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时空接触》

固定链接: http://www.saoyuying.com/2010/08/contact/

这是朱迪·福斯特于1997年主演的一部与地外文明接触题材的科幻片,导演是长于逻辑相对严密的科幻片的罗伯特·泽米基斯,此导演另一代表作是《回到未来》。相对于《星球大战》、《独立日》、《E.T.》之类来说,本片的态度是相当严谨的,影片大部分时间都在地球上,从人类的角度来分析接触地外文明的可能性与可行性,以及科学家孜孜不倦探求天外来电的执着。这样就比外星人直接杀过来的影片要富有人文精神,同时接触到外星人的那一刻也更加真实,更加激动人心。

虽然当今嘈杂污秽的魔都已没有星空可言,但我想你我都曾在某时某地仰望过它。星海的浩瀚与美丽与地球上任何景色都不同,那深邃和广博是无穷无尽的,超越了我们所能想象的尺度,因此别具魅力。那到底在这浩瀚的星空中有没有其他文明呢?本片的理念是:”If there wasn’t, it should an awful waste of space… That’s got to be tough, being alone.”

然而宇宙如此广博,人类的文明史又如此渺小和短暂,即便存在地外文明,也相当难以获得接触。朱迪·福斯特饰演的科学家就抱着儿时的梦想执着的追寻各种蛛丝马迹的信息,租用政府的大功率接收器夜以继日的寻找无线电波。科学界冷嘲热讽其为“沙漠女巫”,政府也决定收回设备不支持成为笑柄的工程。在即将难以为继的时刻,事态终有转机… 在影片的高潮,朱迪·福斯特穿过时空隧道的时刻,和全片一起铺垫了许久了观众想必比看任何外星人电影时都要急切的看到结果。

任何综合的理论科学著作或者深入思考的科幻作品,最后都会上升到哲学的高度。世间这一切究竟从何而来,人类发现的这么多规律为什么是这样而非那样,上帝是否存在?我认为上帝存在与否是不可证的,只是它存在的形式一定不是人格化的,更不应该具有人类的外貌。更多此类想法欢迎收看《时间简史》以及我对该书的小评(http://www.saoyuying.com/2010/05/a-briefer-history-of-time/)。那么不管是什么力量(姑且讲这种力量命名为“上帝”)创造或演化了地球这个奇妙的生态系统以及人类这个能够思考这些问题的文明,那这种力量一定能在无边而有限的宇宙中创造出其他精彩的生命和文明形式。因为这二者之间从无联系,因此地外生命和文明的形式我们就很难想象,他们的生命是由细胞组成的吗?他们的社会是由个体组成的吗?探寻这些奥秘亦是十分有意思的事,只是我们除了遐想其他利索不能及,而这部电影相当具现化了我们的遐想。

然而站在另一个角度,以历史上人类文明之间的历史为例,发展水平不一的文明似乎很难和睦相处(诸如美国人和印第安人,西班牙人和印加人、阿兹台克人的关系),因为强势的一方发现可以掠夺而无需公平交易。而我们是宇宙中可能接触到外星文明的文明中最落后的状态,很可能作为落后的一方面临科技高度领先的其他文明的时候,宿命只有灾难和毁灭。

越扯越远了。回到这部电影,补充几则在本片中观察到的细节。本片中多次出现了当时的美国总统克林顿,发表了多次关于地外文明的讲话,但可以看出,是高明的剪辑出来的。朱迪·福斯特在本片中的一些神态非常眼熟,想来想去发现竟然和童星弗雷迪·海默颇为相似,仔细观察,他们都有眼神凝重真诚,嘴巴张闭着念叨,同时点头的习惯。美国无垠的荒原和峡谷非常壮观,让我梦回冰岛。

