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森堡一日

一天时间游了卢森堡,不幸下了一天的雨…… 不过对于我们惯用休闲游策略的人来说,这也算不上什么大不幸了,只是导致照片比较差。
 
先去了卢森堡北部小城维安登,有个城堡,还是遇过曾被流放的地方,虽然我们没去雨果故居,但还是看到了一些以维克多·雨果命名的店。去了维安登的城堡,我们再次在无意中选了一条人迹罕至的小路上山,不过偶尔爬爬山还是一件挺开心的事情。我一向不是很喜欢这种石头质的城堡,看上去是个不错的要塞,但如果生活在其中,应该比较压抑吧,尤其是在古时候人工照明不好的时候,那么大的城堡只有那么些小小的窗口。厚厚的石头墙隔开了外面的世界,遇到阴雨天,一切都沉沉的。不过从外面看起来,如此厚实的建筑确实让人觉得可以依赖。
 
   
 
   
 
   
 
   
 
 
在城堡下的小教堂,看到了现代派的彩绘玻璃和建在二楼的管风琴:
 
   
 
   
 
告别了城堡,开车到达卢森堡市的时候已经过了下午饭的点,幸好这个季节欧洲天黑得晚,让我们可以在丢弃了原有计划的情况下还可以比较休闲得欣赏卢森堡首都的峡谷和市中心。能在距离市中心如此近的地方有这样的大峡谷,应该是卢森堡的特色吧?虽然在这里找厕所的经历让我们颇为不爽,但这个峡谷还是不错的
 
   
 
   
 
   
 
   
 
 
 
 

那些花儿

作品一: 应该是出自我的手 

作品二: 文字是luosheng写的,图么,好像也是luosheng画的,比作品一档次要低一些,啧啧。 

终于开始陆陆续续整理电脑里学生时代的印记,把那些花儿一样的年代压缩,打包,刻盘,封存。把今后的路,在一个个空白的文件夹中铺开,人生于是又要朝前迈出坚实了一步或者几步了。

而这两张作品,仅仅是为了纪念2005年3月30日的一堂物理课。这个日子没有半分的特别,只是因为,它在某种意义上,代表我们花儿一样的青春。 

终于有时间来写偶滴首尔游

哦,第一天下了飞机,想到这个机场拍过那么多的飞身追女主,追到或者追不到的戏就兴奋了一下下。。。
去hotel的路, 沿着汉江。。。
看到大桥,立刻想起来《这该死的爱》滴开场。。。哦,有mm从汉江大桥上跳下来哦。。。然后rain一皱眉头很不耐烦的跳下去救人了。。。
于是很high的跟边上昏昏欲睡的爆思说,噢噢噢,我知道这个桥。。。然后被bs的看了一眼。。。暴思彼得同学以他十二次来韩国的老江湖身份,轻描淡写的说:这条河上有十九座桥。。。少见多怪的某人立刻噤声。。。缩到一边继续自己低调的high。。。
 
第二天继续在出租车上,追问韩国同事,六十三大厦在哪里。。。
看过《my girl》的都知道经典的六十三大厦吧。。。
 
然后看到那个金色的写着i love my life i love my dream  的金色大楼的时候又high了一把,跟一边忙了一天昏昏欲睡的暴思说,这个曾经是韩国最高的楼哦。。。
然后继续被bs。。。暴思以一脸你是不是从上海过来的表情说,环球金融中心好像有一百多层。。。这个楼对我来说不是很impressive。。。
然后和前座受到打击的韩国同事一起默。。。
 
应为这个极其紧张的service。。。每天会酒店忙到睡觉米有时间出去。。。
但是以在出租车上对这个城市的认识,以下几点非常印象深刻。。。
这个城市非常干净。。。
韩国人非常爱车。。。所有的车都是光亮可鉴的。。。
韩国人和德国人一样的死板。。。所有的车不是黑色的就是白色的。。。据说彩色车在这边是卖不出去的。。。
韩国人只用韩国车和德国车。。。
基本不见美国车,完全没有日本车。。。
韩国gg人手一个hand bag。。。韩国同事甚至建议我可以给男朋友或者老公买一个。。。 默。。。
 
忘记带相机。。。忘记带手机充电器。。。
完全没有拍照希望的某人继续默。。。
 
暴思说明年春节后还要偶follow up这个客户滴。。。所以下回再拍照片好了。。。
 
 
 

白色巴黎 (二)

