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白二首

《我愿意》

如果我愿意
可以花一天的时间在地铁里
看拥挤的文字或是灵魂
在游移

如果我愿意
用生命的长度做交易
自由,梦想,或者只要不是
在姑息

如果我愿意
爱情能够连着呼吸
让心平静地锁在你的身体里
不分离

如果我愿意
只是决定成为自己
海或天空都无法改变鸟去选择
如何飞行

如果你问我
关于过去和未来的问题
它们的答案你能从我的眼睛里找到
我愿意

 

《失眠叙事》
在一片静的黑中失眠
方向感如大漠孤沙的眼
最靠近的黄土地
隔墙辗转
思念是一只瘦弱的骆驼
到不了蜃景的那端

rain and clouds game

大约半年前,某外国友人要求我推荐中国小说。

要求:

1,有英文版

2,历史背景

3,体现中国文化

4,爱情故事

5,entertaining

6,非主流

然后偶这么一filter,就给他推荐了金瓶梅。。。

半年后,在偶已经完全忘记了这个事情的时候,他在msn上探头问:

rain and clouds game 是什么?

读书笔记: 青蛇

某个周末请了好友来家里吃饭打牌。。。奥丁坐在椅子上看我做菜,闲来无事顺手翻我的书。。。突然尖叫道,哦,李碧华啊。。。
哦,李碧华啊。。。
李碧华是个奇女子,一个有趣的混合体。用带着女子体香的笔墨,写出男人般冷冽客观的文字。
读者跟着柔肠百转后陡然扎到冷酷无情的真相。

她享受于把故事娓娓道来,细细描绘。一回首,发现笔划过的地方,咧开狰狞的伤疤,不是鲜血淋漓的,而是流着脓血的样子,可以想象到皮肉挣扎着痊愈,却不能的痛苦,触目惊心。而她在得意的笑,看着你惊吓的反应,得意的笑。
待到读完,却看到那笑里的悲凉。不去看那伤口,伤口并不会不痛。
逼着你直视是种残忍,也是一种大爱。

奥丁感慨,大陆的导演和香港的导演拍出来的东西就是不一样的。
一样是李碧华的本子。霸王别姬和青蛇却是气质迥异。他说,霸王别姬给我拍,也能拍成那个样子,有那么好的casting,陈凯歌能拍的烂到哪里去。。。
老实说,霸王别姬的电影,我没有耐心看完。呵呵,所以听他这么说,心有戚戚焉。至少徐克把青蛇讲成了一个故事, 一个好故事。

大概青蛇留给人印象最深的是那句叹息:不要提携男人。
这个有失公允。

李碧华说,每个男人心里同时都有两个女人,一个是白蛇,一个是青蛇。听起来有点像白玫瑰红玫瑰的动物版。其实不是的。李碧华说的是“同时”。如果张爱玲是在感叹男人的不知珍惜,李碧华只是赤裸裸的指出男人的贪婪。
写到这里,也不过如此。

然后她又说,每个女人心里也都有两个男人,一个是许仙,一个是法海。

奥丁说,真正的女权主义是把男人和女人放到完全平等的台面上来考量。

李碧华的这份客观冷静在众多为女人哭泣的作家中鹤立鸡群。

大家都是贪婪的。向往着矛盾的,不可能同时存在于一个人身上的东西。变心,出轨,不忠,就是这样。

《孔子》

这部电影遭遇恶意差评,全赖广电x局愚蠢的帮倒忙。逆时代潮流而动,频频出台弱智政策,无论其出于何种目的,都是非常失败的。其实完全没有必要强制《阿凡达》2D下线,我个人认为,以《孔子》的品质,是完全有实力在2D荧幕上和业已上映一个月的《阿凡达》一较高下的。
 
从前期的一些议论和主演来看,我对此片的预期是《赤壁》式的雷片。事实上本片拍的中规中矩,没有雷的台词笑场(除了一个“给个话啊?”是故意的以外),当然这和有《论语》做后盾分不开。引经据典的时候说《论语》原文,平时说现代白话文,不装比,不遭雷劈,其实效果蛮好。
 
