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侠前传:侠影之谜》

固定链接: http://www.saoyuying.com/2008/11/batman-begins/

本来对这类xx侠的兴致并不高。看《蜘蛛侠》的时候那个傻x自大丑陋的男主角还把我恶心到了,我把他和张铁林并列为我最讨厌的演员。《蝙蝠侠》作为xx侠家族的鼻祖,至今正宗的大制作电影已经出了6部,按照我看一个系列电影一定从头看到尾坚决不从续集开始看的癖好,连看6部蝙蝠侠也是需要下很大决心的。不过前一段上映的《钢铁侠》不错的口碑和轻松爽快的气氛,让我感觉还不错。最近风头正盛的《蝙蝠侠前传2:暗夜骑士》更是窜到了IMDB Top1。这不的不引起我的注意。

搜集信息。发现蝙蝠侠1-2是蒂姆·伯顿导演的,口碑还行,不过年代久远;3-4是没听说过的乔尔·舒马赫导演的,口碑巨烂,4更是基本砸了这块牌子。5-6(或者说前传1-2)是牛X的克里斯托弗·诺兰。

克里斯托弗·诺兰,要隆重推介。除了他出道时候的处女作《追踪》以外,他后来的部部作品都是牛X哄哄:超强的结构悬疑片《记忆碎片》,超紧张悬疑的《致命魔术》,阿尔·帕西诺主演的《失眠症》,还有两部《蝙蝠侠前传》。可以看出,悬疑紧张的剧情是他的影片的法宝。那剧情不是编剧的功劳么?诺兰导演电影通常自任编剧,这样更能把他想要演绎的气氛表达出来。hoho,牛X的还是他。

基于这个情况,1-4我是没多大兴趣,那就从前传开始看吧。既然是前传,时间顺序上排在前四部之前…没有违反我的原则。

这部《Batman Begins》大牌云集。主演是克里斯蒂安·贝尔,在这张难以形容的脸上,完全找不到21年前史蒂芬·斯皮尔伯格的大作《太阳帝国》里吟唱赞美诗的英国小正太的影子。我完全是通过名字联系起来的。配角们的来头就更不小了:迈克尔·凯恩,连姆·尼森(星战前传1里的魁金刚),凯蒂·赫尔姆斯,加里·奥德曼(这个杀手不太冷的反派Boss),希里安·墨菲,汤姆·威尔金森,鲁格特·哈尔,这些名字你可能不熟悉,但是只要看到他们的脸,你一定会大呼眼熟。至于家喻户晓的摩根·弗里曼和渡边谦则扮演了绿叶的绿叶的角色。渡边谦更是囧上加囧,饰演“影武者大师”,竟然在开头就被干掉了…… 亚洲人在好莱坞的地位。

这部电影除了反映好莱坞个人英雄主义以外,还探讨了一下正义的含义,正义与复仇的关系,这些被好莱坞炒烂的话题。既没有脱离群众的文艺化,也没有装X的让人恶心,总体感觉还可以。不过我是来自中国小老百姓,对于美国人那天生的拯救世界的使命感并不是很感冒。

蝙蝠侠的造型很酷,简约的流线型,亮黑色,在黑夜里滑翔,达到了应有的气氛。影片有个令人印象深刻的镜头,在一个多层建筑的底部往上拍摄,蝙蝠侠如天神般自上空展黑翅而降,极端大仰角镜头使画面成为抽象图案,迫使观众调适自己所在的位置,这个镜头就是追求这种摸不着北的困惑感。另有一个镜头,蝙蝠侠极富侵略性的朝镜头奔来的同时,四周绕着一堆扑翅飞鸟,仿佛即将爆炸,摄影机也快速退缩,努力想保持这股纷乱不出镜,整个电影的动感就在这样的技巧下起来了。

正是剧情和和这些出色的拍摄手法,让观众忽略了这部电影大成本爆炸镜头并不多的事实,却没有感觉不过瘾。我觉得这是商业大片可以借鉴的。这时候我想到了满屏幕金灿灿的蚂蚁和被踩烂的菊花。

看这部电影是为了看《蝙蝠侠前传2:暗夜骑士》做铺垫。

7分。

胡言乱语

昨天半夜,折腾了我三个礼拜的系统终于装好了。。。

今天可以不去公司了。。。

早上睡了个懒觉,十点半起来打包行李。

理到一半,跑去整化妆包,看到眉毛镊子,想起来很久没有拔眉毛。。。

然后坐到沙发上开始拔眉毛。。。本本就在沙发前,然后就放下镜子镊子,上来挪了一下车,然后想为拔眉毛放点背景音乐,打开开心的播放器,上面只有一首歌。

点开来听。

说好的幸福呢。。。

这首歌太虐了。。。可是我还是很自虐的一遍一遍的听。。。

说好的幸福呢?