卢森堡归来,继续写巴黎休闲游。
 
话说我们从埃菲尔上下来,和拉里会合后,一群人都已经饿极了,冲入一家炸鸡店,席卷了仅剩的几个烤鸡翅,大概老板很高兴终于有人来解放他,送了我们两罐可乐。绝望中终于发现路边还有开着的超市,五个饥饿的人有救了!回到旅馆围着床拉开野餐架势,在很迅速地解决掉食物需求之后,又很迅速地解决起了打牌需求。虽然按常理来说我们的状态应该撑不了多久,但没想到精神的力量继续一发不可收拾,当我们终于坚持不住时已经是早上六点了…… 本来打算半小时之后出发去卢浮宫排队的,没想到一睡睡到八点半……
 
卢浮宫的状态比我们估计的要好,或者是因为我们还是算比较早的吧,基本没有人排队。卢浮宫,大概是全世界爱好艺术的人的天堂吧,但对我这样对油画和浮雕都没有研究的人来说,更吸引我的还是这座华丽的建筑本身。走在卢浮宫里,我就会想象哪些装饰是本来就有的,哪些是成为博物馆后改的,只是这些我也无从得知,只能自己瞎猜。但许多房间的风格都截然不同,估计没有多少是本来面目了吧,大多都是被改造了配合博物馆气氛的。所以,我还是先贴几张卢浮宫内部建筑图吧:
 
   
 
   
 
   
 
   
 
   
 
   
 
 
好吧,接下来不得不说的,卢浮宫里的展品,见到了蒙娜丽莎,但是那画好小,很多人都围在前面举着相机拼命拍照,仿佛排到了蒙娜丽莎才能证明自己曾经到过卢浮宫?鉴于人实在太多,就没去凑那个热闹了。但还是拍到了几个以前知道的艺术品的,断臂的维纳斯,还有维纳斯前拍照的人群:
 
   
 
  
 
还有我们一群人坐在维纳斯边上一边看别人拍照一边等待拉里的傻样,一直坐到被警察模样的人撵走,汗啊……
 
   
 
   
 
 
接下来可说的还有汉谟拉比法典原版:
 
   
 
总的来说,在卢浮宫里逛的还是比较郁闷的,对一个博物馆来说,所遇的说明全是法语,这是多么郁闷的一件事情,再次感觉自己变成了文盲,并且连企图了解这个艺术世界的尝试也失去了可能。不禁让我想到中国的任何旅游景点,几乎都以有英文说明为荣,或者说提供英文说明已经成为一种习惯。仔细想想,中国确实是太急于让世界了解自己,总是迫不及待地要将自己的东西展现给外国人,迫不及待地想表现我们的友好。
如果有一天,中国的博物馆里能放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宝物,并且非常牛得只有中文说明,即便这样还有无数外国人涌来观看,而我们可以大方地每月一天不收门票,这是多么令人向往的景象啊~
 
从卢浮宫出来,沿着塞纳河奔向巴黎圣母院。这座哥特建筑的气势比不上斯特拉斯堡和科隆的大教堂,但仅仅因为雨果的作品,这是我在巴黎最想来的地方。环绕教堂一周,并在教堂后的长椅上休息了一炷香的时间,期间还和拉里同学探讨了古代喷水池的技术原理,并把这个课题留给他当家庭作业。
 
   
 
   
 
完成了这最后一个景点,我们打算从巴黎撤离了,经历了停车场的有惊无险和寻找中国餐馆的失败,我们终于在下午三点来到一个叫“野牛”的印第安风格餐馆,五个人点了相同的套餐,风卷残云般吃完了一天中唯一一顿热饭。返回路上遭遇爆胎,还好遇到了热情的美国大兵帮我们换轮胎,得以让我们在半夜快要一点时回到家中。扫荡冰箱,睡觉,第二天还要上班……
 
巴黎之行到此就圆满结束了,那一副有六张王的德国扑克牌,从此就在我们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回忆~
 

路盲科隆波恩游

本次旅行还是很惬意的,除了本人的方向感稍微差了这么一点点。。
 
补充点照片以外的事情。
 
KÖLN
听很多人说,就算你看了N多教堂,走出科隆火车站,还是会被迎面而来的大教堂所震撼。
很可惜,我的第一感觉是——啊?就这样?
当然拉,跟天气也有关系,我每次出去第一天总归要下雨的。。。还好这次雨不大,全程都没有撑伞。
我个人觉得科隆大教堂的魅力不在于远观外形,当爬完了509级台阶,再抬头,看是怎样的结构支撑起了这样的顶,才会很震撼。
 
