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到欧洲城市(申根区),我觉得最值得去的,一是罗马,瞻仰雄伟斑驳的石头遗迹追思罗马帝国的往日雄风;二是巴黎,目睹欧洲王权繁荣的巅峰,流连 艺术品宝库的魅力,见证一幕又一幕惊心动魄的历史的发生地。其他的城市,除了个别的特色外,无非还是广场、教堂、城堡三部曲,严重疲劳。
我把宝贵的复活节4天放在了巴黎,我暂时想不出其他地方在这个季节值得呆上4天。不是我多爱巴黎,是巴黎的景点实在太多了。因此我有意将本文作成一个巴黎及周边景点的集中展示和介绍,供各位查阅方便,故削减旅游途中八卦故事,不过还是很长,请各位看官做好心理准备。
天气预报说巴黎四天雨,然而我们还是决定铤而走险。我们大驾光临的结果就是,巴黎洗心革面用四天的阳光来迎接我们。
要说巴黎有什么景点,相信大家都能信手拈来:卢浮宫,凯旋门,巴黎圣母院,塞纳河,了解得多一点的还能说出协和广场,荣军院,圣心堂,旺多姆圆柱,拉丁区…… 不过要论在各种纪念品中出现频率最高,堪称巴黎的象征的,甚至都用来命名奖学金的,毫无疑问是埃菲尔铁塔。
要说这个铁塔的来历,可以说它是个十足的形象工程。它是为了巴黎世博会而落成的,从而一举成名,成为巴黎乃至法国的象征.
铁塔人人都见过,不过你可曾从铁塔的裤裆下观察过它?
后文我们还有机会见到它的另一副样子。穿过铁塔后面的战神广场,有一面“和平墙”,号称是由各种文字的“和平”组成的。从其中中文的“和平”的丑陋程度来看,不难想象来自其他国家的游客们来到这里也是无法酝酿肃然的心境来祈祷和平的。
离此不远是一个法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荣军院。荣军院原先是供受伤的军人疗养的地方,如今这里长眠着最能激起法国民族自豪感的人物—拿破仑·波拿巴同志。中庭内是波拿巴同志正面像,两侧整齐横放着19世纪初让他叱咤风云的大炮。
走进正厅,我们一起来瞻仰,不,俯瞰长眠于此的法兰西民族骄傲,这个棺材据说是用7层不同的非常昂贵的材料制成。周围环绕着女神雕像,日夜守护这拿破仑。 在上层,拿破仑的兄弟,儿子,以及昔日手下的将军们,还有后来的一些带领法国取得胜利的将帅也葬于此,包括领导法军取得第一次世界大战胜利的福煦,《马赛 曲》的作曲李尔等等。
和毛主席纪念堂的口味还是不太一样的吧?
荣军院的正对面是亚历山大三世桥,是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出资建造的,以其父命名。该桥与桥对面的大宫和小宫一起于1900年巴黎世博会落成。本人记得初中 课本上有一篇课文叫《巴黎的桥》,亚历山大三世桥是塞纳河上最华丽的桥,当然还有最古老的桥,最有情调的桥,最有故事的桥,最装x的桥……
再瞟一眼塞纳河
河对岸小宫前的一座雕像。面熟不是?
底座的铭文写着:“WE SHALL NEVER SURRENDER!”