你说过的话,怎么可以不算数。这句话里孩子气的委屈,要多久才能不刺痛。

海明威说,悲剧不是因为人的恶,而是因为犯了错。(原话不记得了。。。大致这个意思。。。)这句话写在《老人与海》的序里。

在一个大家都受伤的故事里,却没有大反派。所有的怨念要到哪里去找出口。

话说就去七个礼拜,带八个外套,十条围巾,十三双丝袜是不是有点多阿。。。行李有点满= = 但愿不要超重。。。

属于自己的一天(附《地心游记3D》)

今天一觉睡到11点。睁开眼,发现阳光直接洒在了床上。这么美好的一天怎能虚度,我要让它属于我自己。坐在电脑前面显然是最糟的选择,我要出去转转。谁说只能有朋自远方的时候才能消费?

作为百胜集团垃圾食品的忠实客户,本人午饭在东方既白。

吃过饭跳上地铁,南京东路下,钻进上海书城。上海书城的1,2,3,7楼我比较感兴趣。1楼有体育书籍和地图,旅游书籍。今天的重点是找桥牌的书。现在书的花哨程度果然和实用程度成反比,一本纸张泛黄的书,里面的叫牌体系表,无比精确详细,简直是标准使用手册,还便宜,才12.80元。而一本全彩无比漂亮的书,讲叫牌的竟然只有30多页,并且字体狂大,39.80元。真浪费,又不是买画册。当然买12.80元的。

2楼有我最爱的历史地理专区。一进门矗立在门口的竟然是奥巴马专柜。绕过。两侧躺着无数前辈的传记,从柏拉图到爱因斯坦,从凯撒到富兰克林·罗斯福,从汉尼拔到麦克阿瑟,诶,现在风头都没奥巴马大。看到了我最爱的《拿破仑传》,不是引以为豪法国人写的,也不是昔日敌对的英国人麦克林恩写的,也不是列宁主义的苏联人塔尔列写的,是德国人路德维希的版本。应该不错,虽然普鲁士也被拿破仑干掉过,但是好歹普鲁士只是德国的一部分,萨克森还是拿破仑的盟国呢,虽然它在滑铁卢也倒戈了。嗯,我想的就这么简单。看过包图借来的塔尔列的版本,充斥着社会主义教条,不能忍。但是,买回来了……我会去看么?自从上高中以后,阅读量直线下降。到了大学更甚,因为由攫取我无数光阴的电脑在。买来的乱世佳人,三十六计,隋唐演义,圣经,甚至男性美容保养,都没怎么翻过。先放下拿破仑,看看有没更有价值的书。

进入中国历史区,当道的是《明朝的那些事》。现在真是网络当道啊。中国历史就那么回事,我觉得我这程度如果不做专业研究也差不多了。杀奔包装最朴实的商务印书馆黄皮区—爱德华·吉本的《罗马帝国衰亡史》映入眼帘。这可是大牛隆重推荐过的,作为一个想要了解人类社会是怎么运作的人,这部著作是必读的。但是这个架势可吓到我了,六大卷,我全扛回家?到头来可别没了解人类社会怎么运作,多了几个垫桌脚的砖头。目光游移,一大本《罗马史》出现,作者是英国人迈克尔·格兰特,没听说过。看介绍,据说是同事拥有权威和大众读者的最佳人选,好吧,我是大众,就买这本吧。果然这本不便宜,46.00元。不过话说回来,这年头猪肉价格飞涨,书价倒是没大涨。小时候一本《上下五千年》39.80元记忆犹新,我妈咬牙才买的。现在一顿垃圾食品都不止这个价。买。拿破仑就下次见啦。

3楼,政治哲学法律财经。法律,我以前从来不会走过去的,但是今天突发奇想想买一本《拿破仑法典》回家看看,了解一下黑暗的资本主义所使用的民法的始祖是什么样的。毫无疑问这是拿破仑留给世界的最大贡献。可是没找到,基本都充斥着司法考试的书。财经,转转,果然是财经,书价明显比历史书吓人。

4楼是残酷的教育制度压榨广大中小学生的根据地,跳过。

5楼,计算机,电子技术……噩梦。跳过。

6楼,音像区。一半充斥着儿童英语,那声音不能忍。另一半倒不错,拿起一张《猫》,一翻价格,马上想起了可爱的国际互联网。放下,离开。

7楼,艺术专区。我就不附庸风雅的去翻乐谱,也不猥琐的去翻人体艺术画册,还是看看电影方面的。过滤所有理论书籍,发现昔日伴我选片的《西片碟中碟》,心中泛起一阵怀念和冲动,一翻价格,48.00元。想到了可爱的豆瓣和电子书。放下,同时发现7楼是顶楼。