7.5分。

我的影评日记:《上帝也疯狂》

游戏玩到眼睛酸,打算休息一下。。。然后就看了一个电影。。。 这个算休息的吧 -0-

太有爱了。。。

虽然之前被剧透过笑点,还是一路欢乐的看到最后。。。

非洲土著的语言就让我听一次笑一次,那个叮叮咚咚的声音。
特别是一群土著人一起的时候。。。只听到节拍了。。。

看到火堆就冲过来灭火的犀牛。
很孬的,根据对方的高度来决定要不要进攻的土狼。。。
还有那个很执着的,报复欲极强的啥啥小动物。。。

非洲真是有爱的土壤啊。。。

三毛姐姐去撒哈拉真的是很有想法的,哈哈哈。

这个片子还很腐。。。果然人腐,看啥都腐。。。
第一部里面,两个人放下枪就打牌的恐怖分子。。。
直接让我联想到某couple。。。估计那两个人就是互使一个眼神就懂了。。。操wm去呀。。。

第二部里面,女猪角直接要求那两个士兵hold your hands。。。还不准人家松手。。。果然腐女是不分时代的存在的。。。

好吧,这个也算影评的吧。。。

硬盘上电影看完了。。。接下来只有打游戏了。。。还有四个晚上。。。

《红辣椒》

在《盗梦空间》全球热映而天朝人民不得不急不可耐的等待之际,大家大可先看看同样是梦境题材的2006年的日本动画电影《红辣椒》。恰巧该片导演今敏于几天前过世了,亦算是一种纪念吧。今敏不是姓,这位导演姓今名敏,在日本人里这样精简的名字的确罕见。
 
“红辣椒”是本片主角的名字,Paprika。这个片名颇有点误导性,让人更容易想起《红高粱》而非《盗梦空间》。事实上本片是一部充满想象力的科幻动画,大部分场景和故事都是发生在梦境中的,实际上谁也说不清究竟哪些是梦,哪些是现实。
 
影片一开场就惊艳,一辆玩具小车开来,我以为还在播放片商logo,谁知就是正片内容了。影片贯穿始末的最大亮点就是充满想象力的奇幻梦境。梦境是现实在脑中的反映,同时极端、夸张、绚丽,反映了人在现实中不能实现的理想、幻想或欲望。本片的梦境在充满想象力的同时,也借鉴或致敬了许多经典:我认出来的就有希腊神话、安徒生童话、《人猿泰山》、《罗马假日》、切尔诺贝利核泄漏后的场景等等,影片的结尾今敏还把自己之前的三部作品《东京教父》、《千年女优》、《未麻的部屋》放了进去,同时还给一个叫<Dream Kids>的电影打了广告。而了解到这个世界是梦境的红辣椒—多数人做梦时无法意识到自己在做梦—就能够从容的以各种充满想象力的方式穿梭于这些场景间了,就如《黑客帝国》里知道Matrix秘密之后的Neo一样。
 
基本的故事情节就是未来出现了能观看和潜入他人梦境的机器“微型DC”,而三部“微型DC”的失窃,导致许多人的梦境被入侵,随之表现为举止怪诞和具有破坏性的梦游,引起了混乱。研究所所长第一次梦游的时候,满口毫无意义的胡言乱语让我觉得就是疯话,岂料影片随后还真用画面展现了这些胡话所描绘的场景。不可谓不是奇思妙想。
 
接下来的情节便是红辣椒作为“梦境侦探”反复潜入他人的梦境试图抓获盗窃机器的恐怖分子,从而展开一系列奇幻的冒险。红辣椒的声优为女乱马、凌波丽、灰原哀配音的林原惠。她那冷静清脆的女声十分有特点,闭上眼睛,你会感到恍若灰原哀在侧。
 