计划赶不上变化,这是科隆站的第二感想。
本来是打算去巧克力博物馆和香水博物馆的,结果去的是LUDWIG和WALLRAF-RICHARTZ。
前者里面有毕加索,后者号称最好的收藏13-19世纪艺术的博物馆。
于是本来的腐败游就变成了文艺游。
 
LUDWIG比较先锋,尤其下面两层,让人不由感叹艺术家的脑子就是天马行空。
后者可以说是被对面香水博物馆的工作人员送过去的,她叫我半小时后再回去,我就转进了对面WALLRAF-RICHARTZ.
因为走得有点累,我坐在楼下"Rembrandt, a boy’s dream"展厅的沙发上,假装研究旁边的画册,结果工作人员走过来跟我说你看到伦勃朗了么,那边有三副很珍贵的画像云云。
被当成土鳖了。。。
这是我第一想法,于是我站起来仔仔细细地把那展厅里每一幅画看了一遍。囧。
离开展厅前那工作人员又来问我你去过其他展厅了么,我狂汗,想这大叔是不是管得多了点,答曰没有,我先来的这一层。
他说你可以去拿相机,楼上都能拍照的,楼上有伦勃朗有梵高有莫奈。。。
最后我才知道这位大叔是缅甸人,看了看展厅里,尽是西方人,怪不得看到我这唯一的亚洲同胞那么激动。。。
 
WALLRAF-RICHARTZ最灵的一个地方是顶楼的某面巨大的玻璃——暂且称之为窗。
那窗正对着大教堂,窗上粘着大教堂的说明,以及18世纪大教堂广场的样子。
窗前面放着GUEST BOOK,再往后一米有沙发和椅子。
没想到他们用这样的方式把教堂作为展品之一,很赞很有FEEL.
 
BONN
波恩中心城区比科隆小很多,不用地图都可以。
说实话,西德选波恩做首都还真是出乎意料——这城市根本就不像首都嘛~
如果贝多芬是出生在科隆,很难想象他能在那样的环境里写月光这样的曲子。。。
 
最后
IC很不靠谱!去也晚点回来也晚点。。以后还是多花点钱坐ICE好。。
科隆真是啥样的人都有啊~广场上频率最高的声音是“啪”和“WOW”,前者是年轻人玩滑板的声音,后者是球迷发出来的。
我在教堂门口看到法X功的脑残了,真的超级脑残,明明是自己自残,还非说是被XX残害的,还好没多久就被警察和谐了。

重温《罗马假日》

在前往罗马前夕,特意重温一下《罗马假日》。
 
不多说啥了,半个多世纪前的电影,简单的情节,明快的节奏,在今天看来依旧那么舒心,却一点也没俗套的感觉。
 
这首先得益于奥黛丽·赫本天使般的气质,无论情节如何,有她在的地方绝对不会有一丝俗的气息。公主正装的典雅,长发的美丽,短发的靓丽,结尾头饰的脱俗,仿佛在说,无论如何包装,奥黛丽·赫本都能放射出不同风采的光芒。
 
再得益于格利高里·派克的高大潇洒,以及美国人不羁的语言和性格,但又包容着充满真爱的心。
 
以及台词和场景的设置,没有一句废话,没有一句做作的话,没有一句I love you。但是两个人的爱情已经感染了全世界好几代观众。
 
古罗马竞技场,真实之口,当年他们欢笑的地方我要一一走过。
 
8.5分。
 
杀奔罗马!

白色巴黎 (一)

从布拉格回来的原班人马在经过短期休整后,上周末又杀往巴黎,这也许是最多人向往的城市。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法国巴黎也是我最想去的地方。
 
周五下午翘班两小时,本来打算火速冲向德法边境的,没想到我们一群人天生就是休闲游坯子,拖拖拉拉去加油,还去了两家超市终于备好了补给,包括一副非常重要的扑克牌。等到离开我们小镇的时候,已经是晚上七点钟了。在车上解决晚饭,路遇暴雨,还有法国数不完的收费站…… 到旅馆已经是半夜。
 
一群人在一起总是会没有任何抵抗力,虽然大家都知道最好早睡,但还是打起了牌,我终于在两点多坚持不住去睡了,剩下四个人坚持打到了四点多,赞一下~
 
第二天大概八点左右起床,记不清了,继续用各种小点心随便填肚子,开车出门,找停车位,找地铁站,买票换车去凯旋门,这样一折腾,见到凯旋门时已经是中午了。不过来到巴黎的心脏还是很兴奋的。花了9欧爬凯旋门,小贵。不过站在高处俯瞰巴黎,确实觉得它很美。见到的建筑基本都是白色的,淡淡的,很精致,美丽的浮雕,镂空的阳台栅栏,还会有几盆非常鲜艳的花做点缀,而且感觉每个建筑都是独一无二的,很耐看。
 
