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了我吧

发胖的前兆很明显的。。。

中午拿的水果和糕点,一两点的时候就想吃了。。。

胃口上升趋势带动体重上扬。。。

今天一如既往的坐着打字。

突然闻到一股清香。。。

虽然有鼻炎还是很灵敏的鼻子立刻识别出来是苹果的香味。。。

苹果在桌上羞红了脸,挑逗偶说:

主子,请享用。。。

偶咽了一下口水。。。

苹果继续说:

主子,吃了奴家吧。。。

偶再忍。。。

苹果朝偶媚眼:

奴家很棒的哦,主子要不要试试看。。。

偶看一下表。。。还有四个钟头要上班。。。继续忍。。。

苹果逼出一汪眼泪:

你嫌弃我了吗?

偶最受不了这一套了。。。心软没有办法。。。

就把它吃了。。。

泪。。。是个坏苹果。。。我说味道这么重呢。。。

雷文就是这样写成的。。。

当小三的经历

今天看到那个地铁见闻的投票,让偶想起自己很寒的一次经历。

那天大概是晚上十一点多,一般我不会这么晚给家里电话的,但是因为有事找老妈还是打了回去。

电话半天没有人接。我就挂了。

当时还住寝室的,然后就熄灯睡觉了。

没想到过了半个小时左右就有一个陌生的电话号码打过来。是个中年大妈的声音。

问我刚才打电话找谁了。

我纳闷了,我没有打过这个号码。

偶:我没有打过阿。

大妈:你打了一个座机号码。

奇怪了,我只给家里打了电话,她怎么知道。

偶:我只给我妈打了电话,有什么问题吗?

一头雾水,莫名其妙,外加有点担心。不是家里有事吧。。。

结果那个大妈就怒了。。。

开始教训我,你妈怎么养你,你嘴巴怎么这么贱。。。

我寒。。。我说什么了。。。从来都是很有礼貌的小孩。。。

但是还是修养很好的问,我说了什么不礼貌的话了?

然后她更怒了。

你刚刚说打电话给妈的什么意思,你年轻又怎么了?

开始大骂偶没有家教,没有道德,不知是什么人养大的。。。

我莫名其妙的被骂了一通。

后来突然想明白了。。。翻出通话记录,看到我前面一个打家里的电话拨错了一个号码。。。

睡一个寝室的师姐帮偶分析。。。

这个女人不相信自己老公,看到半夜的陌生电话就很警觉。

之前肯定已经拷问了老公半天问不出啥。

所以故意拿个其他的手机来打我电话。

我一接,是个年轻小姑娘。立刻就坐实了他老公的罪名。

我还火上加油的说是打给我妈的。听在她耳朵里就是骂她年纪大,都可以做我妈了。。。

糟糠最恨的就是小三有自己没有的青春。。。

所以一下子就引爆了炸药。。。

我郁闷。。。就是拨错一个号码,然后被这么恶毒的骂了一通。。。

还有朋友建议我,要是她再打你电话,你就干脆装她老公小三,气死这个蛮横的女人。。。

我想想,还是觉得这个女人太可怜。。。

如果她老公没有前科,她也不至于变得这么草木皆兵。。。

信任危机不是一个人的责任。。。

难以想象,这样的两个人还要在一个屋檐下过下去,折磨到老。。。

日子

日子像哗哗的流水。

不,日子像条小溪,又流到了一个狭窄的出口。急促而慌乱,带着低喘和动荡,开始回旋和打转。

最近听到的和经历的都是坏消息,无论是工作上的那些破事儿还是朋友或这或那的消息。自己这几天也有些失魂落魄的感觉,时而开心时而郁闷,幸好新的住处还好,住下来相当满意。

Jay的魔杰座发售快半个月了,了熟于心的旋律却在这个有些过于冷的秋末初冬显得过于烦躁;Inzaghi还在为红黑米兰进球让人感动,但我却总是在一次次的不安中为他高兴;Chelsea尘封四年的主场联赛不败纪录被破让我扼腕,醒来之后我渐渐明白这其实也不过是历史中平凡的一天,而历史本身则让人热血沸腾;感情顺顺利利,工作磕磕碰碰,但似乎都在朝着前方蹦跳。

我喜欢的你们,在慢慢地变老。而我也是。

今天ICS频道的everlasting favorite还在播Backstreet Boys的专题,一个星期前的晚上,出于偶然我第一次看到这个节目,就是他们的专题,那是第一集,当时非常开心地看完。今天回家到了快七点半的时候神经质般地打开电视调到这个频道,居然刚好又是他们。本来有些阴霾的心里顿时被打了一针强心剂一样。