然而本片不仅仅是用来展现奇幻的梦境和灰原哀的声线的,日本人固然有强大的想象力,同时也是思考的先锋。以下可能略微剧透,在此提醒。
 
前面说过,梦是现实在人脑中的一种反映,而且是扭曲并夸张的反映。每个人都有自己无法实现的愿望,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难以逾越的心理障碍。少女爱慕虚荣,电车男的猥琐癖好,职员对老板的愤恨以及升职的渴望,宗教和信仰的虚无,乃至本片主要人物千叶“搏击俱乐部”式的自我分裂,时田的进退失据,粉川警官的往事心结,最终Boss以“丧失者学的科技要毁灭”为借口的控制欲,都在各自的梦境里得到放大的体现。然而微型DC让人和人的梦境之间有了融合的可能,从而使这些问题相互碰撞从而爆发出极大的破坏。正如影片高潮里庞大的游行队伍所高呼的“平庸的世界要泄愤”,多平庸的人在梦里都可以可以为所欲为,却难以保持清醒的认识。最后全世界都在做梦,而正在做梦的大脑仍能指挥躯体的行为,由此梦境和现实完全模糊了,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而今敏借助这未来梦境在现实中爆发的故事所要反映的还是现实。上面提到的少女、电车男、职员、宗教信仰等等恰是当今日本最明显的社会问题。日本社会环境和文化的高度压抑造成了这些扭曲,影片在反映和讽刺这些扭曲的同时也借助几个主角的故事来表达自我救赎和相互救赎的希望。
 
8分。

《公众之敌》

这是一向特立独行的强尼·戴普最新作品,和他的其他作品相比本片题材还是相当现实的—根据真实历史改编的,美国大萧条时期的银行大抢匪John Dillinger的故事。

翻翻Wikipedia,发现John Dillinger是一个恶贯满盈、十分危险的罪犯,至少抢劫了24家银行,4家警察局,还两次越狱。他直接促进了美国联邦调查局的发展和完善,并使初出茅庐的调查局长埃德加·胡佛一炮而红,从此稳坐局长40余年,左右了美国半个世纪的政局。

而一直很超现实强尼·戴普果然不负众望,将其演绎成了一个风度翩翩、足智多谋、沉着冷静、有情有义,还很重视自己的名声和公众形象的江湖传奇人物。而且有克里斯蒂安·贝尔做死对头,玛丽昂·歌迪亚做情人,十足是出尽了风头。

阿凡达里凶悍的boss上校在本片中出演克里斯蒂安·贝尔的助手,依旧凶悍。

平日玩世不恭或飘然脱俗的偶像突然端起冲锋枪狂扫,应该就足以为本片吸引到足够的粉丝。

7分。

枭雄远逝,江湖依旧

习惯了信息时代在吃饭前查点评,在出门前上查谷歌,在看电影前看看影评的我,突然觉得也许应该停顿一下,于是摊开pps的电影列表,随便地这么一点,复习了一堂发哥式江湖武侠片——《和平饭店》。

现在来看这部15年前的老电影,怀旧的氛围那是没得说。无论从老派的港片片头,到颤抖而悠长的抒情背景音乐;还是从打小听习惯了的浑重的江湖口吻配音,到【总是那么歪瓜劣枣要么瞎子要么暴牙】的配角打扮;你都可以闻得出来这是一个后期制作还未兴起,3D,Imax尚未萌芽的年代的作品。情节自然是一个个龙套的拼接,连每个跌宕起伏也能猜出个八九分。所以现在看起来,仿佛已经是部很烂的动作片或者爱情片。甚至你看着发哥和叶童在热情而诡异的配乐声中用及拙笨的舞步浪漫的时候,你可以告诉自己这其实是一部文艺喜剧片。

然后耐着性子仔细品味下剧情,总觉得有些东西即使过去很久,还是没变。杀人王离开了,和平饭店垮塌了,那些【大难临头就出卖饭店】的人们纷纷逃散,却一个个都最终凄惨而亡。和平饭店像是一个浑身是胆,侠义在身的英雄自己一个人的乌托邦。在这里,没有江湖的恩怨,没有无尽的烦恼,有的是【掌柜的】精心的照顾和袒护,有的是与世无争的乐土。而这种情结,在每个小小的孩子心里面,或多或少地都存在过。然而就如同杀人王并没有事实存在过一样,这种接近于信仰的【心灵最终的救赎】在现实的世界里也很轻易地就被一些什么事实打败了。无论是乌托邦内部时时能爆发的内讧,还是略作计谋的外界因子的诱发。