继续说凯旋门吧,很大,但是非常精致,看得出每一个细小的角落都是经过精心设计和仔细雕琢的,可惜现在手头只有一张曝光过度的照片,无法展现它的美丽。
 
 
细节:
   
 
凯旋门里的环形楼梯:
 
凯旋门上俯瞰白色的巴黎,星形的街道让人想到五角场:
   
 
远处的埃菲尔:
 
凯旋门下来就是走鼎鼎大名的香榭丽舍大道了。初次听到这个名字的时候,以为是个风景如画的美丽街道,后来才知道原来因为这是巴黎的购物中心,也是很多人向往巴黎的原因。虽然是个购物天堂,但这条街还是非常美丽而宽阔的,单是散散步也让人觉得很舒服。路过LV旗舰店,不过没有进去。
 
 
某人买了Prada的太阳镜回来,算是收获最大的吧。可惜我是周一回来才有人托我带瓶香水,一步之差,让我的第一次香街之旅无果而返。
 
在香街上靠近凯旋门的地方吃了人均20欧的中饭,是某攻略中推荐的餐馆和套餐,但说实话,我并不喜欢那肉的味道,反倒是土豆泥很好吃。但看在我们已经两顿没吃正常饭的份上,还是把盘中的三种肉都消灭干净了。
 
沿着香街走到另一头,便是同样鼎鼎大名的卢浮宫了,《达芬奇密码》的风靡让更多人对卢浮宫着迷,但我们对卢浮宫的第一印象则是它前面的大池塘,习惯休闲游的我们就停在这个还没见到卢浮宫真身的地方,坐在池塘边上看水鸟和鸽子。
 
   
 
 
摆脱了池塘的诱惑,再往前走走就能看到卢浮宫的一角了:
 
   
 
   
 
 
卢浮宫博物馆的正门,巨大的金字塔圣杯,回来才发现我无意中拍到了一对正在接吻的恋人,哈哈 ^_^
 
   
 
   
 
在进行了对卢浮宫外观的膜拜之后,走出城门就是塞纳河。发现欧洲几乎每一座有名的城市都与一条重要的河连在一起,河在欧洲的文化里比在中国重要多了吧。德国的莱茵河,布拉格的伏尔瓦塔河,巴黎的塞纳河,有些河甚至比城市包含着更多的象征。贴几张塞纳河上的桥:
 
   
 
   
 
   
 
饱览了塞纳河的风光之后,在河中小岛上略作休息,便奔赴巴黎城除了埃菲尔之外的第二个制高点:圣心大教堂。在凯旋门上第一次见到它,不禁想到了泰姬陵。站在教堂前的广场上俯瞰巴黎城,回头便是下光中的圣心,真觉得这座神圣的教堂像是沐浴在上帝的光辉中,守护着这座城市。有点可惜只是走马观花,没能进到这座罗马加拜占庭风格的建筑里。
 
   
 
   
 
从教堂下来,四人分了两个热狗,并且还是边等地铁边吃,可见我们对于夜爬埃菲尔的热情有多么高,下了地铁刚好看到整个铁塔都在闪光,整点才有的表演:
 
   
 
不闪的时候,蓝色的埃菲尔,不知是不是因为有夜幕的笼罩,坐在塔下,让我觉得这是巴黎最浪漫的地方。
 
   
 
   
 
   
 
 
本来以为可以自己爬上塔的最高点的,排了一个小时的队却发现现在不能自己爬了,只能坐电梯,让人不得不想到东方明珠……
于是我们上到了第二层,在塔上遇到了第二次闪烁表演,还有巴黎的夜色,可惜没有坐在塞纳河边吹吹风。
 
   
 
   
 
   
 
猛然发现已经写了这么长,今天就到这里吧。
 
写得有点作,还有点像小学生作文,介意的人请绕行,不介意的敬请期待下回分解
 
 

有空去看看贾樟柯吧

每个人的长大,都有着些一生抹不掉的记忆。而在看完了小武之后,我终于明白,为什么贾樟柯的作品,我那么喜欢。因为,贾樟柯他什么都懂,他牢牢地抓住这个时代里许多人心底的一些东西,赤裸裸地展现在你面前。他让你褪去面具,卸下一切,去看到自己的,根。