这期讲他们的环球旅行,坐着属于他们的专机,一架Giant Bird一般的波音767,环游五大洲宣传演出。看着影像里涌动疯狂的人群和他们熟悉而模糊的身影,莫名地感动。可是那个时候仅仅是1999年——我读初二。刚刚好是我开始听他们的时候吧,有天傍晚,周末,回家的路上,在一家音像店驻足,买的第一张专辑,就是那张红黑色包装的Backstreet Boys专辑。带回家之后,用问好友借来的单放机,边听边写物理或者英语作业,在无数个黑暗的夜里面,它们是除了台灯之外陪伴我的唯一伙伴。

现在想想那个时刻,中国小乡村一个小楼上的房间里,不知该如何修饰的我听着他们的声音,伴着Larger than life的节奏热血沸腾忘乎所以的时候,他们在东京澳大利亚开普敦的游轮飞机或者舞台上也发着同样的声音,台下是和我一样热血沸腾忘乎所以的人群。有种熟悉又陌生的感觉。

那盒磁带还在我那个房间的书桌抽屉里吧,几年不听了,他们几乎伴我度过了整个中学时代。而当年的那个男孩组合,也难觅踪影,当爸的当爸,结婚的结婚,即使在一两年前还约莫有过一些消息,然而的确,属于他们的时代已经快远去七八年了。

而日子,还在流。

紫毛猪

礼拜五去整头发,神经一短路就给同意染成了紫色。。。

完了就有点郁闷。。。

如果染一簇是个性,染一头是疯狂的话。。。

那像偶这样染一半就是没品了。。。

这次跑来南京,andy又不在。。。然后给我推荐了他们店里的新总监。。。

比上次给我烫福娃头的还不如。。。

看着这分布显然没有品位没有格调的紫色。。。我郁闷了。。。想念andy。。。

这个还不是最郁闷的。。。郁闷的是那个号称巨贵,我的VIP卡都不能打折的染发膏居然是褪色的。。。

洗了两次脑袋之后就开始呈现出漂白之后上色之前那个恐怖的黄灰色。。。

今天早上在地铁里遇到Kelvin。。。

他说,我刚刚看半天有点像你。。。还在那边想这个大妈皮肤很好。。。

因为褪色的不均匀,头发变成了花白的效果。。。

的确很像大妈自己染发染的不均匀出来的样子。。。

极其郁闷中。。。以后再也不要别人碰我头发了。。。

今日食谱

周末又采购了一个周的菜量,一边督促自己下班回家做饭吃,一边也赶走了不知晚饭在何处的迷惘。
 
第一个,炒生菜,随便炒了下,味道还不错,只是蒜片处理得实在不好,外观上抵消了很多食欲,下次尽量改正,可以试着搞个蒜泥生菜。
 
第二个菜,在小文的建议下炒了豆角胡萝卜和肉,不得不说,以前从来没有想过如此搭配,本来打算拿那根剩下的胡萝卜生吃来着。虽然这道菜出锅时的样子和我的想象有非常大的差异,但仍旧得承认,看起来红红绿绿得还不错,而且味道也很让我满意。以后可以继续这样搭配
 
总结,豆角没被炒焦,算是进步了吧。并且很荣幸地尝到了小文第一次做的排骨,吃得很饱,很满足 ^_^
BTW:今天炒两个菜都没动过醋瓶,是不是下次该改变下呢,不然醋会用不完的……
 

《麦兜故事》

100%香港制造。你能想到什么?无间道里痛苦的卧底,吴宇森动作片里的白鸽,每句台词都拖着港式尾音的肥皂剧,还是造型布景无比拙劣的武侠片?《麦兜故事》将带给你全新的体验。
 
其实话说回来也不奇怪。香港最核心的文化是什么?黑社会枪战,拖泥带水的言情,还是飞来飞去的武打?是市民文化。香港是由市民组成的社会,大家都是小市民,小市民的梦想就是发大财,孩子有出息。每天的生活就是上下班,赚外快,小投资,挤超市,带孩子。大家都有小市民的市侩,也都有小市民的智慧。这就是《麦兜故事》的灵感来源。
 