还是那句老话: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所以再重新看这部十五岁的老电影的时候,你会觉得,当那群在和平饭店风中摇曳的招牌下面一群人咿咿呀呀舞刀弄枪围着发哥和赶回来的叶童的时候,那个梳着三七分头有着蜡黄冷峻脸庞的中年男人拔起锈刀顿时风起云涌狂沙遍地,然后乘风破浪般杀退流氓干掉流氓头子之后吐血倒地躺在美人怀中定格之后,一股肃穆和凄凉,悄悄爬上了心头的感觉,很爽。

但其实也就只是很爽而已。

爽完之后,要么还是忘了那些拙劣的龙套,老派的台词和单曲循环的高昂背景音乐吧,不然这无论如何让人在花一个半小时看完这部老电影之后振作起来。

杀人王已远逝,纯真的年代远逝,梦中出现过的和平饭店远逝,但那个我们都不大喜欢的江湖,却从未消失过。

(完)

单反路上的烧与骚 1

固定链接: http://www.saoyuying.com/2010/08/slr-burn-and-show/

作为一个入门用户,我深深地感到单反路的漫长。

现实批判派觉得买单反是装X. 必须承认拿着大机器的确很亮骚,尤其如果拿着的是5D MARK II,哦,我实在无法抑制对这台机器的喜爱与仰望,即使作为尼康党。

本人知道自己萌点是光。逆光,微过曝,夕阳晚霞日出极光什么的最有爱了。

卡片在这方面的效果含蓄。相比而言单反的效果更剔透,更有层次一些。于是,几千块就这么送了出去。

当然啦单反还有其他优点例如省电。。。

砸完钱最怕别人说,哎呀单反跟卡片也没啥区别么。情何以堪,整一个冤大头嘛。不过为了体现单反技能拍些奇奇怪怪的照片也很2. 于是,淡定是王道。如今的记忆力已经不如以前,做一个理论摄影派对我来说困难。作为一个潜意识痛恨参数分析的人,我自欺欺人地把拍照归为一种感性为主的行为。

之前我的观念一直是景比人大,最恨景点人多,对那些没完没了的人咬牙切齿。不过在南法之后觉得拍人是很有乐趣的。景点是亘古不变的,最牛就拍成明信片,不打LOGO谁知道是谁拍的。人的变化才叫丰富多彩。特此鸣谢南法途中被偷拍到肝胆俱裂的蛤蜊,KK,格蕾丝。

最后我要说,定焦玩起来还是有难度的啊~

我的影评日记:《惊爆十三天》

观后感,两个字,惊艳。
很久没有看到拍的这么有诚意的电影。
之前被某小朋友影评误导,以为要看的是又一部超级美国式孤胆英雄在世界末日力挽狂澜,拯救地球的故事。
意外的发现是个严肃的片子。
作为一部电影,从故事性,节奏感,人物塑造,情节带入,线索铺排,再到取镜,剪辑,选角,各个方面都做的异常的到位。看到背后非常成熟的队伍,和严谨的拍摄态度。
不解剖开来看,只是作为一个整体,要表达的意思也很耐人寻味。

冷战背景下的故事。苏联在古巴境内安装地对地核导弹,美苏关系速度紧张,核战争一触即发。美国总统,政治顾问,检察长,一众智囊团,周旋在各个利益和权力团体之间,最后成功的消弭战争,保护世界和平-0-
听到这里还只是美国大片的套路。

有意思的是,电影选取了总统顾问这个视角。
俺萝莉时代很哈的“保镖”帅哥主演的哦。一个严格的父亲,体贴的丈夫,忠诚的朋友,狡猾的政客。通过他的视角。我看到一众聪明人在问题面前焦头烂额,纠结不已。再smart的人,放到这种外部情况极端复杂,内部意见又分歧,牵一发而动全身,没有最佳solution,只有最不糟糕work around的场景中,都是小人物。会彷徨,会怀疑,会冲动,会动摇。人性的弱点谁身上都有,所谓英雄不过是还有能量去挣扎着走到最后。

