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化解中年危机

没去看老炮儿之前就在朋友圈被刷屏了,评价上地域差异极大,北京朋友表示这就是北京人北京人就是局气,一个杭州的朋友表示不过如此啊。

在2015年的最后一天,一个浙江人一个北京人一个南京人和一个湖南人一起在洛杉矶看了这部电影。

当下很燃,回家冷却了几天以后,便开始觉得各种匠气。

 

我个人觉得这是一个中(老?)年危机的故事。

本来这篇文章的名字叫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坑了几天,觉得叫这个名字廉颇能被我气活过来。

说年轻时有多牛x,倒也未必,但是方圆几里内跟谁都能说上几句,挥挥手能叫来一堆哥们为自己两肋插刀,有几个默默仰慕自己的姑娘,有一个自己心中的女神,爸妈之类的基本管不着也不说话就是摆设,大概如此。

用文艺一点的说法,在青春荒唐里有用不完的精力,无知无畏,但是慢慢地身体跟不上节奏了,哥们一个个结婚生子退出历史舞台了,自己也糊里糊涂为人夫为人父了,但并不知道这些角色意味着什么,仍然是那个内心骚动的莽撞青年。

更糟的是,江湖改朝换代了,就算不愿意承认,作为前浪也是早已被拍死在沙滩上的命运。只剩下话往昔峥嵘岁月,反正后浪们并不知道也并不在意,爱怎么说就怎么说。

可是在这个故事里,为了不争气的儿子,前浪必须从沙滩上爬起来,架势十足地站在后浪前。但在我看来也是有点可怜可悲。好在后浪也没什么脑子,风格又过于洗剪吹,反而掩盖了前浪那不易察觉的胆怯,烘托了那悲壮的夕阳红。

不知各位如何鉴赏最后冰湖那段,在我看来如果节奏再快一点更显英雄气概,现在这样略矫情。但是六爷也不能算多大的英雄就是了,说了好久规矩,最后还是耍赖。耍赖的英雄加上管虎的匠气,也算是相得益彰。小飞的眼泪倒并不突兀,说穿了他也就是一个狐假虎威爱看武侠小说的小朋友,有钱版的年轻六爷,被六爷收服了很好理解。

很中国式很广电总局的结局,中年危机的哥们几个借机释放了一下,走出拘留所的时候脸上带着当年的神采,足以支撑他们继续平淡无奇的生活。

 

不提各种植入了,也不提演技了,反正肥嘟嘟会提的。

以上。

Distance to the cloud

返程的飞机是傍晚,云层上的风景太美,夕阳洒满冰天雪地的诗意感。哥正看的出神,突然发现一个像刚刚孵出来的小鱼苗的,那么细那么小的东西,在云层里游动。仔细一看,靠,是一架刚刚起飞穿过云层的飞机。从尾翼高高翘起的蓝色来判断,大概还是汉莎的。一瞬间,我被打击到了。从那刚刚穿出云层的飞机来判断,我们离云层是非常非常远的,以至于民航飞机看起来像小鱼苗。可之前,我一直以为我们贴着云层在飞。
想起很久以前看过的书里说,人是通过左右眼之间的视差来建立纵深感的。小baby是木有纵深感的,这个需要经验的累积来培养。而这种经验的建立是基于我们熟悉的形状和尺寸的。云的形状是不规则的,其实我们也不知道她具体的尺寸,所以在飞机上,是没有办法判断和云之间的距离的。

那么半个小时,我都沉浸在人其实利用经验在认识世界,在超出经验的领域充满了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局限性的沮丧感里。

然后偶又想到了另一片cloud,那个每个人都在谈论的云技术。
Business Object在BI4.1 SP7之后不会再发布新的SP了。而现在做到SP3。这个当年蓬勃发展的小公司在鼎盛时期被SAP收购。我现在在反省当年公司的策略是不是错了。我们其实一直没有办法占有的中小型公司数据分析业务,BOBJ做的很好。安装很轻量,使用非常有弹性,可以和各种数据源整合。而被收购之后,sap给bobj的定位是为大客户服务,于是bobj产品构架的局限性立刻就暴露出来了。痛苦的整合了那么多年之后,SAP终于打算主攻新的产品而放弃BOBJ了。于是那块中小型公司的业务我们还是没有份。在BOBJ的IMS做事情的时候,他们的测试方式很有趣,你可以在一个页面上打入想要的测试环境的IO,DB,BOE的版本,然后一个虚拟机就生成了,我们就用这个虚拟机去连客户的数据源然后重现问题。这个在云技术被到处谈论之前就存在了。
其实是一个多么成熟的云技术啊。结合BOBJ的灵活性和使用的方便性,攻占中小客户多好。为什么一定要让bobj去做不擅长的事情。
在大数据的年代(大数据大概又是一片不知道距离的云),海量数据是没有可读性的,数据整理分析才能让数据转变为价值。这种需求不仅大公司有,小公司也有。淘宝可以做数据分析然后卖服务给卖家,是不是我们也可以借鉴一下。