以一个凡人麦兜的回忆和自白为视角,从自己诞生开始回忆,讲述一个平凡香港人的梦想,生活,经历。影片采用纯朴的动画风格,情真意切,又幽默风趣。影片的开头就能让你深深地感受到这部片子真切的气氛。幼儿园,我们童年的天堂,如今回首,虽然幼稚可笑,但又感慨万千。麦兜的幼儿园,有着可爱的小朋友,做着明星梦的老师,古怪的校长,大家上课,做游戏,表演节目,一个个细节都那么真实,清晰可见本片编导的诚意。当然,给我们最直接的感受还是,捧腹大笑。哈哈哈哈,这片在这方面绝对不会辜负你。
 
麦兜的妈妈,和广大的香港市民妈妈一样,每天忙忙碌碌,做着发财梦,过着无奈的生活。但是生活的历练使她勇猛无比,看看那段模仿FC游戏的“坚强生活”,不能不拍案叫绝。殚精竭虑的赚钱,开了个教授“纸包鸡包纸包鸡”烹饪工艺的网站。看到这里,一个市民妈妈的伟岸形象已经跃然于屏幕上了。
 
而麦兜童年的回忆,则更能引起我的共鸣。麦兜想要妈妈带着去马尔代夫玩,智慧的妈妈带麦兜在维多利亚湾度过了快乐的“马尔代夫一日游”;麦兜想尝鲜吃火鸡,怕打针,乃至他们的普通话的口音,等等等等,无不令我的嘴角扬起会心的微笑。
 
然而随着影片的发展,麦兜开始长大,开始要像每一个孩子一样承载家长未完成的梦想,气氛逐渐开始透出一丝无奈。每一个人都希望发财,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出息,然后命中注定的,大多数人都将是凡人。影片的最后,成年的平凡的麦兜站在海边,想起的童年往事,想起了自己的妈妈,也想到了自己曾经为梦想的努力。最终,自己还是无奈的成为一个凡人。这个世界还是由凡人组成的,想明白了,也就那么回事了。
 
全片的背景音乐都改编自世界名曲,既些许耳熟,十分动听,又非常符合影片的气氛和意境。还有就是配音实在太绝了,那广东口音的孩子们的普通话,惟妙惟肖。
 
影片蕴含和表达的远不止这些,由于我的领会和表达能力有限,这里说的有点乱。总之这片是一定得看的,即便你不愿意多想,你也一定能捧腹大笑。
 
8.5分。

超能力

好像看过超人总动员的都会想象一下自己想要哪种超能力。。。

今天下午和小红讨论这个问题。。。

他想飞。。。

偶也是。。。

然后开始讨论要飞哪里。。。

偶很米有志气的只想到早上可以睡懒觉,然后起床直接从窗户飞进办公室。。。呵呵,飞过大门的时候偶会出示一下胸卡滴。。。

BI的同事不要开着空调就把 窗关死,好歹六个洞透透气哈。。。

《钢琴课》

即<The Piano>,又译《钢琴别恋》。这部新西兰电影和《霸王别姬》分享了1993年的金棕榈奖。名字含有“钢琴”的电影有好几部,钢琴教师,钢琴课,钢琴师,海上钢琴师……
 
这部《钢琴课》可以说是最focus在钢琴上的一部。全片贯穿始末的是本片原创,后来广为流传的钢琴曲<The Heart Ask Pleasure First>,曾经见过N多地方台盗版此曲。另外还有许多动听的钢琴旋律。
 
影片的画面也很不错,新西兰的大海,海滩,丛林……
 
至于情节,也不能说平庸。女主角哑,钢琴是她唯一的爱好,也是她心灵的归宿。可是她带着心爱的钢琴远嫁新西兰,丈夫却嫌钢琴笨重,就遗弃在海滩。她唯一宣泄的渠道也被阻隔了,直到丈夫的土著仆人头头柏帮她重新触摸到了最爱的钢琴…… 后面的发展就不说了,自己看吧。虽然比较匪夷所思,但是在一个哑的,生活苦闷的,钢琴是唯一心灵伴侣的人来看,后面的情节发展似乎也可以理解。
 
本片的另一大特点是,这是第一部我看到的性爱画面中男的身材相当丑陋,却又能感到画面美的电影。不得不说是摄像的功力。
 
总而言之,这是一部视与听的电影。尤其是听。喜欢钢琴的朋友不容错过。一起感受在白沙海滩上伴随着浪涛拍岸的演奏吧!
 