看电影的时候,想到三本书。
《三国》《高卢战记》 《银河英雄传》

中国人讲战争,重点是战术,战略。三国除了赤壁之战写的比较给力,其余部分基本是游戏攻略。英雄往往被神化,所谓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谈笑间强弩灰飞烟灭。。。这个故事要是放三国里面,估计就几句话的篇幅讲完。的确是,如果要讲战术战略,这个故事没有多少可提炼的。

高卢战记是伟大的恺撒写的。当年战无不胜,开拓无数疆土的大牛写的书却不见豪气。平铺直叙,且不厌烦细节的讲述每场战争的曲折。然后我们可以看到没有必然可以胜利的战争。军事领袖和政治领袖的角色总是联系在一起的。他必须要顾虑各方的利益,元老院的制肘,舆论的压力。所有的胜利都是一步一步战战兢兢的取得的。战神就是这么一点一点累积起来的。拆开来看,事情都是人做的,不是神做的。

银河英雄传篇幅极其巨大。基本可以看成是二战在星球大战时期的映射--如果看动画版,很多字幕都是用德文写的。这部书伟大在试图描写各个阶层,大人物小人物,英雄狗熊,在战争大背景下的生活。他们对战争的态度,思考,立场和行动。

回到我们的电影,我惊艳,因为在两个半小时的胶片滚动中,可以表达这么多的东西。
在困惑的时候,怎么寻找自己的立场。
当一个普通人被委以重任,在不可负荷的压力下怎么去履行自己的职责。
在战争的阴云下,从白宫到联合国,从总统到平民,从情报人员到报社记者,从将军到普通士兵。。。众生百态。。。
甚至试图去描写,怎么识人,怎么攻心,怎么激将。。。还小小碰了一下宗教话题 -0-
信息量之大,线索穿梭之繁复,我在写影评的时候深感力不从心。。。
所以前面会提那三本书,每个书里讲的东西,他都想要去探讨一番。请大家脑补。。。

highlight:
1,大选气氛下开头很有意思。赢得选举是政客的终极目标?人物的矛盾性一开头就有了很好的铺垫。
2,暗示苏联政变,局势复杂,让背景进一步丰满,虽然只有寥寥几笔。
3,苏联驻美大使夫人的小情节穿插很有心思。不希望战争的不仅仅是美国。这个也confirm了结局的必然性。
4,金刚mm出演人妻。灭有强调金发翘臀。但是很好的温柔了整部男人戏。喜欢亲热被打断那里。男猪脚以为事情解决,开心回家抱老婆。前戏被电话打断。苏联毁约,情节急转直下。这个高潮再起的转折点,导演选择安排在一场吻戏中插入。恶趣味啊,哈哈哈。这段是专门写给某金刚mm粉丝看的bonus,如果这位同学有耐心看到这里的话。

整部电影几乎没有硬伤,一定要挑点瑕疵的话有两个地方略显多余。
1,总统顾问和飞行员褓电话粥有点不合情理。我理解导演想要表达顾问先生在战争即将开始前的彷徨迷茫和无力,同时让天真无邪的教徒飞行员弟弟用宗教来为他治愈。但是跟一位素不相识的兵gg谈那么多,聊这么深还是不符合一个政坛老滑头的设定。大概我对于这个做的有点明显的美国价值观输出有点抵触。
2,结尾有点画蛇添足。如果顾问先生在放下那个金色的铭牌,开心的和肯尼迪兄弟扔着橄榄球走出去的时候直接结尾,不要那段我们都是普通人的旁白会更意味深长一点。直接打那个铭牌上的座右铭就好。 大海很大,我只有我的小船。 导演耐着性子只是认真的讲故事。最后还是忍不住要把包袱抖开,再摊摊平,我想要表达的是这个这个。。。就姐姐俺的审美来说,有点破坏美感了。。。所谓现实主义,不就是扔给大家看,然后各回各家,各见各仁,各悟各道咯。。。好吧,我承认我就是抵触价值观的灌输。。。