路过大宫和小宫,就走到了香榭丽舍大街,这个交叉口上有一战时的法国总理克莱孟梭像。
再往前一个路口我们见到了典型的流亡革命者形象的戴高乐。
我很敬佩近代的中文学者,能把难听的法语翻译的如此美丽,Champs-Élysées,要我翻译就是“埃里色田野”,牛人却能译为“香榭丽 舍”,Fontainebleau,要我说就是“布洛泉水”,这个bleau还真不知啥意思,既不是beau也不是bleu,哪能翻译作“枫丹白露”……
那么在田野大街终点的这个景点就不用我隆重介绍了。他是为拿破仑一生中最辉煌的战绩—奥斯特里茨战役的胜利而生的。
我们来欣赏一下凯旋门的浮雕,本别代表着出征,胜利,和攻略制作者。
门内刻有跟随拿破仑远征的386名将军和96场胜战的名字,门上刻有1792年至1815年间的法国战事史。门下有一战无名烈士墓。
爬上273级台阶,登上凯旋门,凯旋门附近星形街景尽收眼底。
这是远处的拉德芳斯广场(La Defanse),号称是新凯旋门
蒙马特高地上的圣心堂
凯旋门一线完毕,乘地铁向东,巴黎的地铁究竟是什么样的呢,充满了浪漫气息还是无比的脏乱差?给一张照片自己想象吧。
然后目睹一下古典和现代的对比冲击—巴黎市政厅和蓬皮杜艺术中心。
以及现代艺术家或“艺术家”的部分作品。
塞纳河上有一个西堤岛,上面有个建筑叫巴黎圣母院。
看到下面攒动的人头了吗?也证明了国际土鳖来自世界各地。其实我觉得巴黎圣母院不过如此,出名应该靠的是雨果的小说吧,不过其大门上的局部雕塑还是不错 的,内部人山人海,完全感受不到圣子圣灵的气息。倒是西堤岛上另一座名叫La chapple的小教堂,大大出乎我的意料。
越过西堤岛,在塞纳河的南岸,有文艺青年聚集的拉丁区,也就是部分装x和不装x的青年推崇的“左岸”的老窝。在这一区域的南端,是卢森堡公园和先贤祠。
先 贤祠里安葬着法兰西文化的骄傲,包括伏尔泰、卢梭、马拉、雨果、左拉、郎之万、居里夫妇、大仲马等等,在其间瞻仰这些彪炳千古的先哲,想象自己如果是法国 人,心中的爱国之情一定会沸腾的。这里和后文将提到的凡尔赛宫一样,都是非常好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虽然觉得爱国主义教育只是统治者维护统治的手段,但是 还是能让广大群众有归属感的。但是要做好爱国主义教育的话,还要多学学法国,尽量展示一些民族骄傲的东西,而不总是如同恐怖片一般的屈辱历史。这样只会培 养畸形的暴徒,而不是优秀文化的传承者。中国为什么不也搞一个先贤祠?我们有那么多流芳千古的历史人物。
夜幕降临,是夜游塞纳河的时候了。坐着游船,迎面吹着四月晚间的凉风,在一座座巴黎著名的桥下穿越而过,这也是许多文艺或非文艺青年大爱的电影《日落之前》里男女主角做过的事—在塞纳河上与相见恨晚的知己畅谈人生。
夜间的亚历山大三世桥
河岸边的建筑
以及在夜间散发这璀璨光芒的巴黎的象征
无比辛苦的一天就在塞纳河上结束了。
第 二天的主题是卢浮宫,卢浮宫将专文介绍。在卢浮宫和凯旋门之间有一个著名的广场—协和广场。大革命期间名为革命广场,路易十六和她的王后玛丽·安东尼 奈特,以及后来雅各宾派的代表人物罗伯斯庇尔都是在这里被送上断头台的。恐怖统治结束后,为了表示民族和阶级和解,此广场被命名为协和广场。
广 场周围由雕塑和喷泉环绕,另有8座雕像,代表法国8座主要城市(里尔、斯特拉斯堡、里昂、马赛、波尔多、南特、布雷斯特和鲁昂)。1870-1871年普 法战争后,阿尔萨斯和洛林被割让给德国,于是斯特拉斯堡雕像被蒙上了黑纱,常有花环装饰,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法国收回这一地区。当然整个广场最显眼的还 是这座方尖碑。