周润发演孔子,之前我一直担心会砸,事实上他也的确是有神无韵,不过总体还中规中矩,比较流畅,不让人觉得突兀或出戏。感觉到了孔子的沉稳和坚强,就是感觉不到他的精神境界。本片前半段讲孔子建功立业,后半段讲孔子颠沛流离。颠沛流离的后半段充分体现了孔子一行从职业经理人讲学团沦落为马戏团的惨痛过程,但是似乎没告诉观众孔子为什么要颠沛流离。
 
孔子的思想和期待是和当时的状况格格不入的,他看什么都不惯,但是很坚强的想把一切都改变。他错误的把鲁定公当做和他一样坚强的人,殊不知在国君的位置上,鲁定公所要顾虑的东西更多。
 
事实上鲁定公应该是本片中最聪明的人,对鲁国的形势十分清楚。庆父不死,鲁难未已,既然三桓死不了,他就得小心行事。在此情况下,能大胆启用孔子制定一系列改革措施,并且十分清楚三桓的忍耐限度。从他在季孙氏让出相位一事的作为,可以看出这个国君的为人智慧。但是现实无奈,终究不是轻松能解决的。
 
而周迅的出场着实雷了一把。从尘土飞扬的春秋古城突然切换到茵茵草地上趴着舞动着光洁的脚丫穿着白色睡裙的少女,宛如突然插入一个沐浴露广告。不过周迅的演技还是要肯定的,可以看出,她是中国大陆当代青年女演员中最有底气最有文化的人。虽然南子在孔子的故事中所占比例很小,而本片基于商业考虑把她放在了女主角的位子上,把她定位为一个理解孔子的人,我觉得是可取的。她说出了本片的中心思想(大意):“世人也许能理解您的苦痛,但是很少人能理解您的境界。”这其中没有加入龌龊的现代噱头,可贵。
 
孔子的弟子在本片中出场的主要有颜回、子路、子贡、冉求,还有一个叛徒公伯寮。不知为何,这些弟子都偏猥琐狼狈,完全无儒生神韵,可能是为了还原历史本色?在本片中孔子弟子的作用是寻找食物、运输队、必要时候派出去做官,一群丑男人荷尔蒙极度不协调。孔子儿子的孔鲤是个帅哥,演员貌似叫乔振宇。可惜帅儿子不吃老爹这一套,留在鲁国和妹妹妈妈过了。
 
另一个插播的场景是老子的出场,这次宛若是插播了《仙剑奇侠传》,周润发和独孤剑圣坐而论道,略有喜感。还有一个细节人物—小奴漆思弓,春秋时代的人名总是这么后现代(胡玫也深知这一点,更为后现代的公孙狃其实原名公孙不狃)。在历史大片中插入虚构的小人物往往会构成悲剧,我一直很担心这个人物会形成诸如《赤壁》中的“萌萌”一般的吐血点。好在胡玫不是吴宇森,这个人物也算流畅的过去了,无功无过。
 
本片的特效宛如游戏CG动画,和好莱坞相差数十年。好在本片很聪明的将大型特效场面压缩之最小,重点还是放在人物的文戏上,毕竟演的是孔子,否则注定又是一个悲剧。另外诸君有兴趣的话可以关注一下本片的英文字幕,还是下了一番功夫的。春秋时代的兵车翻译为cavalry,在游戏《文明》中此为手持火枪的近代骑兵;“苛政猛于虎"翻译为"This puts tiger in shame!"比较雷;闻知子路死讯后孔子大嚎道“You are truly a gentlman!"
 
总体感觉,本片拍的中规中矩也比较认真,可看性还不错,没有什么大的过失,绝对比《赤壁》高几个等级。不过感觉导演胡玫还是偏女人视角,重点描述的都是孔子的经历和苦难,没能表达多少孔子的思想和境界,本片也就没有什么特别出彩之处。也许是为了印证周迅那句话:世人也许能理解您的苦痛,但是很少人能理解您的境界。
 
7分。

《亡命天涯》

哈里森·福特在1993年主演的动作片,带有他主演的电影的典型风格—少枪战,非武打,但搏斗多,且格斗技巧差,都是斗殴性质,无布鲁斯威利斯式的肌肉不死感,也没有施瓦辛格的机械感,更无史泰龙的无脑感。情节都带有斗智性质,主角总是在被追杀。从《空军一号》、《防火墙》等片都能看到明显这样的风格。
 
