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tri-angle哀神起

神起红的很出人意料。第一支单曲就把他们推到了流行乐坛的最前沿。很像当年一炮而红的hot。
后来神起出了专辑,几乎是一年一张。
第一辑 tri-angle
第二辑 rising sun
第三辑 正反合
当初sm公司要推出神起的时候做了很多的市场调研。发现市场上缺唱合声的和会跳舞的组合。于是神起就被定位为和声舞曲组合。。。这个其实是很古怪的搭配。
就好像唱诗班一边唱圣歌一边跳街舞。
造型也每一辑都在变。从一开始的清纯美少年,到第三辑的吸血鬼贵族装。
似乎在经历一个从阳光下到阴暗古堡的过程。
 
这两天心血来潮翻出第一辑来听。
那个时候的歌技没有现在成熟,还带着几分生涩。歌也不算很好听。但是,能听到一群少年还勃发的青春和充满希望的未来。
现在看到神起,只有疲惫而已。
商业运作是最好也是最坏的东西。

Career

I’m just back from a lecture given by a Stanford professor. He devided people into 16 groups and people in different groups play different rolls in team work. He emphasised the importance of team work and I’m sure most Chinese students have been tired of listening to this but few of them have the real sense of coperation.
 
I was devided into the group ‘ESTP’, considered as congregation of flexible and patient guys. We focus on the results and find theorys and abstract explanations boring. We prefer to solving problems through practical action. We cherish the present condition, hate affectation, enjoy get together with friends. We can’t survive without material enjoyment and our  most effective way to learn is experience and practice.
 
Is this an accurate description? There are several suggested occupations. Entrepreneurs, Civil Engineers, Stockbrokers, Insurance brokers,  Tourism Management, Property developers, Professional athletes, Vocational coach, will I be one of them?
 
By the way, I found my listening skill needs improving badly, because I can only understand about 70% of what the professor said. And I’m sure there must be lots of mistakes in this passage so everyone who has suggestions on either career or language skills please leave your advice below.
 
Thank you.

《修女也疯狂》

著名黑人喜剧明星乌比·戈德堡(看过她的《人鬼情未了》)主演。这是一部质量不错的轻喜剧,虽然剧情俗套,但是从头到尾一气呵成,感觉还是不错的。尤其是以修女的特殊装扮出现在一些场合以及一些举动特别令人捧腹。
 
7分。

这该死的噪音

早上,某神仙还因为今天是自习可以晚点去公司而很安心的懒觉。
忽然一阵钻孔声通过耳道直捣大脑。几乎就像要钻破墙壁打到我脑袋上来。
隔壁又开始装修了。
抓狂的某神仙立刻穿好衣服打算去骂人。
以睡眠为第一生命力的神仙最不能忍受的人间惨剧就是睡眠被打断。此时往往可以提升数倍功力,化身超级赛亚人。
走到门口看到电话机又心头一动,直接提起话筒跟物业投诉。
“隔壁装修能不能叫他们晚一点啊,八点就开始吵死人。”配着身后隆隆的钻机声,很有气势。
果然过了一会儿,世界清净下来。
某人看一下表,八点十分,还可以睡个半小时。又很幸福的脱了衣服钻回被窝。
没想到被子还没热,那声音又来了。
某人想象了一下刚才可能发生的事情。
物业打电话去隔壁叫他们晚点开始装修。
装修工人就又打电话给屋主。
那屋主很没天良的说,不要管他们,你们自顾自干活。
 
就此给隔壁邻居定罪,一边诅咒一边开始穿衣服。至此,睡意全无。
 
因为起早了,还顺便弄了早饭吃。
 
刚刚吃过饭,隔壁又安静了。估计是有人又去投诉,物业直接上来干涉了。
 
但是这个时候钻回去睡觉又太迟了,只好很无奈的去上班。
 
明天再吵我睡觉,绝对要去骂人了。
 

高中小mm

今天去学车,一起等车的ppmm和偶搭讪。
偶觊觎她美色已久,当然很乐意和她聊天。
可是她一直用一种大人的口气和偶说话,让偶很奇怪。。。因为我觉得她比我还小上两岁。
后来她说,听教练讲你要出国所以急着学车。
我点头。
她又问,是去哪里啊?
我答德国。
她很羡慕的说,家里条件很好吧,高中毕业就把你送出去了。
 