从 协和广场向东走,就可以到达杜伊勒里花园。这里是被烧毁的杜伊勒里宫的遗址。杜伊勒里宫曾作为路易十三、拿破仑一世、路易十八、拿破仑三世的皇宫,也是一 座璀璨的文化遗产,那么是谁把它付之一炬的呢?是垂死挣扎时绝望的巴黎公社的暴徒们。1871年5月23日,法国政府军攻入巴黎,公社当局见面临失败,下 令焚毁巴黎的各主要建筑,包括杜伊勒里宫、卢浮宫、卢森堡宫、巴黎歌剧院、巴黎市政厅、内政部、司法部、王宫(Palais Royal)、以及香榭丽舍大街两旁的豪华饭店和高级公寓楼,“宁愿见其消亡,也不留给敌人”。在这一口号的怂恿下,12名公社社员于23日晚7时携带焦 油、沥青和松节油,至杜伊勒里宫内纵火。大火燃烧了两天,至5月25日方被政府军和巴黎消防队扑灭,但宫殿建筑已被全部焚毁,只剩下外壳。与杜伊勒里宫相 连的卢浮宫花廊和马尔赞廊也被公社社员纵火烧毁,但存放有大量艺术珍品的卢浮宫主体建筑——卡利庭院奇迹般地幸存下来。他们还试图烧毁卢浮宫,如果这一暴 行得逞,那么人类的文化遗产将遭受不可想象的毁灭性打击。人类的历史反复的告诉我们,“穷凶极恶”这个词是多么的形象。穷人,或者说无产者,是没有任何后 顾之忧的,他们唯恐天下不乱,他们超越任何暴君的巨大破坏力量。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到,人类历史上最彻底最残酷的破坏都是谁造就的,我们也可以看到,当时的 法国规定财产在一定数额以上者才有选举权是多么周全的考虑。当然更好的做法是让大众都富起来,消灭唯恐天下不乱的xx阶级。
200年前的硝烟已经散去,如今这里是巴黎市民享受阳光的好去处。
穿过这座小凯旋门,我们就来到了人类文化艺术宝库—卢浮宫。卢浮宫的馆藏令人瞠目,以我的经验没有任何博物馆可与之匹敌,将专文详细介绍。
事实上我耗了7个小时在卢浮宫内暴走,才勉强把所有开放的场馆走马观花一遍,那真的不能用审美疲劳来形容,应该叫审美崩溃。
傍晚离开卢浮宫的之后,拖着疲惫的身躯我们路过了巴黎歌剧院。
这里是又一法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旺多姆圆柱。
这 是用法国历史上最辉煌的一次胜利奥斯特里茨战役缴获的1250门奥地利和俄国大炮熔化铸成的!顶端站着这次辉煌胜利的指挥者—拿破仑。这是何等的霸 气,何等骄傲,对敌人是何等的羞辱!法国人如今虽是越来越脑残,但是他们有如此之多值得骄傲的历史和遗产,不得不羡慕他们。如今的法国政权是第五共和国, 在拿破仑之后早已改朝换代数次,但是该是本国骄傲的人和事,就绝不保留的让人民去自豪。
这是圣玛丽莲娜教堂—一座独特的希腊神殿风格的天主教堂,相当罕见。
同 样罕见的还有地处流浪画家和各种夜店犬牙交错的蒙马特高地上的圣心堂。前面说过巴黎公社是一场灾难,平定巴黎公社也是一场灾难,数万名社员被梯也尔政府处 死。在梯也尔下台后,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决定在巴黎公社最后的据点蒙马特高地建造圣心堂来赎罪。这座教堂具有很强的罗马-拜占庭风格,和遍布欧洲的哥特式教 堂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站在圣心堂前眺望巴黎
就在圣心堂脚下几百米就是介个地方,也是我们巴黎城市之旅的终点站—-红磨坊。通往红磨坊的一路上可谓是风情万种,在此就不细说了…
敬请期待巴黎游记卢浮宫篇,凡尔赛篇,以及枫丹白露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