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果~

不爽~
@Germany 4
《蜘蛛侠3》
除此以外就别提了,剧情一如既往的烂俗,主角的心理、情变什么的都非常生硬俗套。这就是典型的美国主旋律片,蜘蛛侠闪到美国国旗前面的那个pose真把我恶心坏了,看着底下万民齐呼,你就不起鸡皮疙瘩?
哪国都有恶心的主旋律啊。只是好莱坞的动作特效实在是太棒了。
6.5分。
《死亡幻觉》
我觉得这么奇怪生涩的理论对我没有什么吸引力,再加上本片成本很小,看的时候一头雾水,也很闷。我的感觉并不太好。虽然它是IMDB 250之一。
本片的主角是《断背山》的杰克·吉伦哈尔,我也不是很喜欢。
5分。
《12猴子》
《蜘蛛侠2》
唯一的可取之处就是为数不多的动作打斗场面。场面宏大精彩,使成本的集中体现。碎玻璃飞行的那个慢镜头不错。另外丧失能力之后被迫坐电梯那一段挺搞笑的。
6分。
《搏击俱乐部》
固定链接: http://www.saoyuying.com/2008/07/fight-club/
对于这部电影,想要说的太多了,又不知该说什么,因而不知从何说起。这的确是一部非常牛非常棒的电影,我不用“经典”这个词,因为我觉得“经典”用来形容《乱世佳人》和《教父》这种有古典风味的影片比较合适。稍微关注我的space的人都知道,这两部是我的最爱,既然我把《搏击俱乐部》和它们相提并论了,可见我将会有什么样的评价。
现在声明,接下来我要剧透,不然没法讲。没看过不想被剧透的先去看这部电影,绝对值得看,然后再来看我这篇东西。不过我个人认为这部电影有点剧透其实效果可能更好,我就是在被《第十放映室》剧透的情况下看这部电影的。
从一开始就知道,爱德华·诺顿和布拉德·皮特饰演的角色是同一人,通俗点讲,就是精神分裂。知道了这个大前提,在看电影的过程中就能捕捉到导演大卫·芬奇的很多有意思的暗示。比如在影片的4:07处、6:19处、7:34处、12:37处、20:20处都有布拉德·皮特闪现一帧的镜头,非常容易忽略。这当然是在暗示布拉德·皮特实质上就是爱德华·诺顿心理自己臆想出来的幻觉,同时也对影片中布拉德·皮特在儿童动画中插入一帧A片镜头的做法做了一个现场演示。还真的是现场演示,在这部风靡世界的著名电影中,在结局那段壮观的场景中,插入了一帧货真价实的恶心的A片镜头–超大的男性生殖器特写。你相信么,这是全球公映的,拥趸无数的著名电影,居然有一帧A片最恶心的镜头。想要看截图,请见 http://hi.baidu.com/stariveer/blog/item/0c22be31c05f46ad5edf0e28.html
主角为什么会精神分裂?因为他在现实中是一个过度受压抑,精神极度空虚,长期严重失眠的白领。他冒名参加各种绝症患者的倾诉活动,在其中号啕大哭来宣泄自己。逐渐的,他发现,揍人和被揍能带来更好的宣泄效果。他臆想出来的另一个人,做了所有他不敢想也不敢做的事。“他们”成立了一个搏击俱乐部,事实上就是互相斗殴,从揍人和被揍的过程中宣泄这个世界给自己带来的压抑和痛苦。不料这个组织取得了广大共鸣,成员陡增,所做的事情也不局限于内部斗殴,开始肆意破坏,用他们的话说,就是“我生不如死,我要破坏一切美好的事物,然后把自己也一起毁灭”。而主角所臆想出来的幻觉人物竟然成为所有人的精神偶像,整个事情愈发不可收拾。当然,本片没有丝毫要收拾的意思。最后,大家一起痛痛快快的解决。
令人震惊的是影片所表现的生活中文质彬彬礼貌待人的普通人内心压抑程度之深,所爆发出来的能量之大。这一点上,影片的描绘入木三分。他们衣食无忧,但是精神空虚,虽如同行尸走肉,但只要有一个催化剂,他们就会爆发。他们已经超越了嬉皮士或者愤世嫉俗的程度,他们认为这个世界毫无意义,我们只是芸芸众生,毫无意义的来这个世界走一趟而已。如此压抑,如此痛苦,我们应该颠覆它。所以整片表现出来的就是目无法纪,甚至到了无政府状态的气氛。不得不说,表现得非常好。回过头来想想自己,压抑的生活,是不是也常常会促使自己萌生一些邪恶的发泄的念头?坐在飞机上,是不是也有这个航班失事了也无所谓的念头?只不过还没有把尿拉在饭店的汤里这么有想象力罢了。
两位主角,爱德华·诺顿和布拉德·皮特,演得都很好。尤其是爱德华·诺顿,在早期的《一级恐惧》中演精神分裂者就十分成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年轻演技派。布拉德·皮特,本片和《燃情岁月》是他两部表现得最流畅自然的影片,也是和他气质最吻合的影片。
由于本片描述的是幻觉和臆想,因此镜头也非常有特色。一开始就有很多很有意思的镜头,比如广告图片组成的家居,撕扯状态的镜头等等。
本片的语言也充满着黑色幽默与嘲讽世界的意味。例如爱德华·诺顿说自己的父亲在自己六岁时抛弃了他,和其他女人结婚生子,再过六年又去找别的女人。布拉德·皮特回了一句:“他是在开分公司么?”
这部电影气氛很消极,不能说压抑,因为它表现是由压抑产生的颠覆世界的能量。只能说,现阶段的我,还没有精神空虚压抑到如此的阶段,因此我不喜欢这部电影。
但是,基于它的精彩,我不得不给它9.5分。
《亚特兰蒂斯》
影片开始的旁白过后,整个世界再无人类的痕迹。茫茫碧海的魅力马上就征服了观众,海豚的灵性,海蛇的韵律,企鹅的舞蹈,鳐的优雅(这一段的女高音背景音乐尤其出色),大群鱼的欢呼,神秘的乌贼,精致的珊瑚,现实中的人鱼–儒艮,海洋生物的爱,嗜血的鲨鱼(它们的牙齿和捕食的如此近距离特写我从没见过)……一切狂欢过后,大海重归宁静,新的一天到来。
吕克·贝松儿时的梦想是当一名潜水员,在一次严重事故后不得不放弃这个梦想,但他仍然对大海有执著的热爱。《碧海蓝天》和《亚特兰蒂斯》是他集中反映对大海的感情的两部影片。《亚特兰蒂斯》把所有镜头都给了大海中的生灵,配上人类最美妙的艺术品–音乐,大海无穷的魅力得到了尽情地展现。
罕见的专门表现海洋的艺术性电影。
7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