7.5分。

《死亡诗社》

这部电影,我觉得拿到中国来公映更有意义,然而我又觉得大部分中国人未必会觉得它好看。因为我们觉得所谓自由和诗歌都是无病呻吟的东西,我们生活的原动力是买方买车,我们是没有独立人格的人。事实上它在美国也是票房毒药,没有深度悬疑,没有惊险爆炸,没有浪漫爱情,没有激情做爱,但它也不是让人看不懂的电影。它就是一部自然的,春风化雨般的追求思想自由和欢乐的电影。
 
什么是思想自由?我觉得不管怎么定义,前提一定是独立思考。人要学会独立思考,这句话我从小听到大,但是没有任何感悟,因为教我们这句话的人压根就没想让我们真正学会独立思考,他们口中的“独立思考”是考试不偷看别人,仅此而已。直到有一天,我听到了“老罗语录”。除了捧腹大笑之外,他给我带来最有价值的启示就是独立思考。我方才从根本上意识到,从小对老师和家长的盲从是多么的愚蠢。虽然从小我也不是省油的灯,但是那是出于故意的忤逆,而不是独立思考的成果。“老师”在几乎每个中国小学生立心中扎根,那就是正确的代表,权威的代表,服从的对象。
 
影片中的这所高中,气氛传统,教规森严,意在把每个学生都培养成传统模型的精英,正如校训所说:Tradition, Honor, Discipline, Excellence。这四个词虽然都很雅,但是也都很压抑,从中无法看见自由和独立的影子。 Mr. Keating的出场似乎就预示着一些不同,罗宾·威廉姆斯那张有喜剧色彩的脸和神态就与学校其他面色严肃僵硬的老头子格格不入。果然,他带领大家到校史走廊,聆听前辈的箴言;他带领大家撕书,摈弃文学的教规;他带领大家站到课桌上,看不一样视角的世界;他带领大家在院子里自由踱步,走出自己的步伐;他带领大家在课堂上摈弃一切条条框框和干扰,呐喊出内心最本源的激情。
 
看许多控诉和讽刺的美国电影,一想到自己的国家,就会感到由衷的可笑。他们认为不应该教授分析诗词的方法,我们甚至连现代文阅读的主观题都有标准答案;他们认为不应该一起在学习如何欣赏诗歌,我们在一起背教参的注释;他们至少知道诗歌是人类表达感情最贴切的方式,我们觉得写诗的人都有病。
 
我们还不如这所高中,我们培养的不是传统绅士,而是精神被阉割的顺民。影片中Neil的家长,就是千千万万中国家长的模版,我们的家长有过之而无不及。并且,Neil最后会选择自杀,正说明他内心追求的梦想遭到强烈的压制,从而走投无路释放自己。而我们呢?我们中的大多数人甚至不知道自己的梦想是什么。实现XX主义?那是说假话说到自己真的怎么想都忘了。有房有车?那正是最地道的顺民。当然,顺民是一种选择,但不是所有人必须的归宿。
 
在影片中,我们除了见到风趣的罗宾·威廉姆斯,还看到了青涩年华的伊桑·霍克(即片中的Todd Anderson,此片拍摄于1989年),想想他在《爱在日落黄昏前》里的魅力男人形象……
 
看这部电影很容易联想到《心灵捕手》和《放牛班的春天》,我觉得本片不能看作是这两片的结合,本片似乎更直接的表达了追求独立和自由的思想。
 
让我们一起来读几句影片的经典台词吧:
 
Gather ye rosebuds while ye may, Old time is still a-flying: And this same flowers that smiles today, Tomorrow will be dying.
 
We don’t read and write poetry because it’s cute. We read and write poetry because we are members of the human race. And the human race is filled with passion.
 
poetry, beauty, romance, love — these are what we stay alive for. That life exists and identity, That the powerful play goes on, and you may contribute a verse. 
 
Just when you think you know something, you have to look at it in another way. Even though it may seem silly or wrong, you must try! Now, when you read, don’t just 
consider what the author thinks. Consider what you think.  (咱得教参编者该学习这句话)
 
Most men lead lives of quiet desperation.
 
the difficulty in maintaining your own beliefs in the face of others. we all have a great need for acceptance. But you must trust that your beliefs are unique, your own.
 
Two roads diverged in a wood and I, I took the one less traveled by, and that has made all the difference.
 
I always thought the idea of educating was to learn to think for yourself.
 
最后一句,简单明了:Seize the day, boys. Make your lives extraordinary!
 
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