另一主角是汤米·李·琼斯,主演过《黑衣人》系列;朱丽安·摩尔也在此片中饰演了配角。
 
本片据说是第一部制造大型爆炸效果的电影,那个年代没有牛x的电脑特技,火车撞大巴,大巴翻下山崖都是实拍,因此损失了一辆火车和大巴。而哈里森·福特也都是亲自上阵,危险不断,伤痕累累。
 
整片的情节也算紧凑,剧情复杂度恰如其分。哈里森·福特饰演的医生被冤枉杀死自己的妻子而被宣判死刑,在押赴刑场途中发生意外,从此开始洗清冤屈的亡命之旅。汤米·李·琼斯是追缉哈里森·福特的司法官,在追缉途中他不断察觉到案情有蹊跷。
 
7分。

帝都散记

2010年开年就去了北京,遇上了40年一遇的大雪,站在寒风里等出租车的时候,我对于自己曾经的一句“冷的地方就是要冷的时候去”汗颜不已。
不过好在下过一场大雪,使这个城市变得明亮湿润,对于常年呆在南方的人来说好适应很多。
 
其实我在北京的时候还是比较兴奋的。除了service时间,其他大多数时候都有一种小学生般的心态,“我爱北京天安门”以及“让我们荡起双桨”留下的印象过于深刻了。。。
 
走在什刹海地区的时候,前海后海冻得严严实实,比了一下恭王府跟故宫的距离后,我觉得,王爷上个朝也是有点远的。。。
下图:幸福的北京人民在后海滑雪
 
的哥说他多开了一个路口错过了南锣鼓巷,于是我就误打误撞到了钟鼓楼。或许南锣鼓巷是个类似于杭州河坊街的地方,ANYWAY就当留个念想吧。
钟鼓楼这块很给人老北京的感觉。在愤青辈出的年代里,这地方被何勇写成了一首歌:
我的家就在二环路的里边 这里的人们有着那么多的时间 他们正在说着谁家的三长两短 他们正在看着你掏出什么牌子的烟
小饭馆里面辛勤的是外地的老乡们 他们的脸色象我一样
单车踏着落叶看着夕阳不见 银锭桥再也望不清望不清那西山
水中的荷花它的叶子已残 倒影中的月亮在和路灯谈判
说着明儿早晨是谁生火做饭 说着明儿早晨是吃油条饼干
钟鼓楼吸着那尘烟任你们画着他的脸 你的声音我听不见呐 现在是太吵太乱
你已经看了这么长的时间 你怎么还不发言
谁出的题这么的难到处全都是正确答案 谁出的题这么的难到处全都是正确答案
 
下图:这个好像是鼓楼。。
 
在清华时,我被W同学流利而专业的学校介绍震撼了。顺带觉得,FDU占地面积的确挺小的。。
托他学生证的福,我看到了大二后就不再见识的热火朝天的自习景象,再一次被深深震撼了。
如果有人要考大学,让他去参观清华吧~
 
下图:清华图书馆外观
 

《危险飞行》—注意剧透分割线

本片由安妮·海瑟薇主演,又是一部悬疑片。讲的是安妮饰演的女心理医生在给一次空难幸存者进行心理辅导中发现事有蹊跷,怀疑这次空难有阴谋的故事。
 
很遗憾,不剧透我说不出什么了。
 
——————————-剧透分割线——————————-
 
我开场10分钟不到就猜到了结局,不过中间又背离的我的猜测,以为女主角是通灵者,不过结局还是印证了我开场时的想法。因为这种桥段已经我已经是第三回见识了。前两回分别是《第六感》和《小岛惊魂》。唉,一回生二回熟,第三回只能半睁着眼睛叹息了。
 
此类鬼片很重要的是主角的表演,看看阵容。《第六感》是演技派头号童星海利·乔·奥斯蒙特的无尽忧伤和动作老牌巨星布鲁斯·威利斯沉着稳重,《小岛惊魂》是奥斯卡影后妮可·基德曼的疑神疑鬼,相形之下安妮·海瑟薇确实分量不够,尽管她刚刚获得了生涯第一个奥斯卡提名,但在《穿普拉达的恶魔》中她还是完全被梅丽尔·斯特里普盖过风头。另外本片在谜底揭晓之前没有涉及鬼,与上述两作一开始就阴风萧瑟不同,因此在气氛渲染上略有欠缺。
 