狂奔到一楼付钱,罗马史和桥牌加上价值0.20元的塑料袋伴我回家。

不想回家。想看电影。想到了电脑上50多G的待看电影,得给自己找个理由来一个人去电影院。最近风行的《地心游记3D》,我一直比较想看却屡屡错过。这部要戴3D眼镜观看的视觉大片,电脑上不行,很好,杀奔电影院。

戴上3D眼镜,发现这个世界并没有3D化。仔细一想,原来这个世界本来就是3D的,我这笨蛋。快下线的片子,赶上个末班车,偌大的场内只有3个人,很好,我喜欢人少。端坐第二排,享受视觉盛宴。

这部电影的定位很清楚,3D。剧情可忽略,开头的废话简明扼要,直入主题。地心游记嘛,大部分都在地底下。剧情虽然可忽略,但是情节安排的很不错。各种自然灾害和古代恐怖生物交替出马,给主角们和观众们带来一次又一次视觉和听觉的挑战。

作为3D电影,画质、场面、立体感绝对一流,不管是废弃矿井里惊心动魄的第一人称视角过山车,还是的美轮美奂的地心海洋,还是恶心的霸王龙的口水,都非常棒。三个主角站在地心海洋前的场景,画面效果的美丽和震撼程度,至少让我从当时到现在没想到可以匹敌的影片。

全片有像样戏份的角色就三个,一对不怎么好看成年老男女上演好莱坞的邂逅和爱情,还有一个小帅哥乔什·哈切森(Josh Hutcherson)。半大不小的小子,既不眉清目秀,也不肌肉发达,但是整体感觉不错,很适合这个从头到尾流汗冒险的角色。看过他的另一部电影《仙境之桥》,其中他和小姑娘的青涩爱恋就不如这部电影的形象给人印象深刻。

至于剧情,我唯一产生过的想法就是,他们从冰岛下地底的,从意大利钻出来,属于非法入境么?签证怎么办。回来一查,发现冰岛于2008年3月20日加入申根条约。他们去的真是时候。

7分。这部电影一定要去IMAX巨幕影院看。

作为百胜集团垃圾食品的忠实客户,本人晚饭在肯德基。

属于自己的美好一天。

《即日启程》

又一部反映北京市井小民生活的喜剧电影。最近的一部类似作品是《我叫刘跃进》。不过本作的导演和编剧似乎都更胜一筹,最重要的,男主角是很有喜感的范伟。
 
范伟的中年大圆脸形象深入人心,专业演傻瓜或者老好人。本片可谓为他量身定做,所有的搞笑桥段都是他的路子:经历倒霉无比,动作奇傻无比,心地善良无比。女主角居文沛,表演中规中矩,哭的那段有点假。长相还行。
 
女主角前半段的行为奇贱无比,让我在后半段一直没办法对她产生太多好感。而范伟则是彻头彻尾的傻瓜倒霉蛋,谁也没他无辜。刘桦向来演不靠谱的角色,这次竟然演了一个关键时刻屡屡出手化险为夷的神角—色狼导演。
 
洗浴中心的监控录像在电视台播放那段是最搞的一段:“犯罪嫌疑人的嚣张程度令人发指…” 哈哈哈哈,当时就大笑出声。最雷的当属那个色狼导演的烛光晚餐,我被迫站起来看才能让自己的鸡皮疙瘩少一点。影片中还有无数市民级别的搞笑桥段,效果都不错。我面带笑容由始至终,间或笑几声。
 
7分。

《恋恋笔记本》

这部电影大概可以算是欧美正常剧情爱情片中相当不错的作品了。所谓正常剧情,就是指没有穿越时空,没有灵异玄幻,没有牛鬼蛇神的爱情片。《触不到的恋人》《美丽心灵的永恒阳光》《天使之城》等等都不在此列。

确实,此类电影的剧情要不“俗套”很难。爱情本身就是一个俗套的东西,因为人的真爱是类似的。再没有灵异玄幻的包装,我们就不要奢求此类电影的情节有多么悬疑或出人意料了。

本片的开场就很美,那湖边的夕阳风光,树影下的白色别墅,站在窗前望着湖中泛舟的人。嗯,这就是欧美爱情片所能创造出的最佳意境,我很满意。

本片的剧情也很自然。老头子给老年痴呆的老伴讲故事,讲他们年轻时的故事,希望能唤醒她的记忆。青涩年华对爱情的执着追求最终因为地位悬殊而分开,在相隔数年之后,一次偶然的邂逅唤醒了她心中的回忆。同时在自己为选择旧爱还是事业有成的未婚夫而苦恼……

这种剧情,作为爱情片,无可厚非。关键是气氛的渲染和人物的塑造。气氛的渲染非常成功,影片的结局非常感人,终成眷属,白头偕老,相爱一生,想必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这一方面影片成功催发了观众的泪腺。