发散太过了。本来是个很文艺的开头。算了,收不回来了。

站在水中央

我决定把这一切写下来。

如同这个世界赋予我们生命的奇迹一样,生活中也到处安插着这世界准备给我们的迷茫和悲伤。当年轻人懵懂无知不知该向何处去寻找这些让人迷茫让人悲伤的问题的答案时,常常有内外两向的两种选择:要么他直接愤怒地表达他的无辜,用执拗的拳头或精神拳头去回应。要么他追问内心,试图从自己找到问题的解决答案。

这可不是在矫情,真的不是。

2012年7月的某一天,我站在这个国家的首都城中一条热闹的马路中央。霓虹闪烁,灯影交错,

国际上风云变幻,叙利亚局势紧张,奥运会召开在即。这国也在和周边的各个邻居吵吵闹闹推推搡搡,一面是相处了若干年的老毛子开火追击这国的渔船,一面是相恶了若干年的老冤家吵闹着要买了争议多年的小岛,还一面是相扰了若干年的几个南亚小国在南沙唧唧歪歪。国内也并不平静,房价的调控政策捉襟见肘效果却未可知,经济增速享受着上上下下的快感,四起的群众散步则惊吓住了中S海的十8大维稳布局,甚至连足协杯都在这个晚上用6:0的悬殊比分在工体改写着中超球队相互交锋的历史。

而我,不过是在这个城市一个普通的餐馆吃完晚饭,准备回酒店。

站在路的中央,开始从乌鲁木齐驻京办拦车回东三环的JW Marriott酒店。路线并不算近,地点也不算偏僻。同样的需求,在上海,不用打电话预订,你就站在路口,不必移动,五分钟内,必然完成所有等待上车。

而在京城,请把五分钟这个数字乘以六。

拦车拦得火大的时候,不禁开始在路中间思考这个问题,这到底该怪谁?

每到夜晚,这个城市的出租车司机们开始以热闹的酒吧街们为中心,簇拥而去。除那之外的所有地带都要打上“不放空车去”的烙印。非进城的路线,不去;去了肯定要放空车回来的地方,不去;去近了就起步价十块钱的,不去;去远了赶不及回来交班或者和回家的方向相反的,不去;不去,不去……

在服务行业的重要性早已不言而喻的今天,这个城市的出租车司机还在拒载。

我觉得,这几乎必然地造成了恶性循环。拦不到车着急->自己买车->车越多路越堵->出租车越挑客挑路线->拦不到车着急。可是你他妈半夜九点半一点也不堵的时候为什么也那么难拦车啊?

有人说你别怪司机啊,人家也不容易,每个月份子钱那么多,起步价又不给调,再不挑活,自己就没法活了。此话不假,出租车这个服务型行业的服务意识之差不是没有原因的。至少我不相信北方人和南方人之间有这么大的素质上的差别。谁还不是图多挣几个钱才来这行业打拼啊?理解。

所以最后总是把问题归结到这是个堵车堵成神经病一样的城市,没救了。再也许没人会在乎在这个巨城中的蝼蚁们的拦车意见。肉食者们都有自己的奥迪,有自己的专用道,可以交通管制你。你丫,从我的路上滚开吧!让领导先走!

思考这些问题的时候,情绪必定总是很恼人的那一种。千头万绪,像是要从一堆破烂纠缠的线当中抽出一个头来,如同海水一样把你淹没。而在趟这滩浑水的人,和这城市没他妈半毛钱关系。

我要是能解决这问题,还要噶文门特干什么?算了,拍拍屁股走人。

几天后,这城市果然被水包围,死伤数十百人。

站在水中央,我看不见这个国家的希望。