我立刻就倒塌了。。。
记得研一去报道的时候碰到一个南大的小dd,知道我也是去南大新生报道,很兴奋的说,是大一新生哦。。。
还有一回是研二考sub的时候,碰到一个大三的师弟也在那边看考场,问我几年级,我说二年纪,他很崇拜的说,二年级就来考sub哦。。。我很惊讶,心里想研二不考怎么来得及。他又问我早上几点起床的,我说八点。。。他又露出很惊讶的表情。我更糊涂了,sub八点半入场,我八点起床很正常,就在自己学校,几步路就走到了。他说他六点就起床了。我这个时候才领悟到他大概是浦口的小师弟。。。于是问他,你几年级,果不其然,他说他大三。我很无奈的告诉他,我研二了。
 
 
今天中午还在照镜子,因为回家忘了带眼霜,觉得眼角又多了两条细纹。
下午就被认成高中mm。。。虚荣心的确获得一定程度的满足。。。
 
另,今天开车磨出两水泡。。。果然是个体力活。。。

歌者

记得以前看过一个帖子比较陈奕迅和陶喆的唱功。什么吞字吐字,专业术语一大堆。只记得结论是陈奕迅更胜一筹。
 
陶喆的歌是华丽丽的。
 
好听的,未必很感动。
 
陈奕迅的则是平淡的,仿佛不见技巧的一字一字唱出来,就这么打动人了。
 
请唱歌给我听。
 
晚上失眠的时候就会很不讲道理的打电话给某人,叫他唱歌给我听。
 
每次都要问,要听什么?
 
我每次都会答,你就会唱那两首。
 
分明就会那么两三首歌还非要我选。
很快所有的歌都唱过了。就像存储空间很小的mp3
听了一遍不困就缠着再唱一遍。
又是一遍。
 
这种时候觉得这个物理男还是浪漫的。
 
 

《当幸福来敲门》

威尔·史密斯主演。正在找工作的朋友们一定要看,这是最佳的励志片。令人震撼的是这部片子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主人公没上过大学,是个黑人,倾家荡产投资一种扫描仪,遭到彻底失败。妻子离开了他,儿子与他相依为命。无数的艰难困苦和认识辛酸使得堂堂男儿带着儿子在地铁站厕所里过夜时流下了眼泪。皇天不负有心人,有着数字天赋的他靠着超负荷的努力和难得的机遇,终于在一家证券公司中崭露头角。最后成为美国知名的亿万富翁。注意,这是真人真事!并且很真实,没有走国产教育故事的勤能补拙的谬论道路,突出了天赋+机遇+努力才能成功的道理。
 
8分。

《硫磺岛家书》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导演。与《父辈的旗帜》对应,讲述的是二战末期残酷的硫磺岛战役中,日本普通士兵和日军司令栗原的故事。在2005年,硫磺岛一处山洞内发现埋藏有大量二战时期的日军士兵家书,由此作为线索拍摄了这部影片。作为美国片,本片描写日本普通人还是相当真实的,既反映了日本兵普遍遭受洗脑,又突出他们仍有做人的本性,他们苦苦挣扎着,成为军国主义的牺牲品。栗原曾经在美国生活过,受过美国的影响,在许多问题上与日本军国主义训练出来的军官意见相左,突出了本片的矛盾。结局还是相当悲壮的。
 
7分。

《海防最前线》

凯文·科斯特纳主演。讲述的是美国海岸警卫队的救生员的故事。救生员和消防员一样,是一种令人尊敬而薪水不高的职业。救人性命的愿望和坚定的意志是支撑救生员工作的力量。由此可以诞生一个俗套但是感人的故事:一个工作数十年就过无数任命的救生员再一次工作中严重受伤,被迫转而当救生教练,学员中有个游泳天赋极高而又目空一切的小伙子,于是……不要一味指责电影情节俗套,只要真正能感动人心,不做作,俗不俗套无所谓。抱着这样的心态去看这部电影,还部电影感觉是不错的。
 
7分。

《超完美谋杀案》

迈克尔·道格拉斯主演。电影名字叫做《A Perfect Murder》,实际上这场策划周密的谋杀实施起来却一点也不完美,不断地出现意外情况和漏洞,凶手也在不断的修补漏洞,最后愈发不可收拾。这也是这部电影的精彩之处,其他部分不值得推敲。
 
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