男主角,执着追求,至死不渝。女主角的未婚夫,聪明开朗,事业有成,通情达理,落落大方。他们都挺有气质。唯独女主角选的不太好,长相平平,身材平平,笑声雷人……

影片的配角也给本片增色不少。例如女主角的妈妈讲述自己的往事,男主角的爸爸风趣的调侃等等。

7分。

大餐阿

今天是幸福的日子。。。

买的取暖器送来了。。。终于可以在家里不穿外套了。。。

不过也因为等取暖器错过了Allen的饭局。。。

一个人在家里煮面吃。。。

辛拉面加蛋加老爸的红烧肥肠。。。

瓦啦啦啦啦,太好吃了。。。

打滚。。。

老外不吃内脏,错过了多少人间极品美味阿。。。

《海角七号》

一个五大三粗的男人冲上来对着你说:“你难道不期待彩虹吗?”

2到不能2。当时我就想一鞋跟抡过去。
  
昨晚慕名看了一部最近颇为流行的电影《海角七号》。
  
编剧貌似想要炮制一个跨越60年的两条线索的浪漫爱情故事。但是作为全片线索的那7封情书,几乎没有一句人话,诸如“只是我的泪水,总是在涌出前就被海风吹干,涌不出的泪水的哭泣,让我更苍老了。可恶的风!可恶的月光!可恶的海!”完全言之无物,这种情书作为模板可以发给任何人。并且只对脑残无知少女有效。
  
乱糟糟的剧情和人物,男女主角莫名其妙的就上床了。他们开始脱衣服的时候我丝毫没有意识到他们的爱情有开始过。可能爱情就是这么莫名其妙,但是导演你好歹稍微暗示交代铺垫一下吧。虽然我知道在影片中他们第一次擦肩而过就注定了他们要上床。
  
但是这部电影也不是没有可取之处的。例如那个很酷的小姑娘:“情是什么玩意,只不过是玩玩而已。Honey Darling Baby,或者叫我小亲亲。喔,爱你爱到不怕死~但你若劈腿,就去死一死~喔,爱你爱到不怕死Baby,爱我请你让我疯狂一次……阿门。”
  
月琴老头:“我爱我的妹妹啊~~~~~哥哥真爱你啊~~~~~~当时你在公园里,怎么了你可知~~看见月色渐渐亮……”
  
就这两个人精彩。其他都是一帮2。尤其是男女主角,还有编导。

5分。

维尔茨堡游记

维尔茨堡是德奥“浪漫之路”的起点,也是一个典型的德国宁静城市。
 
顾名思义,它一定有个堡。在去这个堡的路上,就已经风景如画了。这是典型的欧洲的绿色。
 
IMG_2251 
IMG_2276

 
而这座城市,远望和海德堡似乎没有两样。而远处的另一座山头,有一座神秘的建筑。
 
IMG_2268 
 IMG_2303
 
而维尔茨堡这座城堡,却保存的相当完好,和海德堡的废墟截然不同。
 
IMG_2378 
IMG_2275 IMG_2294 IMG_2298 IMG_2302
 
城堡内的小广场和小花园也是别致型的。
 
IMG_2308  IMG_2311  IMG_2322
 
和谐的地方自然有小动物光临
 
IMG_2334
 
当地的宫殿也挺壮观
 
IMG_2365
 
而我更喜欢它后花园的林荫道和别致的长椅
 
IMG_2340  IMG_2345

IMG_2355

每个欧洲城市都有大广场和大宫殿,古老的桥,金碧辉煌的教堂。

IMG_2368 IMG_2384IMG_2392

而它们的市政厅通常都是这样的

IMG_2376

城内几个有意思的雕像

 IMG_2388 IMG_2391

而在堡上远望到的神秘建筑,一直耿耿于怀。地图看之,名字记之,GPS搜之,小奔杀之。发现,一小教堂而已。

IMG_2410

《名侦探柯南剧场版12—战栗的乐谱》

柯南剧场版的剧情在本作达到低谷。
  
不过本作似乎力推音乐—的确挺好听的,尤其是结尾部分,秋庭唱歌,画面切换到新一和小兰在河边的那段,感觉还真不错。片尾曲不错。
  
但是其他部分的音乐也就一般了,算好听,完全称不上阳春白雪。并且秉承柯南粗糙画风的传统,音乐和手型口型在制作时基本不考虑搭配。还是《听见浪涛》花费半年时间把画面和手型对上值得称道。
  
剧情很烂。凶手的动机和手法都极度可笑。并且揭露凶手的时候没有悬念揭开的快感,因为觉得哪个都一样。并且情节极度不靠谱,例如用人嗓发出单一频率声音拨号,完全不考虑周围空气扰动和人发声的能力,非常雷。
  
6.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