哦,有史以来写的最给力的影评。用来感谢推荐好片的小朋友。

射手的宿命

看起来及时行乐的射手,其实无比执着于人生的意义。
充斥着理想主义的脑内,离现实总是有点距离。
平淡朴素的关系,在疲惫的时候,可以休息。但是总是不能久呆。。。

在对方身上看到理想主义的光辉的时候,就特别能产生感动。相反的,世故的,圆滑的,入世太深的东西,很容易产生反感。
比起教导射手办公室生存技巧,她们更愿意听你说外星人。

不要跟射手说经济适用男。。。不是说她们不喜欢,男人不是从这个角度分类的。。。
大概每个射手都会爱上这样一个男人。。。
呵呵,有点奇怪的,和别人不一样的。
有某个特别的精神领域,可以给射手打开一个窗,看到更大的世界。

可以让射手,崇拜,仰慕,又心疼的。

不计较后果的爱上。
委屈的,挣扎的,又骄傲的喜欢着。。。

会去读他在读的书,看他推荐的电影,玩他喜欢的游戏。
陪他去看自己本来完全不懂的球赛。。。去学完全不擅长的运动。。。
认真听他说所有的想法。。。试图去保持同步。。。

在过程中,完全被牵着鼻子走。这个违背射手激烈的自尊。
不停的纠结,有时候可以无怨无悔,有些别人不在意的事情,又计较的要死。。。

注定只能燃烧着。。。
等到逛完那个新的世界,等到分泌完荷尔蒙。。。
才得解脱。。。

和某相亲回来的射手女讨论完毕后,有感而发。。。

一个梦

订书机在笔筒里面大概待了太久了。

有一天晚上我把它平放到桌上的时候,它歪倒了下来,斜躺在地上做喝醉状,仰天长吼。

我问它:“你怎么啦?”

“我不舒坦!”它说。

“怎么不舒坦了?”我不解

“以前我都是45度角仰望天空的,现在不行了,要么就直着零度角,要么就背朝天他妈九十度角。我~不~舒~坦!”说完这堆话,桌上掉了一地的订书机钉的碎渣,像老而发黄的蛀牙,经过一通拔根而起的变革之后,纷纷以被淘汰者的姿态拥抱着土地。

“但其实你本来就该是刚才那样,平放着,才能订书啊不是?”我笑着安慰它。

它看了看我,茫然地。过了许久,转过头去,继续咬它的订书机钉去了。我失望地长叹一声,突然觉得胃里面一阵痉挛,头也跟着晕起来,好像刚刚吃过的自助火锅就要一起突然吐出来一样。

场景变成了昨晚回家的975,空调冷气和我身上不断冒出的虚汗都是来势汹汹。

订书机钉的牙齿咬合声和着公交车的颠簸一阵一阵的,朝心底里挖过去。

就在快要绝望的时候,我使劲浑身力气来了一个深呼吸,意识恢复一点点之后,发现手里紧紧捏着一本《独唱团》。像吃了颗解药一样,我顿时感到清醒许多。

空调不知道什么时候关掉了,我被热醒。在床上辗转一番,头一下子盖在了昨晚没有看完的那本黄色封面的杂志上,两个小时以后才醒过来。

是一个梦。

Luna

Luna的英文不好,会指着月亮告诉我,Luna在西班牙语里面是月亮的意思。

Luna有自己的工作室,是个画家,有一个在线的电台。

喜欢跳舞。喜欢mm。是个T。

吃饭的时候,总能随手从口袋里面掏出笔来,在餐巾纸上画画。

会像男人一样跟我抱怨说,女朋友什么的最麻烦了,会有很多的责任,要花很多时间陪她。

又会很神经质的问我,我是不是像个男人。

我只好说,没有啊,你是女生。

呵呵,可是她一直用男用香水。

今天Luna又一如既往的在facebook上跳出来。

话题有点不一样了,她很high的说,i am fine in love. so happy…

偶问她,是不是有新女朋友了。。。

她很开心的说,是啊。。。打了一个大大的笑脸过来。。。

嗯嗯,没有什么幸福感可以超过两情相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