不过本片在温情方面比上述两片要有分量。同样是主角没意识到自己已死,本片采取的解决方式是先于自己逝去的亲友回来引导,包括姑母、老师、爷爷等等。最有温情的还是男主角6岁时就死去的狗也回来帮助男主角,还是相当有爱的。
 
除此之外我还有另一个感受。西方人都相信人逝去后都会有完整的灵魂继续在人间游荡,甚至不知道自己不是活人,当主或者其它逝者来引导自己的时候,灵魂就会平静的升入天堂。这样的信仰的确伟大,因为它给了活着的人最彻底的精神支柱—上帝一直在看着你,你死后要背负着你所做的一切面对他。这也是西方社会的道德基础—的确比我们有效地多。我很遗憾自己没有这样一个信仰,年龄太大了,世界观业已形成。
 
6.5分。

《宿醉》

如果你想领会一下什么叫"All fucked up",这部电影是不二选择。
 
一个即将结婚的未婚夫,一个不靠谱的风流男,一个拘谨的妻管严,还有一个脑子不正常的胖子,一起到拉斯维加斯入住豪华酒店总统套房,疯狂了一夜到不省人事。
 
早上醒来,总统套房一片狼藉。三人发现未婚夫失踪,胖子在撒尿时发现厕所里有一只老虎,衣橱中多了一个啼哭的婴儿,妻管严发现自己缺了一颗牙,口袋里有一张800美金收据,窗外塔尖上插着席梦思床垫,风流男戴着医院手环,而他们的车也不知为何变成了警车。一出门他们发现有各路人马在追杀他们,而妻管严的求婚戒指竟然戴在一个脱衣舞女手上……
 
三人惊慌失措,完全无法记起昨晚发生过什么,却必须在24小时之内迅速解决谜团找到他们的未婚夫朋友返回洛杉矶参加婚礼。
 
这就叫做"All fucked up"。此片自此也有点悬疑解谜成分,不过还是喜剧为主,可谓是笑料迭出,更有拳王泰森客串。让我们跟着三个呆逼一起追寻线索吧。
 
谜题揭开的尾声进展太急了一些,但是在片尾字幕附上他们昨晚拍的照片挺有创意。7分。

《人类消失后的世界》

这是美国国家历史频道拍摄的一部很有意思的纪录片。它假设人类突然在此刻完全消失,地球将会演化成什么样。讨论的不是人类为何、如何消失,而是人类无原因无踪迹的瞬间消失后的故事。这是非常有意思的论题,西方人就是能闲着想七想八,真幸福。
 
没有人类维护,地球上绝大多数发电系统在一星期内就会停止运转,地球全面陷入黑暗。其他系统也就随之崩溃,各大城市的地铁会被地下水淹没,食物腐坏,而与人类关系最紧密的生物—宠物将会首当其冲。那些托人类洪福培育出来的小型狗是最难生存的,而那些长相最普通的狗和猫将会在吃光人类遗留的食物后重返自然。和人类第二紧密的生物—老鼠和蟑螂也被迫重返自然,过上“自力更生”的生活。随后狼、熊、狮子、老虎等大型动物也将尾随猎物光临城市,城市在大自然的威力下重唤生机。植被将覆盖混凝土地面,大楼将成为植物栖息地—没有人类活动,这一切甚至只需要不到一年时间!
 
这一切推断并非空穴来风。影片制作者们走访了几个业已被废弃的人类文明遗迹—因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露事件而废弃的城市,在20年后宛如死城,一座在泄露前刚准备开业的游乐场从未有人光顾就被废弃,20年后斑驳的摩天轮孤零零的矗立,一片凄凉。而尽管有致命的核辐射,大自然卷土重来的速度还是令人瞠目,原来的一片足球场已成为一片热带雨林。在废弃100年的美国海滨小镇,乃至废弃了600年的吴哥窟,植物早已统治了一切。
 
随后的演化将由四个主角完成:闪电引起大火、植物疯长、钢铁腐蚀、微生物繁殖。闪电引发的大火首先将城市变为炼狱,而在100-300年内,所有的现代建筑都将崩塌,包括布鲁克林大桥,埃菲尔铁塔等等。植被和自然生态将重新占据一切。而没有人类的大肆捕捞和倾倒垃圾,海洋的复兴将会更迅速。
 
