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刘说

    现在人们都在谈论那个贫穷山区的“放羊—娶媳妇—生孩儿—放羊”的所谓人生悲剧,其实我们和那个放羊娃没什么太大区别,只不过是把循环变成“上大学—工作—买房—娶媳妇—生孩儿—上大学”而已,在某些方面我们甚至还不如放羊娃,我们没有他的闲适,没有他的山野和新鲜空气,成天在被污染的城市中奔波于命。
 
    加一句评论吧,这种说法确实比较悲观,以这种思维所有的生命都逃不脱这个圈了。不过我们还可以做一些努力,让这个周期的过程多一些可回忆的事,或者,在精神上脱离这种循环。
                                                          
                                                                2006.8.1
                                     
 

七月的暑假

        从一开始就告诉自己,要珍惜这也许是最后一个轻松的暑假,现在几乎可以给在家的这段日子一个答案了。因为想让逝去的日子留下些痕迹,总想把想的、做的记录下来,也算是种安慰。要下手时却发现,过得太安逸,思想太散漫,竟也写不出什么像样的东西来。也不愿伤脑筋了,随便记一记吧:
        第一想到的自然是吃了。这个经典话题在我们国家(至少在我能体会到的范围内)的群众基础那不是一朝培养起来的。虽然我的胃几乎一直处于饱和状态,但还是不能满足我的极高需求。妈妈做的、奶奶家、外婆家、饭馆的、水果、零食……数数看,算是吃了不少种类的家乡饭,但还有很多种没吃到呢。一个月不到,发现我的胃已经是堪重负,半麻木了。所以,回家很大一个好处:永远不用担心你吃什么。在学校时,虽不能说是绞尽脑汁,但还是经常会大家商量讨论许久都得不到一个满意的答案,又错过了食堂的吃饭时间,无奈之下只好在小卖部觅食,每每觉得有轻微自虐嫌疑,吃得真是不爽,心情也不舒畅,只能找别的东西分散注意力,比如:瞅着电脑消磨时光……
        放假要做的另一件大事,那就是会同学。小学、初中、高中、大学,数起同学来是有的好说的。但总的来说,我还是窝在家的时候多,会同学的时候少,每次都会说起谁谁谁多久没见了。次数虽不多,却是很快乐的事。不得不折服于 “ 距离产生美 ” 的道理,散布在中国的版图上,才发现见面原来也是这么快乐的一件事。聊着各自的经历,讨论不同的话题,回忆共度的时光,当然也少不了交换八卦新闻 ^_^ 
        一直觉得,大块大块的时间有个很好的用处 —— 看书。回家时箱子里装了不算少的闲书,以至于一路上都在怀疑用这种方式往家运书是不是在给自己找别扭。宿舍的书架已被各种厚厚的教材占满了,在学校的时间也总比我想的要紧,不知不觉中便屯下了颇为可观的闲书,运回家来正好可以给假期解闷。书倒是看了不少,也有些好的,让人看后总会不自觉地琢磨点什么。但现在这懒散的状况下也组织不出像样的读后感,还是把那些模糊的感觉留在心里,让它们慢慢沉淀吧。只是一气读许多东西,会觉得感觉有点麻木了,有些书还是适合仔细品的,否则就有点可惜了。
        有了上面三件事,一个还算过得去的假期就基本成形了。突然发现丢掉了很重要的一块:亲人。不知是长大了还是在外面念书的缘故,对亲情的认识也比以前深刻得多了。也许是失去了才知道珍惜吧,这种无处不在却又默默无闻的关怀,以前很少去想,现在却很容易被感动,并且不只局限于爸妈。和亲人一起度过的时光,也是不可或缺的美好回忆。
        其他的事就琐碎了。七月的暑假,酝酿成了这一篇文字,回头看看,也可以给自己交待了。
       

碧利斯和《后天》

碧利斯正在席卷福州,昨晚雨势略衰,本人决定骑车出门考察灾情。
 
本想去江滨大道考察。刚到工业路杨桥路口就见到位为壮观的景象。全路段被淹,数辆大小汽车熄火困于汪洋大海中。某奥迪车只剩下半个车顶还在人间了。以此来看水深可达一米。绕行。
 
从地势高的西洪路走,一路上水流奔腾而下,宛如置身水帘中。进入中心城区,地势略高的东街口无恙,五一路遭了殃,下水道还在不断的涌出污水来。开溜。
 
从山上走吧。走乌山路,直扑白马路工业路。忽见路边一岔道曰“祥坂路”,没走过,进去体察一下民情。行约500米,汪洋大海,不知所终。究竟这条路通向何方呢?怀着强烈的好奇心我无奈的退回了。
 
工业路转上浦路,终于到了我魂牵梦萦的江滨大道。全赖江边长堤,水势未见凶猛。行至金牛山,又一片汪洋。家就在眼前,总不能原路返回再绕福州一圈吧?涉水而过!所幸没遇到什么暗坑陷阱。
 