几个星期前的周六用一个下午的时间,在长乐路有着上面这样一个门楣的小里弄人家,和另外三个不认识的人看完了贾樟柯的《小山回家》和《任逍遥》,本来计划放的三峡好人没来得及放,半天就过去了。临走的时候,天空飘满云朵,却看不到阳光。心里想到的,就是他什么都懂。在他所想表现的层面,在他所想关怀的人群中,他什么都懂。看完之后想写点什么,可是发现描述这两部都有着灰色色调的电影,就如同描述我自己一样,无处落笔,无法详尽而具体。

昨晚偶然翻到一篇任逍遥的影评,才发现贾也是昆汀塔伦蒂诺的粉丝,并且在任逍遥里两次暗暗地向昆汀的低俗小说表示了致敬。不禁感叹。当下决定要把三部曲里另外几部都翻出来看看。于是今天急匆匆地把连夜拉下来的小武看完。当然,没有让我失望,即使沉重,我也能感觉到自己内心的一种声音,在发出呼喊。

小武里的配乐,停留在九十年代的记忆里。霸王别姬的声音响起来的时候,我仿佛也回到了小学的时候,放学回家的路上,几个好朋友,一边骑着自行车,一边大声唱这首歌的光景。那时的我,也许丝毫都不能理解歌词的含义,却能在略带羞涩和自豪的呼喊中,找到最真实的自我。这样的歌曲还包括,宝莲灯里阿哲的爱就一个字,央视版水浒传片尾刘欢的好汉歌,好朋友家的老唱片里邰正宵的一千零一夜或者郑智化的水手星星点灯……而这些时光,在贾樟柯摇晃的黑白灯影里,让我发现心灵最深处的自己。那个柔弱、坚强、忍耐而略显沉闷的,童年时光。

我知道这些不是贾樟柯想对观众说的,他的电影,结尾往往蹊跷而发人深省。任逍遥里斌斌最后在派出所不断往复地唱着任逍遥,小武里小武最后被手铐铐在电线杆的拉线上被人群围观,似乎都在等着观众,等着我们去说些什么,去思考一些什么,为什么是这样的结局?

无怪乎,小武,任逍遥和我还没看却必定要去看的站台会被人们称作为故乡三部曲。听不懂的方言,最最真实的农村和社会的底层,却在这样的夜晚让我无拘无束地想起自己的成长经历,想起我们或者我们的父辈,在怎样的土地上长大,怎样用同样不为所有人听懂的方言,成长为人。在依旧底层或者已然光鲜的生活中,想起故乡,想起这片土地上的那一群人。

贾的电影制作简单,没有任何的噱头,真实得与纪录片无差。几乎是一笔一画地在人们面前画出社会的千万个面孔。我们都在赶路,有人堕落于落后的环境和生活,有人在逆境中奋起,有人在旮旯里也找到了幸福,有人在纸醉金迷前迷失自我。即使在若干年后的现在,依然具有深刻而强大的写实意义。 

我们都不该忘记过去,尤其不能忘记自己的过去,也许带着伤,也许不完美,也许藏了太多的秘密。但是那又怎么样呢,那是你最真实的样子。如果不能坦然面对过去,那面前的路,终究会让人感到绝望。

我们每天上班下班,拖着疲惫的身躯,看房价涨落,股市沉浮;讨论八卦与爱情;在势利的社会面前一边切切诺诺地守护自己最后的善良,一边渐渐地变得人面兽心。追求更好的生活本没有错,但在这个过程中,你看待世界和他人的角度和方法,你对待世界和他人的角度和方法,是不是渐渐地不再宽容了呢?

有空的话,也去看看贾樟柯吧。让他的电影,带你回家。 

 

《刺客联盟》

终于见到动作风格与《黑客帝国》有的一拼得电影了。詹姆斯·麦卡沃伊、安吉丽娜·朱丽、摩根·弗里曼,也算众星云集。
 
子弹会拐弯,一个子弹杀十个人,把防弹车撞翻过来杀人,老鼠炸弹,变态刀法,完全忽视物理定律,却没有任何理论依据。
 
至于剧情、表演等等,毫无光彩。尤其是剧情,简直烂俗到可以,一个平庸的人发现自己是超级刺客的儿子,被组织挖掘后变成超人,最后组织背叛了他,他杀了所有人。这就是全部剧情。
 
所以也就是动作场面让我想起《黑客帝国》,其他方面则完全不能相提并论。
 
不过动作真得很炫,和好莱坞典型的炸大楼炸飞机的动作片相比非常有想象力。尤其是开头的安吉丽娜·朱丽飚车那一段,看得我目瞪口呆。用键盘砸人那一击也很过瘾。
 
7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