你可能会想,人类的建筑和城市可能会毁灭,但是人类的智慧将永存。说不定哪日外星生命光临地球,抑或是高智慧生命的后继者将会见证人类文明的辉煌—–这都是幻觉。事实上它们的寿命将更加短暂—书籍、光盘、胶片等等承载信息的资料都熬不过一百年。想想我存储电影的硬盘和DVD,我space所在的微软服务器,更不用说我自己,在一百年后都不过是一堆尘埃—恍惚间真不知我此刻所做的事情有何意义…… 更不用说人类的智慧遗产,一切文学、哲学、艺术作品,都将迅速灰飞烟灭,因为没有能够持久的存储载体。讽刺的是,近现代文明的一切成就竟不如古埃及金字塔的壁画更长久。5000年过去了,唯有金字塔里的壁画告诉我们5000年前发生的一幕一幕。
 
女性见到钻石都会丧失理智,这在男性看来不可思议—钻石除了用来切割玻璃或晃人眼睛外没有任何使用价值,却还卖着骇人听闻的价格。近来我终于初步理解了,女性看到的是“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她们认为买了钻之就是买了“恒久远”,而这正是她们迫切需要的安全感。这都是珠宝商所营造的幻觉。
 
扯远了,回归主题。难道一切都不可避免的陷于湮没的境地?一万年后,地球上难道就完全没有人类存在过的痕迹了吗?人类一万年的文明相对于地球46亿年的历史不过是一瞬间,而让这一切湮没不过是另一个瞬间的事。那还吃饱了撑着向外太空发射什么电波?也许外星人收到讯息之时,地球上早就没有一丝人类存在过的痕迹了。
 
也许会有一两个幸存者,影片指出万里长城、胡佛大坝和拉什莫尔山可能是最后留下的踪迹,不过它们的时间也不多,就要靠外星考古队的努力了。
 
大自然将夺回人类所占领的一切。
 
The earth will move on without us.
There was life before people.
There will be life after people.
 
就是如此凄凉,就是如此无奈。人类想要证明自己存在过都注定将徒劳无功。想想这个,也许对自己的行为处事会有所影响。
 
7.5分。

激荡笔记(2001):存在即合理

九年前。计算出这个间距的时候我第一次感觉到时光在我身上沉重的脚印。

2001年对我来说是带着点跨越色彩的一年。从小乡村的初中升学到一个小城市的高中,一切所谓“城里的”东西对我还有着无数的陌生感。懵懂的我在参加完高一学期前的暑期英语班第一节课之后,才发现自己有多土。当时眼看着耳听着周围的城市学生和又胖又痞的英文老师班主任的流利口语和不太跟得上的词汇量的时候,我乖乖地计划着那之后三年的乖乖念书。

2001年的《激荡》,却已经把话题转移到了互联网上。这个三年之后才第一次进入我的大脑的概念,在当时已经迎来了第一次低潮。8848,FM365,中华网等等先驱者弄潮儿们,在模仿和尝试当中最终都消散在了历史的微尘中。

这一年我在老家的电视机里半夜看到北京申奥成功的直播。当时面对着电视屏幕里上下串动的“我们赢了!”,先是一脸茫然以为电视机信号又不好了开始跳台,接着终于明白这是在说明什么之后发了疯一样地跟着镜头里的申奥现场画面一起亢奋。我很庄重地把这一段写在了我的日记本里。这一年还发生了9.11事件,《激荡》通过9.11引出了互联网的话题,但离我回忆中的这段经历却毫无关联。一来我并没有像它所描述的那样“通过新浪网,中国网民知道9.11的时间比美国总统布什只慢了3分钟”,二来我触目惊心地回忆出我听到这个消息的第一反应是“哦也,美帝国主义出事了!”。时间没有任何感情色彩地走过,只是在时间的光影之外,我才渐渐发现年少和无知真的是一对双胞胎。

九年,中国网民从当初的三千万增加到现在接近四亿;九年,人的许多价值观和世界观也足以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面对这些的时候,我想起黑格尔说过的一句“存在即合理”。九年前过着现在看来与世隔绝,安静单纯的生活,学习用电脑打开word文档和英语单词以及句法的时候,那些最本质的原因就已经在塑造现在在电脑前打下这些文字的我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