西洪路上波涛汹涌,我顺流而下,安全归府。
 
见识到了现实中的灾难镜头。决定重温《后天》做个对比。明显小巫见大巫。
 
后天的剧情没什么突出的地方,也没有很出彩的角色。关键在于它的题材和宏大的场面。
 
那画面是绝对一流的,在电影院看一定会被震撼的!绝不输给《泰坦尼克号》和《国王归来》。而令人印象最深的还是结尾,风暴过后,直升机返回纽约,一片死寂的城市,不断地发现幸存者…… 很简单的创意,却真的很感人……
 
碧利斯远去了,我决定杀回祥坂路看看另一端究竟是什么。结果发现……
 
《后天》8分。

在家的日子

       不知不觉,已在家中消磨掉二十来天的光阴了,看看日历,出发的日子近在眼前了,心中不免叹道:又要离开了么?这么快?下次回来,就快过年了。。。。
       其实回来前,就已猜出这个假期会怎样度过:把大部分时间花在睡觉与去各处吃饭上,剩下的时间都用在电视或电脑前,再看看小说,逛逛街,见见同学亲戚,一个月便这样溜走了。
       也就因为早料到会是这样,一开始也没给这假期安排什么大计划。
       一直觉得,回家最重要的作用便是放松,可以甩掉一个学期的疲惫,好好地逍遥一下,养好精神,才有力气面对下一个新的学期。也许这是对自己超级堕落生活的自我安慰吧。
       想想,还是有很多想做的事没有做呢,一个月,真的就这么快,完全感觉不到。挥霍了这么多日子,还有将要进入大三的惶恐,心里真是慌慌的。不过自己也知道,还是会在剩下的时间里继续 “ 放松 ” ,这也是回家的宿命吧。
      

曹操《短歌行》其一

近日观“易中天品三国”,觉其观点虽于余无甚大异,然贵在彼其能以世俗之言耳。曹操者,自是三国第一英雄。是日重读《短歌行》,颇有感慨。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沈吟至今。
呦呦鹿鳴,食野之苹。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時可輟?憂從中來,不可斷絕。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闊談讌,心念舊恩。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汽车总动员》

迪斯尼出“总动员”上了瘾。《玩具总动员》后有《海底总动员》,然后是《超人总动员》,现在来了《汽车总动员》。本来兴趣不大,但听说票房很火爆,就去看了。
 
画面果然不错!是相当好!动画形象的描绘也相当到位和可爱。作为卡通片,情节也是合格的。
 
7分。

《翻译风波》

妮可·基德曼、西恩·潘主演。
 
一名在非洲出生的联合国口译员希薇亚·布伦(妮可·基德曼饰),有一天在无意间听到有人用只有包括希薇亚在内的少数人听得懂的非洲土语,讨论一项暗杀阴谋,暗杀对象是即将在联合国大会发表演说的一位非洲国家元首。当她听到这项惊人秘密之后,很快就发现自己也成为凶手的追杀对象,于是她就向相关单位报案,密勤局(U.S. Secret Service)则指派托宾·凯勒探员(西恩·潘饰)负责保护希薇亚·布伦的安全。但是他在调查过程中却发现他所保护的证人希薇亚拥有神秘复杂的背景,而他也开始怀疑她并没有完全说出实情,而且她很可能也涉及这项暗杀阴谋。因此他对她产生的不信任感愈来愈强烈。
 
希薇亚到底是受害人还是嫌犯?或者她另有所谋?而托宾在处理私人生活上的问题之余,是否能够保护她的安全?虽然他们必须互相合作,但是这两个人的个性与背景却完全相反。希薇亚是一位联合国口译员,她相信语言和理念的力量;托宾则是务实的密勤局探员,他完全根据一个人的行为来评断对方,不管他们说得多么天花乱坠,他都相信他能以敏锐的直觉揭穿对方的谎言。当这场诡谲多变的政治暗杀行动日益逼近,而希薇亚的人身安全也遭到威胁,他们在互相猜疑同时又互相吸引之余,必须携手合作查出真相,及时阻止一场可怕的国际政治危机发生。
 
剧情看得蛮诱人的吧?但是实际上,平淡无奇,精彩画面少之又少,只到最后才小有高潮。
 
感觉一般。5.5分
 

《公主日记》

总觉得以前看过类似情节的片子。一个其貌不扬的美国高中女生一夜之间成了欧洲小王国的王位继承人。由此而来的生活的改变……
 
后面的可以自己想象了。一般。
 
5.5分。

《七剑》

根据梁羽生的小说改编的。一开始看那画面,人的打扮,又是神经兮兮的,让我有英雄十面埋伏无极的感觉。不过徐克和张艺谋陈凯歌还是有一定区别的。后面看来还是比较正常的。
 
比较正常也就说明没什么特别的。孙红雷演得不错。黎明和甄子丹一如既往的傻,尤其是黎明。虽然唱歌走调,演技巨烂,但是我对他似乎并没有太多的厌恶感。不知道为什么。
 
那个内奸长得怎么那么像刘德华?我还以为刘德华屈尊演配角了。
 
6分。

《猫狗大战》

前几年风靡一时的卡通片。剧情、画面都极其夸张,尤其是猫狗打斗的场面尤为精彩。
 
猫和狗为了争夺人类的亲睐,大打出手,不过猫似乎还有更大的野心……
 
那只肥猫(就是坏蛋BOSS)最搞笑了!
 
6.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