射来的鱼雷撞上去的一幕

让·雷诺 Jean Reno:《这个杀手不太冷》让无数中国影迷爱上了他,除了坚强寡言的硬汉,他同样能胜任《碧海蓝天》般的文艺,乃至《你丫闭嘴》般的幽默。

瞬间6:《这个杀手不太冷》的Leon冷面出场。凌厉的速度,凶悍果断的招式,低沉的嗓音,简短的话语,消失在黑暗中的一幕令人记忆犹新

瞬间7:《这个杀手不太冷》的结尾,Leon对坏蛋Boss(加里·奥德曼)说,马婷达(娜塔莉·波特曼)让我把这个交给你,Boss摊开手,发现是拉开引信的手雷

柯林·菲斯 Colin Firth:正统英伦风,《傲慢与偏见》的达西,《真爱至上》的失意作家,《国王的演讲》的国王,《BJ单身日记》的梦中情人,无不散发着英伦男性的优雅和魅力。

瞬间8:《傲慢与偏见》里的经典达西

瞬间9:《真爱至上》里失意英国作家在葡萄牙小餐馆里的真情告白。这一幕是全片最高潮,也是爱情影像里最动人的一幕

乔治·克鲁尼 George Clooney:钻石王老五的经典形象,配上富有磁性的嗓音,号称是“最性感男人”。

瞬间10:《在云端》一片是为乔治·克鲁尼量身订造的,贯彻了他独身主义的信念,当然也有个中隐痛。

休·杰克曼 Hugh Jackman:符合所有审美标准的俊脸,加上结实壮硕的身材,使他能胜任《隔世情缘》和《独家新闻》里的英俊贵族到《澳大利亚》里的狂野牛仔,乃至《X战警》里的金刚狼等各种角色。

瞬间11:《隔世情缘》里的白马王子

瞬间12:《澳大利亚》里的牛仔风情

阿尔·帕西诺 Al Pacino:之所以把他归为偶像派,是我不觉得他除了大嗓门硬梆子还有什么牛演技。但是大嗓门的气场还是很足,每每都能拉动电影的气氛,还是比较过瘾。

瞬间13:《闻香识女人》里的探戈算是其生涯的顶点。

迈克尔·道格拉斯 Michael Douglas:要说谁有大老板气势,首推迈克尔·道格拉斯,他向后梳的发型以及独特的磁性嗓音已经成为一个标志。

瞬间14:《华尔街》里的传世名句:“Greed is good. Greed works.”

阿诺·施瓦辛格 Arnold Schwarzenegger:要说终结者,舍他复谁?不是说他有多帅,但那句“I’ll be back”实在太无敌了。

瞬间15:《终结者》:“I’ll be back.”

亨弗莱·鲍嘉 Humphrey Bogart:这位硬汉是好莱坞史上的传奇人物,不仅是其硬汉的形象和独特的口音,还因为他戏里戏外如一的冷酷怪异。即便是名垂影史的《卡萨布兰卡》,面对女神级别的女主角英格丽·褒曼,他也从来都是拍完戏份立即离开,不说一句闲话

瞬间16:《卡萨布兰卡》里冷静谨慎的酒馆老板里克,在酒馆里的德军高唱德国军歌时,暗许了酒馆乐队高奏法国国歌《马赛曲》,一时爱国情绪高涨

布鲁斯·威利斯 Bruce Willis: 这位硬汉动作明星是最实在的,和终结者不同,大家都能感觉到他会痛,但还是无比顽强,脸上还写着一丝无奈和不屑

瞬间17:《12猴子》里被当成疯子关进精神病院,又被真疯子布拉德·皮特烦得濒临崩溃

汤姆·克鲁斯 Tom Cruise:阿汤哥算是从年轻偶像成功转型,作品颇丰,只是离演技派还有距离

瞬间17:《壮志凌云》的闪亮登场,开启了人气偶像阿汤哥的时代,该片也成为了美军非常有效的征兵广告

瞬间19:《碟中谍》里潜入密室的经典场景

瞬间20:《夜访吸血鬼》里惊艳的吸血鬼莱斯特

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 Leonardo DiCaprio:虽然从万人迷的朗朗少年味蜕变为眉头紧锁的中年焦虑男,当年还是气宇非凡的

瞬间21:《全蚀狂爱》里的年轻诗人,周围无数女人为之尖叫

瞬间22:《泰坦尼克号》的最经典镜头:“Jack, I’m flying!”

基努·李维斯 Keanu Reeves:有着中国血统的他,在好莱坞里也算是别样气质的帅哥。

瞬间23:《黑客帝国》著名的躲子弹镜头

杰里米·桑普特 Jeremy Sumpter:他的《小飞侠彼得潘》剧情极幼稚,但这个彼得潘绝对是帅气正太的极致,堪称妖孽。

瞬间24:躲在窗帘后的,梦中的彼得潘

查理·哲华 Charlie Trairat:泰国片《小情人》里的小正太,帅气又纯真温和,令人回忆美好往昔。

瞬间25:《小情人》里,张望着远处的小伙伴

敬请期待偶像派女演员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